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成本原則:
實際成本原則又稱歷史成本原則,是指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計量時,都要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的取得成本或實際成本作為記賬依據。
I.購房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如下:
1、材料購進價:購進材料時,結算價即為購進價。
2、采購費用:支付各種物資采購費用,包括運輸、裝卸、保險、包裝、倉儲、入庫前的揀選整理以及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等。
物資采購成本是指企業物資從購入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包括貨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以歸屬於采購成本的費用。
采購是企業工作的首要環節,控制物資采購成本對於壹個企業的經營業績至關重要。物資采購成本的降低不僅體現在企業現金流出的減少,更直接體現在成本的降低、利潤的增加、企業競爭力的增強。由於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較高,控制材料采購成本,使其持續下降,是企業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之壹。
二、物業采購成本控制的手段有哪些?
物資采購工作涉及面廣,且主要與企業業務往來,因此,如果企業沒有制定嚴格的物資采購制度和程序,不僅采購工作無章可循,還會給采購人員暗箱操作提供滋生的土壤。完善物資采購制度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壹)建立健全物資采購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嚴格完善的物資采購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僅可以規範企業的物資采購活動,保證企業生產經營中所需物資的正常及時供應,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杜絕各部門扯皮、推諉扯皮,而且可以從制度上規範采購人員的日常生活。從制度上規範采購人員的日常行為,杜絕采購過程中的違法、違紀等不良行為。采購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應規定物資采購的預算、請購、被授權人的授權權限、物資采購的流程、相關部門(特別是財務部門)之間的職責和關系、各種物資采購的規定和辦法、報價和價格審批等內容。
(二)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
對進入企業的供應商建立檔案進行管理,及時掌握每個供應商的信譽、資信等情況。供應商檔案除有供應商編號、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外,還應包括歷史交易記錄、現有設備和技術實力、財務狀況、質量等級、銀行賬號等,每個供應商檔案都要經過嚴格審核後方可歸檔。采購企業必須在歸檔供應商中進行篩選,供應商檔案應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並有專人管理。同時要建立供應商準入制度。供應商的材料和物資必須經過質檢、審計、財務等部門共同考核後才允許進入,有條件的要到供應商的生產現場實地考察。
(三)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估制度
企業采購部門應對所有采購物資建立價格檔案,對每批采購物品,應先將報價與存檔物資價格進行對比,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如無特殊原因,原則上采購價格不能超過檔案價格水平,否則應做出詳細說明。對於重點物資價格,要建立價格評估制度,由企業相關部門組成價格評估小組,定期收集相關供應價格信息,分析評估現有價格水平,並評估更新存檔價格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