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及《每日電訊報》6月2日報道,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National AutonomousUniversityofMexico)的研究者們發現,全世界至少有113個國家存在食用昆蟲的現象,而這些“食材”的種類竟然多達1700多種。
在墨西哥,人們在餐館中可以吃到油炸蚱蜢和蠶蛹;哥倫比亞則有食用螞蟻的風俗,人們將這些昆蟲磨成粉末撒在面包上;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蛾子、蜻蜓、甲蟲被烘烤後也成了人們喜愛的美食;而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油炸昆蟲也作為壹種小吃在超級市場上銷售火爆。
研究人員表示,許多昆蟲的體內都含有大量蛋白質,其中壹些的蛋白質含量竟然是肉類及魚類的2倍多,此外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及礦物質等重要元素也在這些昆蟲體中大量存在。人們食用這些昆蟲不僅能夠促進健康,還可以消滅害蟲,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在泰國,當政府無法有效地控制蝗蟲數量時便鼓勵民眾通過食用的方法來消滅它們。
不過,研究人員希望,今後這些“昆蟲小吃”能夠成為超級市場中含有大量脂肪的垃圾食品的健康替代品。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工作人員帕特裏克?杜斯特表示,如果想要把人們的目光吸引到昆蟲食品身上的話,商家們需要使用壹些技巧,讓這些食品的外型難以與昆蟲聯系在壹起。
專門負責烹調新奇食品的英國廚師保羅·庫克就表示,當看到壹整只蝗蟲或蟋蟀的時候,人們應該忽略自己的感受,這些昆蟲其實是很幹凈的,而且營養豐富。
世界各地的食蟲習俗
食蟲習俗在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歷史。但由於文化的差異、宗教的戒律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地區基本不吃昆蟲,有的甚至明令禁止食用昆蟲。總體來說,世界各大洲都有食蟲習俗,但尤以亞洲、非洲、美洲為盛,這些地區可謂是食蟲的“發達”區域,相比之下,歐洲則是食蟲的“發展中”區域。在亞洲則以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食用昆蟲最為盛行,其周圍的老撾、緬甸以及印度尼西亞、韓國,包括我國在內也有相當的普遍性。而印度、斯裏蘭卡等國則因宗教、或者本來就不太食用動物等原因,很少食用昆蟲。
泰國自古以來就有食用昆蟲的習慣,佬族人尤其喜歡吃蟲,這種飲食習慣使他們體力充沛,成為重要的農業勞動力。對於泰國的食蟲風俗,曾經有不少研究人員頗感興趣,本世紀30年代初,英國人作過專門調查,並對傣族及佬族人的食物構成作了比較。發現傣族人的食用蛋白質主要依賴魚與豆類,量稍少。而佬族人的基本食物與傣族相擬,但由於經常食用昆蟲,彌補了蛋白質的不足。現在泰國被食用的昆蟲主要有蝗蟲、蟋蟀類、螻蛄、螳螂、蟑螂、蜂類、螞蟻,天蛾、白蟻、蜻蜒和蠅類等。
在中國,昆蟲作為美味佳肴登上餐桌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3000年前,人們已開始烹食昆蟲,據文獻《周禮·天官》記載,當時已將蟻醬作為天子的饋食。除此以外,還有蟬、蜂等昆蟲供貴族階層享受。在其後的文獻中,亦有許多食用昆蟲的記載。事實上,這些古代醫藥書籍中記載的許多昆蟲,時至今日,仍然被人們視為補品而出現在餐桌上。
墨西哥則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食用昆蟲大國。據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的調查,該國食用昆蟲的種類多達303種。其中絕大多數為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所消費。在300多年前的文獻中,就已經詳細記載了墨西哥人吃水生椿象、螞蟻和蝗蟲的習慣,特別是螞蟻,不僅是古代阿斯特克皇宮裏的美味食品,而且也是宗教慶典上進貢上帝的首選佳品,直至今天在城市高中級飯店裏還能品嘗到螞蟻的料理,如油炸螞蟻、油炒螞蟻等,壹般以幼蟲為主,價格在10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