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黨委科學發展觀整改落實方案範文
為確保市衛生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預期成效,有計劃、有步驟地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完善衛生體制機制,根據市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針對學習調研分析檢查階段發現的問題,特制定如下整改實施方案。
壹.壹般要求
(壹)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踐行科學發展,創建衛生強市”這壹載體,抓住全市衛生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影響全市衛生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整改落實 提高推動衛生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努力構建有利於全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促進全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㈡目標和任務
通過整改落實,在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度和廣度上實現新的突破;對影響和制約衛生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有新的解決措施;推動全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取得新成效。
首先是提高解放思想的能力。通過整改,進壹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壹步解放思想,改變不適應衛生科學發展要求的觀念,明確方向,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衛生工作。
二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改進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提高領導幹部的執政技能,逐步完善領導機制。切實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轉變工作作風,建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服務型機構。
三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研究我市衛生事業的長期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看得見、摸得著,推動衛生科學發展。
四是提高制度創新能力。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加快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切實轉變職能,履行責任,建立有利於衛生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五是提高科學發展能力。把整改落實作為提升衛生行業科學發展水平的重要契機,作為推進各項衛生工作的強大動力,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實現新臺階,在提升衛生服務能力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強衛生行業職業道德建設、促進醫患和諧上見到新成效,保持和發展全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好勢頭、好局面、好氛圍。
(3)基本原則
第壹,堅持群眾路線。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從而吸收群眾參與整改過程,及時向群眾通報整改結果,由群眾評價整改效果。
二是堅持求真務實。堅持壹切從實際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具備整改條件的問題立即整改;對經過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限期整改;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積極采取措施解決。
三是堅持統籌兼顧。立足當前和長遠,標本兼治,註重解決實際問題和加強制度建設,協調推進各項衛生工作,全面加強局黨委自身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
二、整改內容和措施
學習實踐活動中,通過深入基層調研、召開專題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函、人民網上咨詢等方式,* * *征求意見建議47條。經過總結、分析和梳理,共有3大類26篇文章。下壹階段,我們將把市委、市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衛生事業加快建設健康城市的決定》作為全市今後衛生工作的總抓手,落實整改措施,全面實施“123”工程:實施壹個計劃,即實施壹個緩解“看病難”行動計劃,加強兩個建設,即加強黨建和衛生作風建設,完善三大制度。即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新農合保障體系,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創建力量工作,進壹步推進衛生資源科學配置,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
(壹)實施“壹個計劃”,保障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認真落實《* *市緩解醫療設施建設困難行動計劃》(文發〔2009〕37號),加強骨幹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基本建設,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1,加強骨幹醫院建設。加快壹院附新院和二院附綜合病房樓建設;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力爭9月底投入使用;監督市二院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啟動姚希新醫院、婁橋醫院、第六人民醫院、急救中心的前期工作。五年醫改擴容主體工程年內完成;瑞安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區將於9月底完成重建。(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單位:財務部,完成時間:2009年底)
2.加強公共衛生機構建設。主要加強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和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平陽縣疾控中心要投入使用;泰順縣、文成縣縣城、蒼南縣疾控中心今年將建成;龍灣區疾控中心開始建設。開展縣級衛生監督機構業務用房標準化建設,加快泰順縣衛生監督所建設進度,做好甌海區、洞頭縣、文成縣、平陽縣衛生監督所業務用房建設前期工作。市婦幼保健大樓應抓緊前期工作;樂清、瑞安和文成縣婦幼保健機構應加快建設進度。(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單位:財務部,完成時間:2009年底)
3.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啟動113鄉鎮衛生院新建、維修和改造,年內開工建設30所鄉鎮衛生院。完成了2008年開始的20個鄉鎮衛生院危房改造任務。抓好中央新增投資衛生項目建設,加快今年中央新增投資17項目建設進度。(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單位:財務部,完成時間:2009年底)
