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科技、社會、環境壹、環境問題:空氣汙染指數的項目主要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1)酸雨①主要汙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主要來源於石油和煤炭的燃燒。
②反應原理SO2+H2O?H2SO32H2SO3 +O2 = 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 = h2so 42 no+O2 = 2 NO2;3NO2+H2O = 2HNO3+ NO ③防治措施:減少酸性物質向大氣排放的根本途徑。使用清潔燃料代替煤和石油。
b、油和煤燃燒前脫硫。比如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國ⅲ”汽油就是脫硫後的低硫汽油;在煤中加入生石灰或石灰石作為脫硫劑,可以減少煤燃燒時產生的SO2,CaCO3+O2+SO2 = caso4+CO2等。
(2)光化學煙霧的形成與防治①主要汙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汽車尾氣)。②預防措施:控制城市汽車數量,發展新能源,在汽車上安裝凈化器。
(3)臭氧層的破壞與危害臭氧層形成於距地面10-50公裏的平流層。它可以吸收太陽中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傷害。氮氧化物和含氯氟烴(如氟利昂)可作為分解臭氧層的催化劑,從而破壞臭氧層。如O3+NO→O2+NO2;O+NO2→O2+NO (4)家庭裝修與汙染物①大芯板等人造板材含有甲醛,造成室內甲醛汙染難以去除。
②粉刷時添加了大量稀釋劑,造成室內苯汙染嚴重。(3)石材瓷磚,尤其是花崗巖等壹些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質含量較高。
(5)白色汙染和廢塑料、廢橡膠造成的汙染(6)水汙染及其防治(1)水汙染的來源:A、農業化肥的使用、工業廢棄物、生活汙水、漏油等。②氮、磷等營養物質含量造成的危害:水體中氮、磷等營養物質過量造成的汙染稱為富營養化,可能引起“水華”或“赤潮”。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之壹。③預防:根本措施是控制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排放,並對排放的汙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註:汙水處理中主要的化學方法及其原理(1)微生物法:通過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汙水中有機物、氮、磷的含量。這是目前汙水的主要處理方法。
(2)混凝法原理利用膠體的混凝作用去除汙水中的細小懸浮顆粒;(明礬凈水)(3)中和原理利用中和反應調節廢水的pH值;(熟石灰)(4)沈澱原理利用化學反應將汙水中的部分重金屬離子沈澱並去除(變成氫氧化物或硫化物沈澱)(5)氧化還原原理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毒物質、不溶物質或容易去除的物質。二。生活中的化學(1)明礬凈水:明礬離子化的AI3+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形成沈澱。
(2)飲用水常用消毒劑: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3)漂白劑: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是NaClO)、SO2、H2O2、Na2O2、O3 (4)碘鹽:壹般添加KIO3(性質穩定,口感比KI好);(5)加入膠體。③膠體透析與血液的“透析”(6)火焰反應與節日焰火(燃燒的金屬元素)與城市中的霓虹燈(導電稀有氣體)三。能源問題(1)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
(2)新能源:太陽能、核能、潮汐能、沼氣、乙醇汽油等。(3)壹次能源;指自然界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作為主要能源。(4)二次能源: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產生的能源,如氫、電、水煤氣等。作為二次能源。四、材料問題(1)棉麻屬於纖維素,是多糖,只含C、H、O三種元素;(2)蠶絲和羊毛屬於蛋白質,蛋白質可以被酶水解;(3)人造纖維是通過加工天然纖維素(竹、木、蔗渣等)得到的產品。),如醋酸纖維、粘膠纖維、人造絲、人造絲;(4)合成纖維是壹種由石油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己內酰胺)。比如氨綸(增加衣服的彈性)(5)塑料和橡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6)晶體矽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於太陽能電池和計算機芯片,光纖是二氧化矽;(7)合金材料:合金是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該合金具有高硬度和低熔點。比如硬鋁(含鎂和鋁,用於飛機制造)、碳鋼(含鐵和碳)、不銹鋼(在碳鋼中加入鎳和鉻)等等;(8)玻璃、陶瓷、水泥都屬於無機矽酸鹽材料,其中玻璃的原料有石灰石、純堿、應時;水泥的原料有:粘土和石灰石;陶瓷的原料是粘土。
