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產品工業加工為主的骨幹企業有3家棉紡企業(江漢棉紡紡織廠、勁松紗線有限公司、宏毅棉紡紡織廠);3家服裝企業(賽格、康強、江興制衣有限公司);6家棉花加工企業(江漢棉紡紡織廠、勁松紗線有限公司、宏毅棉紡紡織廠)、2家油脂加工廠(華坑糧油、熊口油脂),2家冷凍廠(後湖冷凍加工廠、雲崗湖冷凍加工廠),1家醫用材料企業(湖北富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2家飼料廠(後湖楚家飼料廠、將軍嘴飼料加工廠)。主要農產品有棉花 31 萬擔(種植面積 16.3 萬畝)、油料 10.8 萬擔(種植面積 8.6 萬畝)、水產品 1.2 萬噸(精養面積 2.9 萬畝)、生豬 9.3 萬頭(****,有 5 個萬頭養殖場),農業總產值 3.94 億元。後湖管理區萬畝果園基地和萬畝水面的匯灣湖旅遊風景區,是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2002年,市委、市政府根據全國農村體制改革精神,對農場所屬的農場體制進行了改革,在農場設立管理區,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賦予相當於縣級政府的管理職能,建立相當於縣級的預算決策體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農場體制改革後,具有五大優勢。壹是土地資源優勢。農場人均占有耕地近3畝(不含水面、林果業面積),具備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基礎。二是管理優勢。農場 "統 "的功能較強,能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和人才優勢。農場科技興農水平較高,原來培養的人才基本上留在農場。四是交通和區位優勢。結合區位優勢,已建成生豬、江漢土雞、水禽、草食畜禽四大養殖基地,基地年出欄(籠)生豬30萬頭、江漢土雞600萬只、水禽140萬只、牛1萬頭、羊2萬只;總投資1000萬元的優質三元豬、漁豬和大鵝四個養殖小區正在建設中。潛江市有萬頭養豬場9個,年出欄14萬頭;5000只以上家禽養殖場269個,年出籠135萬只。農民養殖逐步向大戶集中,養殖專業戶發展到6401戶。
1、生豬。1998年以來,該市通過實施生豬 "四化"、瘦肉型豬基地建設和 "三優 "等工程,使生豬良種率不斷提高。潛江市杜長三元雜交豬比例已占生豬飼養量的40%,基地鎮三元雜交豬比例占70%以上。
2、江漢雞。江漢雞是我省重要的地方品種,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品質在全國屬上乘。我市正在江漢雞養殖基地鎮--老新鎮實施 "江漢雞凈化夏強工程",致力於江漢雞整體品質的提升。
3、牛羊。引進布爾羊原種種公羊、西門塔爾原種種公牛。建成市、鄉兩級凍精繁育網絡,凍精繁育站達23個,凍配面達80%。
形成了以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為主體,基層畜牧獸醫站、畜牧產銷協會為基礎,畜牧科技示範戶、畜牧養殖大戶、運銷大戶為依托的畜牧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以及完備的畜產品安全保障體系。目前已開通潛江畜牧信息網,覆蓋潛江市的畜牧信息服務網絡正在建設中。潛江是壹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潛江地上盛產糧油棉、地下油氣鹽,已形成油氣開采、紡織服裝、冶金機械、化工醫藥、農副產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創造了 "三個之最 "和兩個全國知名:潛江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石油鉆頭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眼科藥品生產基地;被授予 "中國小龍蝦之鄉"、"全國裁縫之鄉"。正全力打造中國家具第五極--中國中部家具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