4.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繼續做好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招聘工作,抓緊完成各類在職人員的轉崗或分流,實行定額制和全員聘用制。推進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組織4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60個服務站開展標準化工作,力爭三區標準化中心達到60%以上,縣(市)標準化中心達到30%。落實市政府《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辦法》,開展全科醫師規範化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加強衛生人才培養,完成34名農村社區醫生招生任務。加快市縣兩級健康數據中心建設。(責任領導:鮑曉鷗、成進國,承辦單位:醫政處【聯合醫療辦公室】和衛生信息中心,完成時間:2009年底)
(2)加強“兩個建設”,不斷提高衛生科學發展水平。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1)加強領導班子理論學習。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年黨委中心組理論集體學習6次,累計時間不少於12天。加強市直醫療衛生單位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衛生工作。(責任領導:張建民,承辦辦公室:辦公室、政工室,完成時間:2009年底)
(2)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提高領導班子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團隊成員每年下鄉不少於2、3次,圍繞1 ~ 2綜合性、全局性、普遍性健康問題開展調研。繼續加強市直醫療衛生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完善領導幹部競爭上崗制度,嚴格選拔配備業務能力強、思想覺悟高的幹部充實基層領導班子。(責任領導:張建民,承辦辦公室:辦公室、政工室,完成時間:2009年底)
(三)加強黨組織建設。成立市衛生局黨委。改變政府的黨支部。完善機關黨組織組織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黨員幹部每兩周集中學習1次。全年開展機關黨支部活動1余次。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做好黨員發展工作。(責任領導:張建民,承辦單位:政工室,完成時間:2009年底)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1)發起無“紅包”建院活動。創建無“紅包”醫院活動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減輕患者負擔的重要舉措。也是弘揚醫德,樹立衛生行業良好形象的有力抓手,更是督促醫生不違紀、少違紀,使其受到教育的有力保證。根據市委關於開展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的意見,首批6家省市醫療單位啟動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分階段、分目標、分重點推進無紅包醫院創建工作,實行個人對科室承諾、科室對醫院承諾、醫院對社會承諾三級承諾制。從2010開始,各縣(市、區)直屬醫療單位將全方位開展創建活動。(責任領導:張建民,承辦辦公室:督查室,辦結時間:2010結束)
(2)搞好衛生民主評議“回頭看”活動。組織開展衛生民主評議“回頭看”活動,采取暗訪、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形式,對去年評議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我局將組織檢查組,對各地醫院職業道德建設情況進行抽查。學習10醫療便民利民新舉措和2項醫藥衛生改革新舉措,抓好落實。(責任領導:張建民,承辦單位:監察室,完成時間:2009年底)
(3)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加強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農民健康體檢專項資金和新農合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監管力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規範工作流程,確保資金安全。(責任領導:張建民、鮑曉鷗,承辦科室:監察室、財務計劃室、醫政室【聯合醫療室】,完成時間:長期)
(4)做好老幹部工作。全年召開兩次老幹部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落實老幹部生活待遇政策規定,看望慰問離休老幹部和醫療困難職工,做好春節慰問工作。加強對基層退休人員的關愛。(責任領導:張建民,承辦單位:政工室,完成時間:2009年底)
(5)規範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行為。規範藥品、醫療器械和耗材集中招標采購,配合做好全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前期工作,逐步擴大詢價采購和常用低價藥品範圍,加強網上監管,確保網上成交率達到80%以上。同時,做好縣級以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和市級醫療衛生單位醫療設備和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單位:財務部,完成時間:2009年底)
(三)完善“三個體系”,全面推進衛生事業協調發展。
1,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1)探索公立醫療機構改革。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明確新醫改方案的政策措施和近期重點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底數,找出當前工作進展與意見和方案要求的差距, 並通過調研測算提出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預期目標,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 逐步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堅持管辦分離、政事分開,探索建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利,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醫院管理體制。(責任領導:成進國,承辦處室:辦公室、醫政處、政工處、財務計劃處、中醫科,完成時間:2009年底)
(2)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鞏固醫院管理年活動成果,嚴格規範醫療服務,優化醫療執業環境,加強醫院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綜合管理評價體系。開展平安醫院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落實《* *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暫行辦法》(文發〔2009〕46號)。市、縣(市、區)將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醫療糾紛的調解工作。本市建立了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承擔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機構參與處理醫療糾紛。(責任領導:成進國,承辦單位:醫政處,完成時間:2009年底)
