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①起泡作用
斑蝥(主要是其中含有的斑蝥素)對皮膚和粘膜有微紅和起泡作用,已被用作抗刺激藥物。其刺激性相當強,但組織穿透力小,所以作用緩慢,只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膚深層,產生的氣泡愈合快,不留疤痕。對於粘膜或皮膚傷口,其作用更強烈。也很難愈合。口服毒性相當大,可引起腸胃炎、腎炎;尤其是腎臟和泌尿道,對斑蝥素非常敏感,斑蝥素可少量擴張腎小球,毒性劑量主要損害腎小管。斑蝥素容易從胃腸道吸收,皮膚也能少量吸收;排泄主要通過腎臟,尿路刺激可產生尿急、尿痛等癥狀(例如使尿液呈堿性,增加其溶解性,減少其刺激癥狀)。在中國,人們用它刺激某些部位起泡(稱為“冷灸”)來治療許多疾病。在甲醛性關節炎家兔中,用斑蝥素(即0.1克斑蝥素蜜丸)灸有明顯療效,並證明有神經系統的參與。關於斑蝥素引起皮膚起泡,尤其是皮膚棘層松解的原理已有很多研究,壹般認為是皮膚中某些酶的參與所致。各種動物對斑蝥素的敏感性(尤其是腎炎)有很大的種族差異。
②抗腫瘤作用
斑蝥素對小鼠肉瘤-180有輕微抑制作用,可使跛足組織成碎片、糜爛。肝癌臨床治療有效,但副作用較多,有待進壹步研究。
③其他功能
斑蝥水溶液(1: 4)在體外對皮膚真菌如毛癬菌有抑制作用。有報道斑蝥素具有雌激素樣作用;但也有人認為只有不純的斑蝥素才有這種作用,而單純的斑蝥素沒有激素樣作用。
毒性本品劇毒。急性小鼠實驗中,腹腔註射的致死量為65438±0.25mg/kg。內臟活檢顯示,無論急性或亞急性毒性試驗,各器官均有病變:心肌纖維化明顯(尤其是亞急性試驗);肝細胞渾濁、腫脹、多脂;肺脾淤血,伴有局竈性出血;腎小管上皮混濁。30毫克的斑蝥素可以致人死亡。
斑蝥加工:洗凈雜質,去足翅。大米斑蝥:將大米放入鍋中加熱,在大米上噴壹點水,貼在鍋上。煙出來後,放入斑蝥,輕輕翻炒,取出,撈出米粒、腳、翅。(每只斑蝥10公斤,2公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