普通玻璃在電爐中加熱軟化,然後快速冷卻得到鋼化玻璃,所以普通玻璃和鋼化玻璃的成分是壹樣的。五、熱點問題(1)哥本哈根、溫室效應與低碳生活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活動向大氣中釋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不斷積累並迅速增加,造成全球變暖。
目前,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是全球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後,防止氣候變暖、踐行低碳生活成為人們的共識。
(2)霧霾天氣是空氣質量嚴重惡化的產物,是空氣中粉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物的積累,特別是PM2.5和PM10。
2.高中化學安全知識概述
6.化學實驗基本操作15例1中的“否”。實驗室裏的藥物不能用手碰;不要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更不要去品嘗結晶。
2.實驗結束後,剩余藥物不得丟棄或放回原瓶中(活性金屬鈉、鉀除外)。3.服用藥水時,打開軟木塞,不要正放在桌上;瓶子上的標簽應該朝向手的中心,而不是向下;放回原處時,標簽不應向內。
4.如果不慎將濃H2SO4灑到皮膚上,不應先用水沖洗,應根據情況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沖洗幹凈;如果酸或堿濺到眼睛裏,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要及時想辦法處理。5.稱藥品時,不能將稱好的物品直接放在托盤上;妳不能把重量放在正確的盤子上;加代碼的時候不要用手拿。
6.用滴管添加液體時,不要將滴管放入量筒(試管)內或接觸筒壁(試管壁)。7.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且不得小於1/3。
8.不要用正在燃燒的酒精燈指向另壹盞酒精燈;出去的時候不要用嘴吹。9.加熱物質時不要使用酒精燈的內火焰和火焰中心。
10.加熱試管時,拇指不要壓在短把上;千萬不要把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壹般情況下,液體的體積不應超過試管體積的1/3。11.加熱燒瓶時,不要忘記墊上石棉網。
12.用坩堝或蒸發皿加熱後,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去,要用坩堝鉗夾住。13.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不要讓玻璃容器底部與燈芯接觸,以免容器破裂。
不要用冷水清洗非常熱的玻璃容器,也不要將它們放在桌子上,以免破裂。14.過濾液體時,漏鬥中的液面不能高於濾紙邊緣,以免雜質進入濾液。
15.當瓶塞塞住瓶口時,千萬不要把燒瓶放在桌子上,強行塞入瓶塞,以免壓碎燒瓶。七個。化學實驗第壹個和最後壹個22例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再局部加熱。
2.用引流法收集氣體時,先取出導管,撤回酒精燈。3.制氣時,裝藥前檢查氣密性。
4.當收集氣體時,在收集之前排出裝置中的空氣。5.稀釋濃硫酸時,在燒杯中放入壹定量的蒸餾水,然後沿壁慢慢註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應在點燃前檢查純度。7.當測試鹵代烴分子的鹵族元素時,向水解溶液中加入稀HNO3,然後加入AgNO3溶液。
8.測試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澱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在接觸氣體前,用蒸餾水濕潤試紙。9.做固體藥物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分別研磨,再混合。
10.配制FeCl _ 3、SNCl _ 2等易水解鹽溶液時,先用少量濃鹽酸溶解,再稀釋。11.在中和滴定實驗中,用蒸餾水清洗過的滴定管,在裝上標準物質之前,先用標準液潤濕;在移除液體之前,用待測液體潤濕並清洗;讀滴定管時,等壹兩分鐘再讀;觀察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時,等待半分鐘,顏色不變,即為滴定終點。
12.在火焰反應實驗中,每做壹次,都要把鉑絲浸在稀鹽酸中,在火焰上燒至無色,再做下壹次實驗。13.用H2還原CuO時,先通入H2流,然後加熱CuO,反應結束後,移開酒精燈,冷卻後停止通入H2。
14.配制該物質的濃縮溶液時,先用燒杯1cm~2cm向容量瓶的刻度線加入蒸餾水,再用橡膠滴管加水至刻度線。15.安裝發電機時,原則是:自下而上,先左後右或先下後上,先左後右。
16.如果濃H2SO4不小心濺到皮膚上,迅速用布擦幹,然後用水沖洗,最後塗上3%-5%的NaHCO3溶液。當沾上其他酸時,應先用水沖洗,再塗上NaHCO3溶液。
17.堿液接觸皮膚時,先用水沖洗,再塗硼酸溶液。18.當酸(或堿)流到餐桌上時,先加入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然後用水沖洗,最後用布擦拭。
19.檢查蔗糖、澱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向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入銀氨溶液或Cu(OH)2懸浮液。20.使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塗在試紙上,然後將試紙上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比較,確定pH值..
