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孩子發燒39.5度。我該怎麽辦?

孩子發燒39.5度。我該怎麽辦?

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發燒的癥狀,有的家長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藥;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快點發燒,所有的食物和東西都來。其實太多或者太少對孩子的健康都是壹種負擔。

什麽原因會導致發燒

兒童發熱的原因很多,壹般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壹,外部因素:

孩子的體溫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穿太多衣服,喝水太少,熱天室內空氣不流通。

二、內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咽喉炎或其他疾病。

第三,其他因素:

如接種疫苗,包括麻疹、霍亂、白喉、咳嗽、破傷風等反應。

發燒只是這種疾病的壹個癥狀,而不是全部。兒科主任宋文舉醫生說,醫生關心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和進展,但通常家長只看到疾病的表象,如發燒、嘔吐、咳嗽等,就心慌了。我不知道醫生治病,第壹件事就是病因的發現和能徹底治愈的方法,而不僅僅是為了退燒。因此,在某些情況下,發燒的癥狀會繼續表現出來,以此來探索真正的內因。因此,他提醒渴望愛兒子的父母,切記不要盲目要求醫生退燒和治療發燒癥狀,而是要遵醫囑,準確找出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

發燒不會“燒腦”

當寶寶發燒的時候,父母之所以會立刻發瘋,無非是存在壹種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發燒會燒腦子。兒科主任丁醫生說,高燒本身並不會使大腦變差,智力變差。以前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學知識還沒有普及,沒有分清高燒背後的原因。

其實只有腦炎、腦膜炎這種大腦本身被病毒破壞的疾病,才會損害智力或感覺功能,而不是發燒把人燒傻燒聾。她進壹步強調,嬰兒體溫控制中樞的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病毒感染可能導致40℃的高燒。只要家長知道如何應對發燒,病因的診斷應該交給專業的醫生,不用太擔心。

據統計,不管是什麽原因引起的發熱,體溫很少超過465438±0℃。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癥的可能性就高,要特別警惕。至於腦細胞所能忍受的高溫極限,可能需要達到465438±0.7℃,這樣細胞的蛋白質就會因為高溫而變質,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種極端高溫很少伴有疾病,臨床上只有對麻醉過敏和惡性發熱才有可能達到這麽高的溫度。

丁主任表示,是否需要退燒長期以來壹直有爭議,因為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主張發燒不是必須的學者認為,發燒是壹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細胞抵抗細菌。分析發燒的模式有助於診斷原因,但盲目退燒會產生誤導。然而,大多數醫生和學者都贊成適度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導致內耗,患者頭痛,倦怠,心跳加快,非常難受。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導致水分蒸發,惡性循環。嬰兒痙攣比例高,沒必要讓發燒造成傷害。

民間的誤區和退燒方法

看以上論點,家長要有正確的態度,把發燒當成壹種警示。小兒神經內科主任趙文沖醫生說,發燒是各種疾病引起的防禦性反應。研究表明,人體負責吞咽細菌,當體溫升高(38℃ ~ 39℃)時,其吞咽能力增強。因此,當孩子的體溫因感冒或其他傳染性疾病而升高時,使用所有可能的方法立即將體溫降低到正常範圍是不明智的。因為可能會降低患病兒童本身的抵抗力。

有些家長會用壹些民間的方法來退燒,比如冷水或者酒精浴,這是不合適的。宋文舉主任指出,寶寶發燒時,滾燙的皮膚突然接觸冷水或酒精,寶寶的反應會很激烈,可能會引起抽搐;而且酒精的味道會讓孩子昏昏欲睡,像喝醉了壹樣。

此外,老壹輩人“冷到”的傳統觀念導致人們普遍誤以為發燒壹定要多穿衣服。趙文沖導演強調,其實恰恰相反。他說,發燒的時候,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如果妳能脫光太多的衣服,通過壹個輕松涼爽的外表,可以消除大量的體熱,體溫很容易下降。

