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比較詳細,也是我在醫學網站上找的資料,希望對您有壹定的幫助: 常規治療 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癥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抗組織胺藥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堿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腎上腺素、氨茶堿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堿和抗組織胺藥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並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 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堿能性蕁麻疹。 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藥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類固醇激素應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須及時應用。 常規方法治療蕁麻疹的弊端 張正天指出:目前單純的西醫西藥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常采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口服激素 、外用溶液洗劑、乳劑、膏劑、油劑、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激素類藥物,會導致藥物依賴,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壹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激素,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愈合困難等。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註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松、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並發癥。對腎臟也可造成壹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的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壹系列生理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免疫能力。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醫中藥,以期達到安全、徹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最新治療措施 張正天在《中國金方醫學》中強調:努力尋找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病竈常是引起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很難發現病因,這就需要做詳細、系統地檢查,尋找病因。 1、中西醫結合用藥,全面增強機體抵抗過敏因子的免疫能力,從根本上阻斷過敏發生。 2、消除體內血熱血燥,凈化血液,改善皮膚微循環,消除水腫、皮疹、風疹塊等。 3、強效抗氧化,改善血管調節功能,恢復機體自身供血供氧功能,保證各組織器官的細胞呼吸暢通。 4、激活人體自身抗炎功能,積極消除皮膚深層炎癥和血管炎癥,並防止受損部位進壹步遭到外界感染。 5、徹底清除皮膚毒素、血毒、臟毒,激活受損部位細胞的毒素自我代謝和屏障功能。 6、調節皮脂分泌,平衡肌膚自身代謝功能。 7、遵照外病內治、內外兼治、標本同治的基本治療原理。 3.護理措施 (1)首先找到致敏原。對可疑致敏源應盡量避免,如註射部位壹出現紅斑,是否為註射藥物或消毒劑過敏,可行斑貼試驗加以鑒別。 (2)對急癥病人應在家中備好非那根、腎上腺素、氧氣、皮質類固醇激素等,以便於搶救,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準備送往醫院搶救。 (3)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應用緩瀉藥物及肥皂水灌腸。室內禁止放花卉及噴灑殺蟲劑,防止花粉及化學物質再次致敏。另外到正規醫院做壹下過敏源檢測,明確自己會對哪些東西過敏。在做針對性的避免。囑病人戒煙酒。 (4)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後易出現嗜睡、眩暈,甚至輕度幻視等,應向病人交待清楚,並告誡病人服藥期間避免高空作業、駕車外出等。對老年病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采取睡前服藥法,以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4.治療與急救 首先應找出病因,排除發病因素。可用藥物進行治療。急性蕁麻疹時,可肌肉註射非那根或口服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類藥,隨後可用同類藥物如安他樂、賽庚啶等維持。病人有過敏性休克時,除註射0.1%腎上腺素外,應同時靜脈點滴氫化考的松,肌註抗組織胺藥。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者,應立即吸氧,必要時到醫院請醫生行氣管切開術。 