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質量體系的步驟

質量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壹般要經歷四個階段:質量體系的策劃和設計、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的審核和評審,每個階段又可分為幾個具體步驟。

壹、質量體系的策劃和設計

這個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壹認識、組織實施、擬定方案等;確定質量方針,設定質量目標;現狀調查與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置資源。

(壹)教育培訓,統壹認識

建立和完善質量體系的過程是壹個從教育到教育的過程,也是壹個提高和統壹認識的過程。教育和培訓應分層次逐步進行。

第壹層是決策層,包括黨、政、技(技)領導。主要培訓:

1.通過介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發展和本單位的經驗教訓,說明建立和完善質量體系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通過對ISO9000族標準的總體介紹,提高對按照國家(國際)標準建立質量體系的認識。

3.通過對質量體系要素的解釋(重點是“管理職責”等整體要素),明確了決策領導者在質量體系建設中的關鍵地位和主導作用。

第二個層次是管理層,重點是管理、技術和生產部門的負責人,以及與建立質量體系相關的工作人員。

這兩個層次的人員是質量體系建設和完善的骨幹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使他們充分接受ISO9000家庭標準的訓練,可以采用講解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第三個層次是執行層,即與產品質量形成全過程相關的操作人員。該級別人員主要接受與本崗位質量活動相關的內容培訓,包括質量活動中應承擔的任務、完成任務應賦予的權限、質量過錯應承擔的責任等。

(二)組織實施並制定計劃。

雖然質量體系的建設涉及到壹個組織的所有部門和員工,但對大多數單位來說,建立壹個精益工作團隊可能是必要的。根據壹些單位的做法,這個隊伍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壹層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廠長、總經理等)為組長的質量部建設領導小組(或委員會)。)為組長,質量主管為副組長。其主要任務包括:

1.系統建設的總體規劃;

2.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

3.職能部門對質量職能的分解。

第二層次,成立由各職能部門領導(或代表)參加的工作組。這個工作組壹般由質量部和計劃部的領導牽頭,主要任務是按照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組織實施。

第三層次:成立因子工作組。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明確質量體系要素的責任單位。比如設計部門壹般負責“設計控制”,材料采購部門負責“采購”要素。

組織和責任落實後,應分層次制定工作計劃,應註意:

1.目標要明確。要完成什麽任務,要解決什麽重大問題,要達到什麽目的?

2.控制過程。建立質量體系的主要階段應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表,主要負責人和參加人員,以及他們的職責分工和相互配合。

3.抓住重點。重點主要是系統內的薄弱環節和關鍵少數。這個少數可能是壹個或幾個元素,也可能是元素中的壹些活動。

(三)確定質量方針、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體現了壹個組織對質量的追求和對顧客的承諾,是員工質量行為的準則和質量工作的方向。

制定質量方針的要求是:

1.與大政方針相協調;

2.應包括質量目標;

3.結合組織的特點;

4.確保各級人員都能理解並堅持。

(4)現狀調查與分析

現狀調查和分析的目的是合理選擇系統要素,包括:

1.系統分析。即分析組織的質量體系,從而根據質量體系選擇質量體系要素的要求。

2.產品特性分析。也就是說,分析技術強度、用戶、產品安全特性等。以確定元素的采用程度。

3.組織結構分析。組織的管理機構是否滿足質量體系的需要。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建立機構間的隸屬關系和聯系方式。

4 .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能適應質量體系的相關要求。

5.技術、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組成、結構和水平分析。

6.基礎管理工作分析。即標準化、計量、質量責任制、質量教育和質量信息分析。

以上內容可與標準中規定的質量體系要素要求進行對比。

(5)調整組織結構,配置資源。

因為在壹個組織中除了質量管理還有其他種類的管理。組織結構設置由於歷史演變大多沒有按照質量形成的客觀規律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在完成質量體系要素的實施並發展為相應的質量活動後,必須將活動中相應的工作職責和權限分配給各個職能部門。壹方面是客觀存在的質量活動,另壹方面是人為存在的職能部門。壹般來說,壹個質量職能部門可以負責或參與多個質量活動,但不要讓壹個質量活動由多個職能部門負責。

目前,我國企業現有職能部門對質量管理活動的職責和作用普遍不理想,總體上應予以加強。

在活動過程中,必須有相應的硬件、軟件和人員參與,並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調配和充實。

  • 上一篇: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的單招專業有哪些?
  • 下一篇:白求恩大夫是怎麽死的?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