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監理工程師:混凝土表面氣泡問題綜合分析(二)

監理工程師:混凝土表面氣泡問題綜合分析(二)

4.試驗組合及目的

 模擬實際施工將試塊體積放大采用大模板支撐,試塊長1.0mm~2.0mm,寬0.6m~0.9m,高1.2m~2.0m,鋪料厚度為40cm~50cm.試驗組合采用10種配合比排列進行試驗,目的如下:

 1)在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較好抗分離性前提下,確定細砂最小摻量,解決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分層問題。

 2)在保證混凝土振搗過程不離析前提下,確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

 3)在保證混凝土能振搗密實前提下,確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最小坍落度。

 4)在保證混凝土拌合物振搗後均質、密實前提下,確定工藝參數及振搗方法。

 5.試驗結果

 通過對1~10試塊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振搗密實及排氣的難易程度,綜合分析拆模後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氣泡大小及分布規律等因素,結合以前小試塊的試驗結果得出以下規律[ 2 ] :

 1)混凝土中細砂的比例在35%~60%範圍時,細砂含量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抗分離性越差,振搗過程越易分層造成上部氣泡集中;細砂比例在20%~35%範圍時,混凝土拌合物在振搗過程中基本不分層,但細砂含量越小,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越差。最終確定細砂含量為35%時,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較好的抗分離性。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於2.5cm時,易形成粗骨料離析,同時不易振搗密實;坍落度大於4.5cm時,不易排氣,同時在振搗過程易分層。

 3)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孔距為30cm,振搗時間為50s~60s,振搗棒來回拔動2次~3次,按常規的方法再振搗壹次較優。

 4) 在其他條件不變前提下,鋪料厚度40cm與50cm的混凝土振搗後其密實性、表面平整度基本壹致。

 6.結論

 6.1調整後混凝土配合比[ 2 ]:各種材料比例為水泥∶水∶砂∶石= 1∶0. 45∶2. 05∶3. 95 (重量比)

 單方材料用量為水(kg)∶水泥( kg) ∶砂子( kg)∶石子( kg)∶外加劑(kg)= 143∶318∶652∶1 267∶4. 77

 細砂、中砂比例為:細砂∶中砂= 35∶65(重量比)

 小石、中石比例為:小石∶中石= 45∶55(重量比)

 6.2施工工藝:混凝土坍落度:2. 5cm~4. 5cm,鋪料厚度:50cm,振搗孔距:30cm,振搗時間:50s~60s,具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明顯逸出氣泡為準。

 振搗方法:每孔振搗均上下拔動2次~3次,振搗完後,最後壹層再振搗壹次,孔位與前錯開,孔距不變,以利排氣。

 7.結語

 只要分析清楚氣泡的成因,找出相適宜的方法,混凝土的表面氣泡是可以消除的。值得註意的是,氣泡的產生往往不是單壹原因造成的,解決的方法也不是壹成不變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在消除氣泡問題的同時要綜合考慮其他技術指標,不能片面強調某壹方面,否則將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

 [1 ]張樹祿。粗骨料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概述[J ] . 山西建築,2004(13):1062108 

 [2 ]王峻。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的幾種方法[J ] . 山西建築,2004(4):36237

  • 上一篇:選擇最合拍的床頭櫃星級方案
  • 下一篇:蘇州桑蠶絲枕套廠家?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