慢性蕁麻疹以尋找病因為主,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為主。壹種藥物無效時,可同時給予2種—3種藥物,治療應持續至病情穩定後數日再逐漸減量,以達到脫敏的目的。外用藥以白色洗劑、酚類止癢劑為主。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是壹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治療蕁麻疹的訣竅: 吃過蕁麻疹的苦的人,壹定能體會那種皮膚越抓越癢,而且只要抓過的地方就會浮出壹道道的浮腫,當然,妳可以塗抹止癢藥膏來獲得暫時的緩解,但卻會反覆的發作。 壹般都是從四肢開始慢慢蔓延到身體,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就算妳不做任何處理它也會自然消失,很多人常常是睡壹覺起來後發現前壹天皮膚腫塊完全不著痕跡,但它也會斷斷續續的發作,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 「蕁麻疹」簡單的說就是壹種皮膚過敏,屬於壹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他的原因很復雜,有可能是接觸性的化學物質、空氣中的塵蹣、蚊蟲叮咬、食物、藥物氣溫、情緒、壓力、疲勞、甚至是荷爾蒙都有關聯,每個人的情況會有些不同,不壹定都屬於過敏體質,不壹定每個人都對海鮮或是蛋、奶過敏,也不壹定都會有抗生素類藥物的過敏反應,這完全是因人而異的。驗,是可以幫您找出過敏原,但過程相當繁復,並且大多數的人即使做減敏試驗後仍然找不到答案,所以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從生活的經驗中壹點壹滴的去慢慢觀察,找出發病的時機與頻率,與生活中的某個細節相近,並且避免去接觸它,從經驗法則中去去除過敏原。 壹、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是最簡便的治療法 當蕁麻疹壹出現時立即就皮膚科,醫生通常都會給予含有類固醇類的藥膏來局部止癢,並且配合抗組織胺類的口服藥物,予以控制過敏反應。 用藥的技巧: 在服藥時妳必須特別註意,要完全依照醫生的處方與劑量,不可以因為今天不癢就不吃,明天癢了又拿起來繼續吃,這樣不但無法根治還會拖成慢性的蕁麻疹。持續連續服藥壹段時間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予以慢慢調降劑量(可能從天天吃變成隔天吃),直到完全好了才可停藥,在急性期用藥最少需進行1個月。在服藥期間千萬不可自行停藥或是調降藥劑,以免前功盡棄。如果中間自行停藥,使得過敏反應再發,這樣的服藥方式又得要重新開始了。 p.s.某些抗組織胺的藥物會有嗜睡的副作用,若是不利於白天工作時間,可與醫師溝通換成較不易引起嗜睡反應的。 如果在急性期沒有立刻根治,會變成慢性蕁麻疹,也就是在壹個月內斷斷續續的發作,並且持續超過半年以上者。有些人甚至持續好幾年以上,慢性並非不能根治,只是需要有耐心,依照上面的服藥方式,需要服用較久的時間。 二、外抹中藥加外洗中藥是最根本的壹種治療方式 首先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藥水(熬時壹包中藥別忘記放入壹斤香菜)全身擦洗,擦洗過後,有病的地方,就會顯現出來,然後在用藥物擦洗就可以。外洗的壹天三次為好,外抹的皮炎康,抹3-4次為好。 1、治療徹底,純中藥治療,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治愈後不在復發。 2、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壹般要患者堅持使用1-2個月時間。 當皮膚出現蕁麻疹的癥狀時哪些方法可以讓妳獲得暫時的緩解 冷敷: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也可以減低癢覺,但這也只是針對止癢而已。 止癢的藥膏: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成分的止癢軟膏。 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不要去抓:壹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妳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妳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壹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裏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註意幾個原則: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蘿蔔、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是壹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80%的蕁麻疹為急慢性蕁麻疹。其余20%主要為膽堿能性蕁麻疹(遇熱型),寒冷性蕁麻疹(遇冷型),丘疹性蕁麻疹(蟲咬感染型),人工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癥型)。 壹.急慢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是壹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的局限性水腫反應。在蕁麻疹中,整個皮膚炎癥系統被激活。因此,在急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中,除了已明確的組胺外,其他遞質也起到協同作用。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應積極治療。 