(3)加強和改善醫療機構管理。依法加強對醫療機構經營、服務行為和醫療質量的監管。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的管理。完善大型醫療儀器設備、醫學影像和檢查結果互認制度,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繼續完善“壹卡通”制度、彈性工作制和醫療服務滿意度評價體系,大力推進“壹體化病歷”實施。加強對民營醫院的監管,支持民營醫院發展。(責任領導:成進國、張建民,承辦單位:醫政處、監察處、衛生信息中心、財務計劃處,完成時間:2009年底)。
(4)大力發展中醫藥。實施培養名醫、建立名科、建設名院、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三進三進”工程。繼續抓好3個中醫藥市級重點學科和3個中醫藥市級重點專科建設,抓好5個省市級示範中醫科室達標。加快“中草藥園”建設。建立著名中醫研究院和中醫文化中心,開展全市醫療技術技能操作競賽。加強幹部保健。繼續做好公務員健康體檢和健康寶、名醫論壇等健康教育欄目。(責任領導:成進國,承辦科室:中醫科、幹部保健科,完成時間:2009年底)
2.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1)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為進壹步加快疾控中心實驗室能力建設,鹿城區、樂清市、瑞安市和永嘉縣應率先達標。加強疾控專家和現場流行病學專業人員培訓,啟動市縣疾控中心績效考核。同時,加快建立醫療機構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實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擴大預防接種門診標準化建設,逐步使全市標準化門診達到70%,合格門診達到100%。做好“甲流”防控工作,重點救治重癥病例,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或隨訪,加強社區防控,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防控中的作用。繼續加強手足口病、艾滋病、霍亂、結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做好精神疾病、職業病和慢性病的防治管理工作。(責任領導:胡愛當,承辦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時間:2009年底)
(2)加強衛生監督執法。貫徹落實衛生部近日下發的關於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精神,繼續承擔餐飲服務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開展小餐館、診所安全專項整治,啟動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嚴厲打擊無證非法行醫。進壹步規範職業病的報告和管理,各縣(市)至少要確定壹家以上具有職業病體檢資質的醫療衛生單位。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依法行政的決定》精神,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程序,制定衛生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規則,實施衛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管理。規範和優化現行審批和備案程序。開展以行政許可為重點的執法檢查和評估。(責任領導:胡愛當、成進國,承辦科室:疾控科、醫政科、中醫科、法律事務部,完成時間:2009年底)
(3)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力打好省級衛生城市復查迎檢攻堅戰。嚴格按照《城市衛生系統省級衛生城市評審責任* *分解方案》,重點加強城市基本衛生設施建設,開展郊區衛生專項整治,加強“五小行業”管理,落實重點傳染病防控措施,廣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落實“除四害”長效措施,完善衛生創建臺帳數據。繼續做好省市級衛生村(單位)創建工作。(責任領導:胡愛當,承辦單位:疾控中心監督所艾薇辦事處,完成時間:2009年底)
(4)加強衛生應急、醫療救治、婦幼保健和血液管理。進壹步完善衛生應急預案,加強衛生應急演練,做好應急隊伍培訓,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繼續加強院前急救工作,提高120轉運和院前急救能力,抓好急救隊伍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急救知識和醫療業務培訓,提高急救隊伍綜合素質。進壹步嚴明紀律,加強急救中心內部管理,提高院前急救管理水平。加快落實擔架員,擴大急救隊伍。做好婦幼保健工作,嚴格控制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繼續加強免費婚檢和產前優生檢測,實施婦幼健康工程和婦女健康促進工程。廣泛開展無償獻血宣傳,加強獻血管理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建設,沒有采供血分支機構的縣(市、區)要及時申報設立儲血點,確保臨床用血和血液安全。(責任領導:胡愛黨、成進國、鮑曉鷗,承辦單位:疾控中心監督室、醫政處【聯合醫療辦公室】,完成時間:2009年底)
3.完善農民醫療保障體系。
(1)提高新農合醫療保障水平。進壹步加強新農合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確保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0%以上。落實新醫改配套文件《關於鞏固和發展新農合的意見》積極為新農合籌資2010。完善政策體系,提高參合農民收益。加強機構建設,加強資金監管,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辦公室:醫政處【聯合醫務處】,完成時間:2065 438+00年底)
(2)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進壹步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讓廣大群眾知道新農合帶來的好處和更多的好處,充分調動他們自願參加新農合的積極性。加強醫務人員對新農合的培訓,嚴格執行臨床技術操作規範和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規範新農合定點機構醫療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單位:醫政處【聯辦】,辦結時限:長期)
(3)做好參合農民的健康檢查工作。進壹步加強農民健康體檢的組織工作,確保體檢任務的完成。創新工作方法,科學安排體檢計劃,制定合理的體檢程序,確保體檢質量。做好體檢後續服務,對慢性病患者全面實施有針對性的社區衛生服務和管理。(責任領導:鮑曉鷗,承辦辦公室:醫政處【聯合醫務處】,完成時間:2065 438+00年底)
第三,保障措施
壹要嚴格落實責任。黨委書記、局長對整改工作負總責,分管局領導按照分工負責落實相關整改工作。局辦公室負責職責範圍內的整改工作。牽頭領導負責協調落實涉及多個處室的整改任務。
二要加強監督檢查。整改實施方案由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實施,認真督促檢查,定期向局黨委匯報整改進展情況,每季度匯報壹次。今年2月,65438+,我們對整改進展和成效做了“回頭看”。
三要完善監督機制。在* *衛生信息網公布整改實施方案,對重要事項進行公開承諾,接受黨員、幹部和群眾的監督。認真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根據測評進壹步征求意見,完善整改措施。壹時難以解決的,要在壹定範圍內以適當方式說明情況;多數人不滿意的,要再整改。
四要加大投入。為保證整改落實的質量和數量,必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確保整改落實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可行、工作落實、成效明顯、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