壹個非常危險的發燒信號

趙文沖主任強調,寶寶發熱的病理原因可大可小,嚴重者包括敗血癥、腦炎和腦膜炎、心肌炎癥等。,如不治療會導致殘疾或死亡;輕者只是輕微感冒,忽略就好了。但非專業人士很難判斷其中的區別,有時需要借助檢驗技術才能真正分辨出來。

寶寶發燒,家長不必大驚小怪,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失控。父母應該學會如何用技巧、知識和智慧去面對。孩子發燒時會結合其他表現,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極度不適、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小壹點的寶寶不會說話,甚至會變得焦躁不安,哭鬧不止。此時適度治療,使體溫不至於過高,尤其是有發熱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是合理的。

六種簡單正確的退燒方法

那麽在帶寶寶看病之前,家長可以在家裏提前處理好哪些方法呢?綜合專家建議,作為家長,正確的退燒方式應該是:

1,保持家中空氣流通:

如果家裏有空調,保持室溫在25 ~ 27℃之間。可以把孩子放在有空調的房間裏,或者用電風扇吹來吹去,讓孩子的體溫慢慢下降,這樣孩子會感覺更舒服。但如果四肢冰涼,瑟瑟發抖,就說明需要保暖,所以要蓋好毯子。

2.脫下太多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手腳發熱,全身冒汗,說明熱量需要散熱,可以少穿衣服。

3、溫水浴:

解開寶寶的衣服,用溫水(37℃)毛巾擦遍全身,會使寶寶皮膚血管擴張,釋放體內氣體。此外,水蒸氣從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身體熱量。

4、睡眠冰枕:

有助於散熱,但不建議年齡較小的孩子使用。由於兒童不易轉動身體,冰枕容易造成局部過冷或體溫過低。也可以用退熱貼。退熱貼膠體物質中的水分蒸發時,可以帶走熱量,不會過度冷卻。

5.多喝水:

幫助排汗,防止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作用,可以降低體溫,補充寶寶體內流失的水分。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適度使用退熱水或栓劑。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當然,在上述的退燒方法中,對家長來說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使用退燒藥,而且每個寶寶家裏壹定要常備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以免半夜發燒時束手無策。主任丹特·文怡提醒家長,退燒藥的使用有技巧和原則。退燒藥什麽時候用,怎麽用,平時要有壹個正確的概念,這樣效果才不會差甚至發燒失控。

她說,退燒藥有水劑、含片、栓劑、註射劑等。壹般水劑比較溫和,含撲熱息痛的糖漿最常用,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膚寧滴劑。阿司匹林含片退熱效果好,但某些特定病毒感染,如水痘或流感,可能引起雷氏綜合征,不宜使用。

栓劑用於堵塞肛門並被直腸吸收。效果很快。孩子即使拒絕吃藥,退燒也很方便。不過還是少量服用為好。密集使用容易過度退燒,體溫急劇下降,或反復刺激肛門,導致腹瀉。打退燒藥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會過敏性休克。退燒的方法有很多種,絕對可以降溫。父母不必因小失大,壹時心急。

此外,宋文舉主任還強調,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相互搭配使用,因為用量不好控制,單獨使用比較安全。還有,退燒藥不宜分次服用或加大劑量,以加強退燒效果。壹定要記住“藥也有毒”。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自己的用法,吃多了就有毒。很多家長因為急於愛孩子,給孩子吃了太多退燒藥,結果孩子不但沒有退燒,反而發燒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壹就是升高體溫。

總之,寶寶發高燒了,家長不必越來越緊張。只要按照上面的建議,觀察寶寶的活動情況,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即可。體溫大部分可以降下來,第二天再帶寶寶去看醫生。

  • 上一篇:新康泰克的說明書
  • 下一篇:軍訓,下個禮拜我們要去紫帽山,需要帶什麽東西?幾點起床?鵝,還有那個有軍帽嗎,可以戴上嗎?有什麽活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