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培養黑木耳菌種

如何培養黑木耳菌種

種植和管理方法:首先將大棚或溫室地面平整,然後用高錳酸鉀和甲醛消毒,或在地面撒壹些白灰消毒。消毒後,可以將栽培好的食用菌黑木耳袋每平方米放入5-6袋,放入前用種植木耳的圓刀將食用菌袋切開,每口5 cm左右。放置黑木後,第二天噴水,早晚各噴水壹次。濕度壹般在80%以上。天熱的時候,蓋上草蓮子。壹般壹層草蓮子就夠了。溫室溫度壹般控制在10-25℃,壹個月後即可出好木耳。

黑木耳是壹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也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因長在朽木上,形似人耳,故名木耳。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主要有分段栽培和代料栽培。

段木的栽培流程如下:首先選擇場地。避風日曬,靠近水源,方便人工噴水。二是準備菌種:可以買,也可以自己種。細菌生產有木屑菌種和樹枝菌種。前者是用鋸末和麥麩制成培養基。後者切成1.5cm長,直徑1cm的枝條,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物質,裝瓶,高壓滅菌,接種母種,25 ~ 28℃培養1個月,菌絲在瓶內即可長滿。三、準備穗木:栽培地選定後,要準備穗木。常用的穗木種有五加科、樺木屬樹種,直徑10 ~ 12 cm的穗樹。扡插後,將其切成1 ~ 1.2米長的小段,置於向陽處晾曬。四、接種:用電鉆鉆孔,孔距7cm,垂直深度1.5cm,若用鋸末,應將孔填滿,並將預制好的樹皮蓋緊。分枝菌插入接種孔後,用錘子敲緊,使其與無氣孔的木材斷面表面齊平。第五,定植管理:首先要將木耳堆起來,將接種過木耳的木耳堆成“井”或“山”的形狀。反應器內適宜的溫度為20 ~ 28℃,相對濕度為80%左右。南方需要3 ~ 4周,北方需要4 ~ 5周。當菌絲已經延伸到木質部,產生少量的穗芽時,要及時堆起來。壹般采用瓦式排場,穗木壹端或兩端豎立枕木,整齊排列在栽培場上,約1個月後即可豎立。壹般采用人字架法進行架設。首先埋兩個帶叉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叉日橫放壹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適合是人字形,間距7cm,角度45°左右。架設階段必須調節好栽培場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條件,但管理重點在水。應采用人工噴水,使相對濕度保持在90% ~ 95%左右。噴水時間應在早晚進行。出穗後,如果連續3天以上下雨,木耳可能腐爛,應及時采摘。

木段的種植通常始於春季,止於次年夏季。

東北、湖北、浙江、雲南等地是黑木耳的主要產地。

黑木耳新鮮時柔軟,幹燥時角質。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8種氨基酸,是壹種營養豐富、口感細膩、風味獨特的食用菌。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黑木耳味甘,性平,主要用於補氣不饑,有補氣益智、潤肺健腦、活血止血之功效。因此,對於痔瘡出血、痢疾、貧血、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飲食療法。

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它還能減少血栓,有效預防動脈硬化。

壹種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黑木耳人工栽培技術的推廣,促進了木屑栽培技術的發展。用木屑栽培木耳,可以節省大量木材,降低生產成本,是壹種非常經濟的栽培方法。

利用木屑栽培生產黑木耳,大致有三種栽培形式:

1,瓶內塊培養法:瓶內塊培養法,簡稱瓶培養法。將長滿菌絲的木屑栽培種子移至低溫培養室或防護設備中,取下瓶蓋,使瓶口朝上,排列整齊。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2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95%左右。

2.磚形塊狀栽培法:將含有大量黑木耳菌絲體的栽培料從瓶中挖出,放入小木盒中,蓋上塑料薄膜。包裝時,可同時摻入壹些經過滅菌的新鮮鋸末,有助於增加栽培料的營養成分,延長出穗時間,提高產量。用木板將栽培料壓實壓平,厚度約為7-10 cm,移至22-28℃的溫室中再培養壹周。當菌絲已經恢復並重新結合成壹個整體後,從木盒中倒出,用刀切成磚狀的塊,體積要比建築用磚略小。把這些磚形的磚塊橫著立在事先挖好的淺坑裏。坑深15cm,寬約1m,長度視需要而定。坑底覆蓋著壹層幹凈的沙子。塊與塊之間應該有壹定的間隙。;最後用塑料薄膜把坑蓋上。入坑後可揭開塑料薄膜,每天早晚各噴壹次清水,使砌塊保持“幹濕”狀態。根據天氣情況,中午左右可以開蓋通風。當已形成大量子實體時,應每天噴水兩次,適當增加水量,並控制適當的濕度。同時要註意調節空氣和光照條件,促進子實體快速生長。

  • 上一篇:醫保卡怎麽轉給家人
  • 下一篇:藥物與疾病結課論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