無論是否被迫,中國品牌都在填補空白,因為西方汽車制造商的退出縮小了俄羅斯消費者的選擇範圍。
根據海外分析機構Autostat和咨詢公司PPK的數據,中國品牌汽車目前占俄羅斯新車銷量的近40%。而去年1-2月,這壹比例還不到10%。進入 2023 年,這壹比例將直逼 40%。歐洲、日本和韓國品牌的銷售從70%下降到22.6%。
"中國品牌抓住了雷諾、日產和奔馳等汽車制造商退出市場的機會。
但對於壹小部分俄羅斯汽車買家來說,中國品牌的沖擊顯然需要壹段時間才能適應。
路透社采訪了幾位俄羅斯汽車買家,包括個人和經銷商,他們認為壹些中國品牌的質量不如西方競爭對手。
28歲的斯蒂潘在使用拼車服務時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中國品牌,他是需要說服的人之壹。他抱怨的問題之壹就是駕駛的平穩性。"我在2022年買了壹輛斯柯達汽車,我的真實想法是,中國品牌汽車仍有差距"。他告訴路透社記者。
斯柯達曾經是在俄羅斯本地生產汽車的幾家西方汽車制造商之壹。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該公司出售俄羅斯資產的交易已進入最後階段。
74歲的亞歷山大在購買新車時,會選擇有中國品牌但包含瑞典技術的汽車,"我知道吉利有采用沃爾沃技術的發動機"。但他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品牌的可靠性會有所提高。
對於少數仍對中國品牌持懷疑態度的消費者,俄羅斯前總統在訪華後表示,與中國品牌合作是件好事,消費者的看法已經過時了。他說:"我們曾經嘲笑過他們的壹些設計,但我曾開著本地(中國汽車品牌)的車去兜風,我可以直言不諱地說,我開的車肯定不比奔馳差。
自去年春天大多數西方汽車制造商停止運營以來,俄羅斯本地經銷商也壹直在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符拉迪沃斯托克壹家汽車品牌的總經理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以前我們壹直專註於歐洲、日本和美國的品牌,沒有特別考慮中國市場,但中國市場......,增長速度驚人。"該公司的經銷商主要經營梅賽德斯-奔馳和吉利品牌。
雖然大多數外國公司已經或正在撤離俄羅斯,但庫存積壓和平行進口意味著壹些公司的汽車仍在與西方汽車制造商生產的產品壹起銷售。
汽車行業專家謝爾蓋-阿斯蘭揚(Sergey Aslanyan)說,盡管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汽車填補了這壹空白,但俄羅斯仍然需要擴大品牌影響力。
"他們在這裏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很快就會改變看法"。
但聰明的中國品牌正以另壹種方式打開俄羅斯人的錢包。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報道,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喜歡用 "以舊換新 "的方式將歐洲汽車換成中國汽車。換句話說,俄羅斯人只需支付差價,就可以用舊車換新車。例如,中國品牌的以舊換新價格為30萬至40萬盧布(1盧布約合0.09元人民幣)。
俄羅斯Favorit汽車集團總裁弗拉基米爾-波波夫認為,中國品牌正在通過 "以舊換新 "機制激勵俄羅斯人購買汽車。
"以前,近50%的俄羅斯消費者在各種網絡平臺上出售汽車。現在,人們發現通過'以舊換新'換購中國制造的汽車更劃算,許多德國三大豪華品牌的車主都選擇用自己的汽車換購星途、吉利、領克和朗途等品牌的汽車。如果是比較簡單的以舊換新,比如換壹輛奇瑞或長安的低價車,妳會發現車主提供的舊車大多是大眾和韓國車。"
在弗拉基米爾-波波夫看來,這些消費者選購中國汽車的原因大概有四個:壹是性價比高,二是售後有保障,三是配件齊全,四是產品質量非常好。
隨著銷量的增長,中國品牌汽車的價格自然 "水漲船高"。市場分析人士說,去年中國品牌在俄羅斯的價格上漲了30%到50%,今年不排除再漲10%的可能。但這並沒有阻止中國品牌占據俄羅斯市場三分之壹以上的份額。
汽車經銷商也認為,中國汽車的份額必將繼續上升,"原因之壹是市場上不斷出現新車型,中國品牌的存在只會越來越多"。
分析公司Autostat執行總裁謝爾蓋-烏達洛夫(Sergei Udalov)表示,目前俄羅斯市場上的SUV車型主要由中國品牌主導,而B級和C級轎車市場尚未被中國品牌覆蓋。未來,中國汽車制造商可能會通過擴大車型來繼續擴大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俄羅斯本土品牌正以較低的價格迎合價格低廉的市場--標價不超過150萬盧布(約合2.4萬美元),而中國汽車則在搶占250萬盧布以上的市場。例如,哈弗大狗在俄羅斯市場的售價超過300萬盧布,甚至比豐田RAV4和日產Kizashi還要貴。
去年,中國品牌在俄羅斯的累計銷量為12.35萬輛,奇瑞成為在俄羅斯銷量最高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全年共銷售新車3.95萬輛,在俄羅斯市場排名第五,哈弗緊隨其後,2022年在俄羅斯共銷售新車3.4萬輛,吉利以2.7萬輛的成績在中國品牌中排名第三,奇瑞星途以1.2127萬輛的成績排名第四,長安汽車排名第五。奇瑞星途以12127輛的銷量位居第四,長安汽車以2550輛的銷量位居第五。
俄羅斯汽車經銷商協會預測,如果俄羅斯國內生產仍然停滯不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銷量甚至可能占到總銷量的70%。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雖然中國汽車的滲透率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但未來仍然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為西方品牌之間的差距將很難被中國品牌全面填補。
俄羅斯《生意人報》預測,2023年俄羅斯市場上將出現約100個中國汽車品牌。這意味著,如果說在2022年之前,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品牌是以吉利、奇瑞和長城為代表的主流品牌,那麽現在,他們正在讓更多的二線甚至三線品牌,包括新能源品牌,有機會進入俄羅斯市場。
去年,以蔚來、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大舉進軍西歐國家,雖然部分新能源車型得到了歐洲當地機構和消費者的認可,但到目前為止,歐洲造車新勢力的成績單只能用慘淡來形容。因此,與出海歐洲的噱頭相比,堅守俄羅斯市場顯然更為實際。
根據俄羅斯當地機構的樂觀預測,中國品牌有望在2023年占據俄羅斯壹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並完全主導這個歐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汽車市場。
本文由Businesscars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信息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