慢性蕁麻疹是不斷發生風團皮損,持續多個月或數年之久,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可因人而異,有很大差異。主要的癥狀是皮膚劇癢,出現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風團。風團可為圓形、橢圓、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風團大時,可呈蒼白,表面毛孔顯著,似桔皮樣。風團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甚至窒息 ,慢性蕁麻疹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數十年不等。 慢性蕁麻疹也出現以下壹些特殊的癥狀: (1)蛋白性蕁麻疹(食物型):食用魚、蝦、蟹、雞蛋、牛奶,牛肉,羊肉,豬肉等各類含蛋白質的食物,出現皮膚充血發紅、風團,伴頭痛、乏力。 (2)壓迫性蕁麻疹(壓力型):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3)血管炎性蕁麻疹(風團型):特點是皮疹為風團,持續時間長,炎性介質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因此出現血管炎癥變化.主要是過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可伴有不規則發熱,繼而皮膚出現風團皮疹,消退後可能遺留色素斑或脫屑,自覺癢感。可伴有四肢關節疼痛及腫脹、淋巴結腫大、腹部不適,晚期可出現腎臟損害。血管炎性蕁麻疹常也是皮肌炎、變應性血管炎的早期癥狀,故應及早及早脫敏治療,防止癥狀復雜化。 (4)色素性蕁麻疹(色素型):有圓形或橢圓形色素斑或色素性結節,搔抓摩擦後變紅發脹,留有色素斑的慢性蕁麻疹. (5)水腫性蕁麻疹(水腫型): 水腫型巨大蕁麻疹,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組織過敏導致血管擴張,形成局部性水腫,具有反復性特點,突然在臉部,四肢和全身出現皮膚水腫,腫脹,浮腫。少數病人可因發生在咽部和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死亡。 (6)日光性蕁麻疹(日光型):主要表現為皮膚暴露於日光數秒至數分鐘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及風團、血管性水腫。以女性多發。 (7)藥物性蕁麻疹(藥物型):是由於服用各種中藥和西藥引起。皮損以風團尤其是多環形風團最常見,還可有中毒性紅斑、結節性紅斑樣表現。患者還有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病等血清病或血清病樣反應,可有心腎損害,屬過敏性蕁麻疹復合反應。 蕁麻疹的中醫治療 [編輯本段]1.蕁麻疹中藥方-血熱癥 蕁麻疹癥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藥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幹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壹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藥。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藥,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藥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幹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藥。 [編輯本段]2.蕁麻疹中藥方-氣虛血熱 蕁麻疹癥狀皮膚瘙癢起疹,時隱時發,小如麻點,大如豆粒,為扁平硬節,高出皮膚,壹旦搔破,則連結成片,舌暗苔白,脈弦。 蕁麻疹治法益氣滋陰,祛風瀉火 蕁麻疹方藥生黃芪15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炒枳殼15克,白蘚皮10克,地膚子10克,防風10克,連翹10克,桑葉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荊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以五劑為壹個療程。初愈後復發,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蕁麻疹按語以黃芪益氣固表,表固則邪不易入。《本草正義》:“故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當歸、生地、白芍、玉竹滋陰養血,使營陰內守;防風、桑葉、牛蒡子、荊芥疏散風邪,透熱於外;以白蘚皮、地膚子清熱除濕;配枳殼理氣除濕止癢;更以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編輯本段]3.蕁麻疹中藥方-濕困脾土 蕁麻疹癥狀發疹時四肢不溫,脘悶納呆,神倦身困重,口膩,腹脹便溏泄,舌淡苔白膩,脈沈滑。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藥多皮飲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幹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壹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幹姜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3專病專方治療 王聯慶應用荊防四物湯(荊芥、防風、當歸、川芎、牡丹皮、梔子、浮萍各lOg,生地黃、赤芍、地膚子、白鮮皮、何首烏、胡麻仁各15g)治療風熱型蕁麻疹60例,總有效率98.3%。 