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目錄分為化學及生物制品、中成藥、中藥飲片三部分,其中,化學及生物制品317種,中成藥203種,中成藥520種。
2012版目錄具有以下特點:
1,增加了品種數量,可以更好地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促進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充分配備和優先使用基本藥物。
2.優化結構,補充抗腫瘤和血液病用藥類別,註意與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重大疾病、婦幼用藥的銜接。
3.規範劑型和規格,初步實現了標準化。
520種藥品涉及1400的850多個劑型和規格。雖然目錄中的品種數量有所增加,但與2009年目錄中的307個品種相比,數量明顯減少,這對於指導基本藥物生產流通、招標采購、合理用藥、定價報銷和全過程監管將具有重要意義。
擴展數據
根據《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要求,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目錄和相關國家(地區)藥品目錄遴選程序和原則,根據我國疾病譜和用藥特點,充分考慮現階段基本國情和保障能力,總結歷次目錄制定和調整實踐經驗,明確基本藥物目錄調入調出標準。
藥物轉移的標準:
1,結合疾病譜、發病率、疾病負擔等。,滿足常見病、慢性病、負擔重、大病和公共衛生的基本藥物需求,從我國已上市的藥品中遴選適當數量的基本藥物。
2、支持中醫藥發展,支持醫藥產業發展和創新,向中醫藥(含民族醫藥)、國產創新藥傾斜。
藥物轉移的標準:
1,藥品標準已更換;
2、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其藥品批準文件;
3、發生不良反應,經評估不宜作為國家基本藥物使用的;
4.根據藥物經濟學評價,可以用風險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好的品種替代;
5.國家基本藥物委員會認為應當調出的其他情況。
百度百科-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百度百科-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相關政策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