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年前全球第壹支手機 Motorola Dyda TAC 外型太像黑色磚頭,因此又稱為黑金剛。早期售價相當驚人,可不是現在iPhone可以比擬,因此在當時能買黑金剛的大多是商務人士,有了它也代表壹定的地位,Dyda TAC 又被稱為大哥大,大哥大這個稱呼後來也成為手機的代稱。
更多懷舊經典手機全記錄:lihi1/A8FGV
黑金剛售價將近 160,000 元手機歷史稱不上特別長,但演進速度卻相當快,第壹支可以隨身攜帶的手機是在 46 年前,由 ?Motorola 資深工程師 Mitchell 團隊開發的 Dyda TAC 8000X,壹直到 1983 年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批準後,隔年才正式販售。
當時的 Dyda TAC 在臺灣又稱為黑金剛,售價為 3,995 美元,以1983 年匯率約 1 比 40 換算成臺幣後約159,810元,當年臺灣軍公教平均薪資連 10,000 元都不到,更別說要花將近 160,000 買壹支只能使用 30 分鐘就沒電的行動電話,所以在黑金剛時期,手上只要握著它就等於是地位象征,已經不只是手機功能,反而成為奢侈的配件。
▲拿著黑金剛妳就是高富帥。
第壹代 1G 通訊協定為類比訊號
1983 年黑金剛使用第壹代行動通訊技術,簡稱為 1G ,采用類比式行動電話系統,在北歐、美國與歐洲、英國、法國甚至日本都有各自標準,分別是NMT、AMPS、TACS、RTMI、NTT與JTACS等。
基本上類比訊號有點類似收音機,需要調整頻道才能接收到語音,黑金剛就是將語音頻道調整到 150MHz 以上進行基本語音通訊。這種類比訊號收訊通常都不太穩定,保密性也不夠。壹直到 2G 通訊協定出現後,1G 的類比訊號才被 2G 數位訊號給取代。
而臺灣則是在 1989 年才由交通部電信總局引進美國 AMPS 的第壹代類比訊號,不過由於 Dyda TAC 價格實在太高,能買得起的人不多,所以在 1989 年到 2000年 這之間還是以 B.B. Call 為最主要的通訊設備。
▲體積很大的黑金剛拿起來沈甸甸的。
2000 年後才有 Motorola 與 Nokia 以外的手機品牌1974 年 Motorola 推出 Dyna Tac 的時候還只是在試驗階段,壹直到 1983 年才正式將 Dyna TAC 以商品出售。同壹時期 1982 年 Nokia 也有推出當初自己做的移動式電話 Mobira Senato ,在這裏實在很難勉強稱呼它為手機,畢竟光是重量就有 20 公斤,實在不適合隨身攜帶。
1988 年三星其實也有推出壹臺看起來像手機的電話,外型雖然酷似 Motorola Dyna Tac ,但實際上卻只是放在車上使用的車用機,無法隨身攜帶。因此 2000 年以前幾乎都是 Motorola 以及 Nokia 的手機在市面上,壹直到 2000 年以後才開始出現黑莓機、Sony Ericsson、LG 等品牌,就連第壹支 iPhone 也是在 2007 年才出現在市場上。
Dyda TAC 稱為黑金剛也稱大哥大Dyda TAC 除了因為造型太像黑色磚塊被稱為黑金剛以外,還有另壹種象征地位的稱呼。1987 年香港將通訊設定建設好後隨後就開始引進 Dyda TAC,由於 Dyda TAC 在早期販售價格相當高,能買得起的人通常都是財力相當充足的有錢人,而當時港片有許多黑社會情節相關影片,其中最常看到大哥級的重量人物都會帶著黑金剛在手上揮舞。
因此在當時能拿著 Dyda TAC 走在路上除了象征財力非常豐厚以外,也是壹種地位象征,所以 Dyda TAC 在當時還被稱為大哥大,而後來大哥大也成為手機的另壹種稱呼,所以早期的長輩稱呼手機都稱大哥大居多。
Dyda TAC 8000X 只能單純的接聽或外撥電話,沒有其他功能,不僅外型相當大,重量也差不多跟現在的筆電壹樣重,但電池卻只能使用 30 分鐘,如果電池用完要把電量充飽還得花 10 個小時才能充飽。雖然在 46 年前 Dyda TAC 聽起來非常氣派,但現在回頭再看看,這根本就是場惡夢。
▲電影中的大哥壹定會拿個壹只黑金剛,象征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