朱莊莊L12J等用活血祛風湯(桃仁、紅花、黨參、白鮮皮各lOg,生地黃20g,川芎、赤芍、當歸、土茯苓各15g,地龍、生甘草各9g)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痊愈率80.O%,總有效率98.7%。 劉和平應用扶正祛風湯(黃芪15~30g,防風lO~15g,白術10~12g,熟地黃15g,當歸12g,荊芥lOg,蟬蛻6~lOg,桂枝lOg,黃芩12g,白芍、川芎、甘草各lOg)治療蕁麻疹265例,其中風寒型78例,有效率96.1%;風熱型8l例,有效率96.2%;血虛型106例,有效率91.5%,總有效率94.6%。 李元文等用加味過敏煎(柴胡、白術、防風、烏梅、苦參、絲瓜絡、五味子、當歸、赤芍各lOg,茯苓20g,白鮮皮30g,甘草5g)治療人工性蕁麻疹32例,總有效率93.75%。 魏武傑應用自擬養血祛風湯(當歸、麥門冬、自鮮皮各15g,川芎6g,赤芍、生地黃、荊芥、防風、玄參、夜交藤各lOg,土茯苓20g)治療慢性蕁麻疹93例,總有效率92.7%。 蔣衛健應用自擬加昧過敏湯(苦參、土茯苓、刺蒺藜、紫草、徐長卿各15g,防風、蟬蛻各lOg)治療慢性蕁麻疹15l例,總有效率91.39%。 4中醫外治法 佘俊卿用中藥熏蒸法治療慢性蕁麻疹86例,治愈43例,顯效35例,有效8例, 方藥為:苦參、白鮮皮、當歸、牡丹皮、地膚子、蟬蛻、防風、蛇床子、烏梢蛇、土茯苓、紫草、丹參、紅花各30g。 朱越洋等用消疹散敷貼穴位治療急性蕁麻疹52例,總有效率100%。 具體方法如下: ①藥物組成:蟬蛻、細辛、防風等量,研成細末,加入適量冰片。 ②用法:取消疹散O.2~O.4g置於麝香虎骨膏中,外貼曲池、大椎、懸鐘、梁丘穴。風寒型加列缺;風熱型加外關(除大椎外均為雙側);腹痛、腹瀉加神闕。每日1次,外治期間停用其他任何藥物。 胡文釗等用藥物熱浴法治療慢性蕁麻疹95例,總有效率91.2%。 方藥為:防風、艾葉、荊芥、白鮮皮、生地黃、蛇床子各20g,苦參30g。 5針灸治療 體穴治療。 王光鼎L20j采用溫針加灸治療急性蕁麻疹。取穴:合谷、曲池(溫針)、足三裏(溫針)、太沖、血海、風市、風池、百會、大椎、中脘(灸)、神闕(灸)。治療114例,總有效率96.49%。 李占東用穴位註射治療頑固性蕁麻疹。取穴:曲池、血海、三陰交。藥物:5%當歸註射液,每穴註入2ml,***治療32例,總有效率96.9%。耳穴治療。彭世橋L22J選取肺、脾、神門、內分泌、腎上腺等耳穴,用牽牛子埋壓,治療慢性蕁麻疹50例,痊愈34例,好轉14例,無效2例。 趙永洲等取神門、心、肺、抗過敏區、皮脂腺、脾、胃、耳尖等耳穴,並根據病情配合相應耳穴區貼壓治本病。***治療12l例,痊愈35例,顯效41例,有效34例,無效11例。 6中西醫結合治療 路鷗等以益氣養血,活血祛風法為主,輔以西藥治療慢性蕁麻疹50例,總有效率98%。 治療方法: ①中藥:加味歸芪荊防湯(當歸、生黃芪各15g,赤芍、白芍各lOg,熟地黃15g,川芎、荊芥、防風、蟬蛻各lOg,刺蒺藜15g,白鮮皮20g)。 ②西藥:特非那丁60mg,每日2次口服。 朱建蘭等采用克敏能lOmg·d-1及中藥“抗敏湯”(蒼耳子、徐長卿、秦艽各lOg,黃芩9g,白鮮皮6g,荊芥12g,蟬蛻6g,苦參9g,當歸12g,生地黃12g)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總有效率100%。 董獻華采用復方丹參液20ml,日1次靜點及西米替丁 0.2g日3次口服,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總有效率 93.34%。 谷欣采用克敏5mg、甲氰咪胍O.4g、維生素C2.Og,日3次口服,必要時口服或靜點激素。 配合中藥:石膏30g,牡丹皮、黃芩各15g,青蒿20g,赤芍 15g,紫草12g,黃連5g,蒲公英、金銀花、大青葉、夏枯草各30g,茵陳蒿24g口服,治療急性蕁麻疹50例,總有效率98%。 7 結語 : 綜上所述,近年對蕁麻疹的治療方法研究較多,取得了壹些可喜的成績,有了新的進展,但不少報告停留於壹般療效分析,但對原因的探討,藥理作用的研究並不多見 慢性蕁麻疹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壹)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幹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藥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幹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藥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方名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屈舒信方。 中藥方劑(四) 辨證陰血不足,風淫濕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氣誘發。 治法養陰益血,以清理血分為主,佐以疏風利濕。 方名加減當歸飲。 組成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烏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龍9克,路路通15克,地膚子12克,烏藥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俞長榮方。 中藥方劑(五) 辨證沐浴當風,邪客經絡,氣血阻痹,而致風疹纏綿。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經。 方名麻黃連翹小豆湯合胡煎方。 組成麻黃3克,連翹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烏9克,苦參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何任方<蕁麻疹>
上一篇:諾門坎戰役日軍傷亡大還是蘇軍傷亡大?下一篇:高溫天消暑防曬裝備需要哪些?妳是怎麽應對高溫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