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稱“懷菊花”,將“懷”字與“菊花”聯系的最早文獻,是唐朝政府頒行的《唐本草.圖經》,書中說:“河內皆稱地薇蒿。武陟菊花稱懷菊花”。唐佚名的《天寶單方圖》也說:“原生南陽山谷及田野中。……河內名地薇蒿”。這裏所說的“南陽”,指的是太行山之南、黃河之北焦作市所轄的武陟等縣,後文又特別指出河內,可見對當地所產菊花的重視。北宋蘇頌撰輯的《圖經本草》也說:“菊花處處有之,以南陽覃地者為佳。”這裏所說的“覃地”,即覃懷地。將山藥稱懷山藥的最早文獻,是明朝醫學家龔延賢所著的《壽世保元》,此書第壹次提出“懷山藥”之名。《神農本草經》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在牛膝前冠以“懷”字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宋朝蘇頌的《圖經本草》(1061年),蘇頌在書中指出“牛膝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真。懷牛膝之名由宋朝唐慎微在《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1083)中首先提出的,特稱“懷州牛膝”。到了清朝,張秉成的《本草便讀》便簡稱“懷牛膝”。第壹次把地黃和“懷”字聯系起來的是明朝名醫劉文泰,他說生地黃“今懷慶者為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確地說:“今人唯以懷慶地黃為上”,稱懷地黃可以填骨髓,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那麽,將四種藥材概括為“四大懷藥”的又是什麽時候呢?壹九七八年出版的新《辭海》,對武陟縣的釋文中說:盛產山藥、地黃、牛膝、菊花,號稱“四大懷藥”。不僅講了“四大懷藥”壹詞,而且又講了簡稱“懷藥”。
“七五”期間出版的《四大懷藥栽培》系列叢書中說:“國內著名中藥材專家、教授根據生物學特性判定:《本草綱目》中所描繪的山藥、牛膝、地黃、菊花圖樣均為懷府所產。”武陟縣境夏謂“覃懷”,周置“懷邑”,秦設“懷縣”,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懷縣入武陟,後於武陟置懷州,明以後屬懷慶府。所以明朝以前的四大懷藥有專指武陟藥材之說。明清懷府八縣漸有出產,統稱懷藥是以後的事。隋唐以前,四大懷藥種植以今武陟縣西部的小董、西陶、大封及溫縣的武德鎮為源點,逐步往水土條件相同的周邊地區輻射發展。明清以後,四大懷藥進入鼎盛時期,逐步形成了今天焦作市轄區廣泛種植的局面。到清朝末年,懷山藥的種植面積已達900公頃,總產量近百萬千克。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僅武陟縣就產地黃20萬千克、菊花2.3萬千克、牛膝5萬千克。1962年,國家從《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中草藥中優選出44種作為“國藥之寶”,四大懷藥俱列其中。現在焦作市在努力推廣“四大懷藥”品牌,已獲得了國家原產地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