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野蠻生長”電子煙小鎮

“野蠻生長”電子煙小鎮

李俊是深圳壹家大型電子煙制造商的創始人。寶安區下轄的沙井鎮起步,逐漸做大。

數據顯示,沙井、松崗、福永已成為世界電子煙產業基地,為全球市場生產超過90%的電子煙。

165438+10月1,國家煙草專賣局指出,目前國內電子煙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產品存在成分不安全、卷煙漏油、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特別是壹些電子煙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隨意添加各種添加劑,改變電子煙的口感和煙油的顏色,嚴重危害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如今關於電子煙的各種監管政策頻出,電子煙再次走上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電子煙小鎮的黃金時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描述,電子煙是壹種電子尼古丁輸送系統,通過加熱溶液輸送氣霧劑供使用者吸入。該溶液通常由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氣味劑組成。2003年,中國藥劑師韓力發明了世界上第壹支電子煙並投放市場,壹度風靡壹時。

由於戒煙的效果和安全性尚未得到驗證,汝嫣遭到了許多政府、煙草集團和媒體的封鎖和質疑。2013年,在多年虧損後,汝嫣被外國煙草集團收購。

在“汝嫣”快速發展的同時,壹批企業家嗅到了電子煙的商機,在深圳投資建廠生產電子煙。在看到“汝嫣”在國內市場碰壁後,這些企業家選擇出口他們所有的產品。

深圳寶安區下轄的沙井、松崗、福永等地逐漸成為世界電子煙產業基地,生產的電子煙90%以上面向全球市場。根據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截至去年8月的統計,國內678家電子煙生產企業中,深圳占86.7%。

沙井是這個世界工廠的發源地。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個總面積35.79平方公裏、總人口約90萬的小城,至少有四五百家電子煙代工廠。隨便走進壹個工業園區,都有可能找到壹個工廠裏的小代工廠。

朱是深圳最早電子煙代工廠的創始人之壹。

“2007年左右,我帶了壹批人出來,開始在沙井做電子煙。”朱認為香煙的“傾銷”是因為過度宣傳電子煙的“戒煙效果”,才在市場上碰壁的。“其實在世界範圍內,到今天為止,還沒有人說電子煙是戒煙產品,它只是壹種替代品。”

2008年,李俊也進入了電子煙行業。

李俊說,那時候行業內沒有品牌和代工廠之分,整個行業的電子煙工廠“兩只手都能數出來”。“都很小,壹個公司也就二三十個人。”他以前的老板壹天能出50套電子煙就很開心了。

“那時候賣的電子煙不是冒煙就是上火。那又怎樣?沒關系,也是賺錢。”

作為壹名結構工程師工作了兩個月後,李俊生產電子煙變得非常簡單。“我可以直接做。”

過了三年我才成立了自己的電子煙廠。據李俊介紹,當時,行業的第壹個風口已經到來。花幾千塊註冊個營業執照,再花2.98萬在電商網站註冊個平臺,幾乎是投資辦廠的全部成本。只要把產品圖片發布到網上,海外客戶就會下單。貼的圖片越多,曝光率就越高。客戶下了訂單就可以開工了,元器件供應商的錢可以按月結算。“刷臉就行。”

“就租個鬼工廠,在民房裏幹活。壹室壹廳壹個月700元。請四五個人生產。”

電子煙工廠的生產線。工人們正在註入煙油。

李俊的第壹家工廠位於壹個洗車場的二樓。他以1500元租下。除了創始團隊,工廠不需要雇傭其他工人。人家忙不過來,就會給附近居民區的家庭主婦或者店家送點元器件。“他們幫我把所有簡單的東西打包,早上拿,晚上拿回來,按件收費。到了這裏,我們只需要把根線焊好,就可以發貨了。”這是創業成本最低的方式。

除了租金和人力成本低,在李俊看來,深圳寶安區下轄的沙井、福永、松崗能成為電子煙生產基地,是現狀。

“不管是手機還是無人機,還是電子煙,在深圳,只要是電子產品,都可以制造。”李俊說,深圳有完善的電子產業供應鏈,而當時恰逢深圳開始向郊區轉移加工制造業、電鍍、噴油等汙染行業,沙井等地正好承接了這些行業。

“正當其時,做電子煙就像省錢壹樣。”

源源不斷的海外訂單湧入。客戶在網上下單,直接把錢轉到公司賬戶。沒有人會要求看吸入口的電子煙是哪裏生產的。李俊不記得第壹份訂單來自哪裏。他只記得前三個月賺了50萬。

