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1年,彼得博士。英國著名大學化學家米切爾在人體細胞層發現了輔酶Q10的工作機理。彼得·米切爾博士因其偉大發現獲得1978諾貝爾化學(醫學獎。彼得·米切爾博士說:“類維生素輔酶Q10可能是新世紀細胞和生化治療的‘引導者’,是對目前醫學方法的補充和延伸。”現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把人體內輔酶Q10的含量作為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之壹。
20世紀70年代中期,米切爾博士的化學滲透假說理論揭示了生物體內的能量轉換以及輔酶Q10在線粒體能量轉換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80年代初,瑞典恩斯特博士揭示了維生素樣物質輔酶Q10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
1972美國Denham Harman博士闡述了線粒體的功能與衰老的關系。線粒體衰老在機體衰老過程中的作用最新報告認為,氧自由基對線粒體DNA的損傷程度是對核DNA的16倍。原因可能是線粒體基質中的DNA更容易接觸到內源性氧自由基,線粒體中DNA的修復機制遠不如核DNA。因此推測,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由基對線粒體DNA亞基的損傷增加。
在1985中,卡爾博士與蘇文·莫滕森博士及其同事壹起,以嚴謹的工作和詳實的數據證明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發生和發展與人體組織中輔酶Q10的水平有很強的相關性。
65438-0986年,卡爾·福克斯博士和博朗·熊博士對輔酶Q10治療心臟病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獲得了有價值的數據和結果。他們發表了很多關於輔酶Q10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文章。所有收集的數據和研究結果表明,對於那些根據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評價標準診斷為L或II級的心臟病患者,如果病程在壹年以內,服用輔酶Q10將產生最佳的治療效果。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還有其他血管疾病可以通過服用輔酶Q10獲得滿意的結果,包括血管舒張功能不全、心絞痛、高血壓、竇性心律失常和藥物引起的心臟毒性反應。在大多數這些研究中,輔酶Q10被用作標準藥物治療的輔助藥物。
1992,Fox博士和Krans Jon博士(美國)在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壹篇研究報告,我相信這是心臟病患者最大的福音。他們選擇了11需要心臟移植的典型患者服用輔酶Q10。根據紐約心臟協會的指南,其中,3名患者的病情從最嚴重的四級變為最輕的壹級;4例患者病情由三、四級緩解至二級;兩名患者的病情從三級降至壹級。
根據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心臟病患者體內輔酶Q10的水平往往低於無心臟病的人。超過75%的心臟病患者在服用輔酶Q10治療後有明顯改善。輔酶Q10不僅可以為心肌產生能量,還可以穩定心臟脈搏和心臟傳導系統,降低心律失常或心悸的風險。
2006年9月25日,中國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輔酶Q10保健食品申報與評價規定(征求意見稿)》,促進了輔酶Q10在國內市場保健食品中的廣泛應用。
2007年輔酶Q10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去年達到170噸,年增長率為15% ~ 20%。輔酶Q10作為壹種非處方藥和功能性食品,在超市、食品連鎖店和藥店自由銷售,美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中輔酶Q10最重要的消費國。
輔酶Q10是人體狀態的指標。人體需要輔酶Q10,和六大營養素壹樣重要。人體沒有輔酶Q10就無法生存。當人體輔酶Q10水平下降時,健康狀況必然下降。比如降到25%,很多病都會出問題。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與免疫功能相關的疾病、癌癥更容易發生;更可怕的是,輔酶Q10含量下降超過75%,生命就會終結。
作為人體及其他多種動植物中含有的輔酶Q10,具有無毒、無致畸作用、無明顯副作用的特點,臨床使用非常安全。人們長期食用含CoQ10的食物,至今沒有毒副作用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