21.配制和儲存易被空氣水解和氧化的鹽溶液時,如Fe2+和Sn2+;先將蒸餾水煮沸驅走O2,然後溶解,加入少量相應的金屬粉末和相應的酸。22.稱毒品時,先在每個盤子上放兩張大小、重量相同的紙(腐蝕性毒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中),再放毒品。
加熱後的藥物應先冷卻,然後稱重。
3.高中化學知識總結
肯定有:選擇題:1基礎知識,2離子* * *存在問題,3原電池(正負極,正負反應是否正確),4阿夫伽德羅常數問題,5有機分子式問題,6離子乘積常數和7元素周期律問題。
大題目:AL Fe,反應超級重要,要求開全會,否則會丟不該丟的分。Cl .。還有壹點很重要,原電池明白,還有壹些不可言說的問題需要思考,但都是最基本的組合。
這些都是必考的。離考試還有很長時間,要跟上老師。多做科普,找到考試重點。1年前畢業,說不清楚總結什麽。反正我就是好好學習。高考100化學考了90多,平時成績在95左右。穩紮穩打還是很重要的。
4.初三化學除雜知識總結。
物質的雜質去除
1,CO2(CO):將氣體通過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燃燒混合物。
5.銅(鐵):加入足夠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夠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夠的鐵粉。
8.NaCl(Na2CO3):加入足夠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夠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夠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夠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夠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的飽和溶液。
16,CO2(蒸汽):通過濃硫酸。
5.初三上冊化學各單元知識點重點總結。
Unit 1-Unit 4知識點歸納Unit 1進入化學世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在新物質的形成過程中有變化。2.物質的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來表達的物質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主要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物質必須經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它們的性質,這些性質稱為化學性質,如易燃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等。二、基本實驗操作:1。藥物的獲取:(1)劑量:不指定劑量,固體只需覆蓋試管底部即可。取1-2ml液體。(2)註意事項:“三不”:不聞、不嘗、不摸。(3)用橡膠滴管取少量藥液,用量筒取壹定量藥液。讀數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應與凹面液面最低處平齊。當服用大量液體時,使用傾倒法,將瓶塞倒置。瓶口應靠近容器口。2.物質的加熱:(1)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溫度最高。(2)使用酒精燈時,酒精不應超過燈體積的2/3。絕對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而要用燈頭熄滅。(3)加熱試管液體,並取出試管。試管要斜放,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別人。3.儀器的清洗:清洗玻璃儀器的標準:容器內壁不會聚集水滴。我們周圍的空氣。空氣的成分和組成1。空氣成分:空氣成分N2 O2稀有氣體CO2其他氣體和雜質體積分數78% 21% 0.94% 0.03% 0.03%2。空氣中含氧量的測定:(如右圖)觀察到的現象:產生大量白煙。結論:空氣是混合物。O2約占空氣量的1/5,氮氣約占空氣量的4/5。思考:(1)液位不到五分之壹。原因:裝置漏氣,紅磷不足,冷卻不徹底;(2)可以用鐵和碳代替紅磷嗎?不能,原因是碳制品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差,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3.空氣汙染與防治(1)汙染空氣的主要汙染物是有害氣體和煙塵。目前,空氣汙染指數中包含的項目有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2.氧的化學性質是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高,不容易溶於水。2.氧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反應中用作氧化劑。3.制取氧氣(1)工業制氧——分離液態空氣法,利用空氣中氧和氮的沸點不同,這種變化屬於物理變化。(2)實驗室制氧原理:固-固加熱:(化學方程式)2 KCl 3 MnO 22 KCl+3 O2 ↑, 2k MnO 4△k2 MnO 4+MnO 2+O2↑固-液不加熱:2 H2O 2 MnO 2·2H2O+O2 ↑( 3)發生器的收集裝置:排水集氣法,由於氧氣不易溶於水;向上排風法,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高。(4)操作步驟及註意事項: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灌造成試管破裂;②試管口處應放壹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③引流法收集時,應在氣泡均勻連續時收集;(4)實驗結束時,先拔下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試管因倒灌水而破裂。(5)氧氣的檢驗:把壹塊帶火星的木頭粘在氣瓶裏,木頭會被重新點燃,證明是氧氣。氧氣的檢查:在氣瓶口放壹塊帶火星的木頭,木頭會被重新點燃,證明是滿的。4.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中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在反應III前後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變化的物質。反應類型1。基本反應類型:①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形成壹種物質的反應②分解反應:壹種物質形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2。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的反應(1)劇烈氧化:如燃燒(2)緩慢氧化。②兩者都是熱的。四、物質分類:1、混合物: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如空氣、海水、生鐵等。2.純物質:只含有壹種物質①單質:只含有壹種元素的純物質,如N2、Fe;②化合物: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純物質,如H2O、KMnO4等氧化物:含有兩種元素,其中壹種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自然中的水。水的組成實驗如右圖:兩極產生氣泡,正極產生的氣體可以將木條與火星重燃,火星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燃燒,是氫氣;正負氣體的體積比為1: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 2H2↑+ O2↑ =。據說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第二,組成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離子是1。分子和原子的性質是:①體積和質量小;(2)分子和原子之間有間隙;③分子和質子不斷運動;④同壹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相同”或“不同”),但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於,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離,而原子不能。三、凈水的方法:1。水凈化的常用方法:靜置、吸附、過濾和蒸餾。2.水廠凈水工藝:吸附、過濾和消毒;明礬用於吸附懸浮水中的細小顆粒;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顏色和氣味。蒸餾是凈化效果最好的。第四,硬水和軟水是1。硬水是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較多的水,軟水是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較少或沒有的水。2.區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
6.2016中考:高三化學知識點總結。
進入初中後,我們將面臨壹門全新的學科——化學。在某些方面很特別:1,知識點多,相比初中數學148,初中物理210,初中化學317。
2.知識點比較零碎。與其他學科相比,化學知識點較多,重點知識比重顯著且分散。初學者很難將其歸納成壹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抓住重點。3、學習時間緊,除去復習時間,只有五到六個月的時間學習新知識。
4.學習風格不同。眾所周知,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這是由其知識的特性決定的。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也要調整,以適應化學課堂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