2013到2016,生意最好的四年。客戶提貨前需要付全款,工廠半年後才能發貨。“每天11點,10點就有70多人排隊,我的貨只夠賣給30個人,都是外銷。”李俊說。

那是壹個所有代工廠都“強大”的時代。“那時候妳想買電子煙,對嗎?等等!”李俊說:“妳想賣多少貨就賣多少貨。”

走出房子

在積累了原始資金後,電子煙代工行業的第壹代創業者開始陸續走出家門,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逐漸被現代化生產車間的流水線所取代。

目前,朱的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子煙生產企業之壹,擁有員工1.700人,生產基地3個,生產面積20000多平方米,獲得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國際藥品生產管理標準認證;李俊的工廠幾乎每年都換壹個更大的地方,從500平米到1800平米,再到6000平米。2015最近他搬家了,普通的廠房換成了當時的無塵車間。

在深圳寶安區沙井街道某工業園門口,十幾名勞務中介看著過往的每壹張陌生的面孔。聽說有人想找電子煙廠的工作,馬上有中介遞上了招聘啟事。“工作環境:長日班,空調車間,上班坐著;月薪:5000-6800元。”

“只是坐久了腰疼。”在工業園區的壹個電子煙生產車間裏,王濤(化名)穿著白色條紋工作服,戴著工作帽和壹次性口罩,兩只食指各套著壹個橡膠套。他正在電子煙生產線上給香煙上油,組裝噴嘴外殼。

某大型電子煙廠組裝的電子煙。

香煙油缸放在車站中間。他用註射器吸了1.3ml的煙油。針的斜口緊貼在香煙油杯的杯壁上,將吸油棉插在裏面,慢慢向下推動活塞。加油完成後,將吸嘴外殼對準加熱底座,將吸嘴對準中間香煙油杯內的玻璃管,最後用儀器校正。

這是壹項精細的工作,需要高度的專註。“吸油時註射器內不能有氣泡;吸嘴外殼的孔與玻璃管對齊。如果抵消了,就會導致吸力大。”車站工作說明中的“註意事項”壹欄寫著。

王濤來自廣西,今年21歲。大概半個月前,經朋友介紹到現在的電子煙代工廠做小時工,每小時20塊錢。

在這位“老工人”的指導下,他用了兩天時間,基本掌握了“香煙彈裝油,組裝噴嘴外殼”的全過程。現在,每隔30秒,他就會拿起壹個新的香煙杯,每天往復1000多次。

“他還沒習慣,我們早就習慣了,他也不覺得疼。”聽到王濤抱怨“腰疼”,陳傑在壹旁取笑。陳大姐,梅州人,三年前來到電子煙代工廠,負責和王濤壹樣的工作。“月薪四五千。”

"這批訂單預計不會按時完成."蔣雄說,由於材料供應不穩定,代工廠的產能也不穩定,有時候壹天能出6萬件,有時候只能出2萬件;如果壹個品牌的材料供應不到位,工人會先生產另壹個品牌的電子煙。

“軍閥割據時代”

“現在還有很多小作坊式的工廠。如果我帶妳去找他們,妳隨便找個七八十就行了。”童東說,這個工廠不控制原材料,電池廠家淘汰的次品電池也會被他們使用。

之前有賣的便宜的香煙油。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煙油會“口幹舌燥,惡心,舌頭發麻”。

以電商平臺上的壹些壹次性電子煙為例。按照他的說法,這樣的廉價電子煙“無非是從各方面偷工減料”,“煙油、電池、煙梗都選了最差的材料”,生產成本也不過四元左右。具體來說,電子煙的電池壹般都在三塊以上,但劣質電池的成本只有八毛錢左右;大廠家的煙油壹公斤300多元。“要做9塊9包,只能用30多塊錢壹公斤的煙油。”

“我不敢給妳用。”童冬說,這種煙油的生產廠家連小作坊都不是,只是黑作坊。但有些想抽電子煙又買不起幾十塊、幾百塊的人,可能會選擇劣質煙油的廉價電子煙。“只能說它也會抽煙,但是抽完之後會口幹舌燥,惡心,舌頭發麻。”“賣家也會在網上掛出煙油檢測報告,但其實是買來的。”

“我們只能安排更多的員工在零件上抹酒精,然後馬上打包。”余強覺得這可以彌補“環境差不多”的影響。

余強說,他的工廠只做代工,煙油、電池、煙棒等原材料的供應商壹般都是他和客戶自己挑選的。“材料有好有壞,看妳要什麽價位的,比如銅,‘環保(指食品級材料)銅’和垃圾銅。妳不可能低價得到好東西。”

某大型電子煙廠,壹批完成的煙霧彈。

“因為沒有標準,市面上各種品牌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其中尼古丁標示不準確、苯系物超標、醛酮超標是最常見的三個問題。”吳傑表示,部分電子煙還存在重金屬和亞硝胺超標等問題。“某品牌咖啡味電子煙甲醛超標數十倍,甲醛是壹種強致癌物,吸入後對肺功能影響很大。”

“我們也檢測過假冒我們產品的假貨,煙油質量壹塌糊塗。”吳傑說,假冒產品幾乎涵蓋了上述所有問題,檢出了多環芳烴,“是A類致癌物中致癌性最強的”。

“不僅是電子煙,還有食品和藥品。添加壹種成分的原則是‘正面效果,沒有過度風險,有引入體內的可能性’,而上述成分並不符合這壹原則。”吳傑說,有些小廠商“無知無畏,什麽都加”。會給產品營銷帶來噱頭的會公開宣傳,會改變煙油味道的會偷偷添加。

“有些小廠很亂。”某電子煙品牌R&D及供應鏈負責人彭輝(化名)認為,壹般情況下,品牌在選擇代工廠時要查看工廠是否有ISO認證、GMP認證等資質,原料供應商是否有提供食品級原料的資質。但兩年前,他走訪沙井等地多家代工廠發現,“十家只有兩三家具備上述資質”,很多工廠的原材料管控“基本屬於不管控”。

“在電子煙行業,很多事情都可以由壹家公司來管理。比如壹個產品,妳可以用100個人去控制包括零件大小在內的各個方面,但妳也可以只讓壹個人去檢查就生產出這個產品。”彭輝說。

期待國標落地

朱表示,在電子煙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市場監管部門沒有監管依據和執法依據,無法對其進行質量監管。“就算妳去查,也只能查廠家有沒有營業執照,有沒有冒用其他產品商標,然後根據其他法律執法。”

據知情人士介紹,《電子煙國家標準》包括兩個文件:電子煙、電子煙液體、尼古丁、丙二醇和甘油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分別對電子煙的吸煙用具和煙用油進行規範。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介紹,“國標”的主管部門是國家煙草專賣局,由其指定的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中國煙草標準化研究院等機構負責起草。項目立項2017,項目周期兩年。

對於電子煙從業者來說,國標壹旦實施,就意味著這個行業得到了國家的正式認可,而不是在“煙”倒掉之後,還活在合法性的陰影下。

“如果這個行業沒有國家標準,沒有法律依據來監管從業者,遲早會出事。”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會長歐俊標說。電子煙行業委員會成立於2017,會員企業產量占電子煙出口的90%以上。協會在成立的第壹年就制定了《電子煙霧化儀通用規範》和《電子煙霧化液規範》。

“但後來我發現我們做的沒用,因為我們制定了團體標準,沒有法律支持。”更讓他失望的是,電子煙行業委員會及其所代表的眾多電子煙企業無法參與國標的制定。“沒人關心我們!哪怕是讓我們提建議。”

此外,壹些業內人士對國標草案的具體條款也頗有微詞。“這裏面有很多問題。”壹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品牌煙油研發負責人表示,草案列出了119煙油添加劑,但沒有說明為什麽可以添加這些119物質,也沒有規定什麽產品被認定為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如何處理。

“對於行業來說,國標只是壹部分。在此之前,應該先確定監管部門和準入標準。”該負責人認為,準入門檻與國標同等重要。“希望中型企業能達到這個門檻,不願意提高的企業自然會被淘汰。”

李俊的辦公室目前位於壹棟大樓的六樓。不久前,他租了壹樓和二樓,想繼續擴大公司。但是他現在不敢了。“國標不出來,我們頭上總掛著壹把刀。不知道什麽時候剪。這個時候是最難受的。”

由於美國電子煙監管政策收緊,李俊的生產受到影響,10月份只有壹個訂單。

“迷茫。迷茫,現在非常迷茫。”他覺得被困在房子裏了。“窗外有陽光,但我飛不出去,只能趴在玻璃上。”

  • 上一篇:去西藏旅行需要準備什麽?
  • 下一篇:哪些藥物不能在酒後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