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確定義信用卡營銷的內涵之前,先理解信用卡的含義可以更好理解為何信用卡營銷有其獨特的壹面。
對顧客而言,他們所購買的某壹樣產品,並不是需要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提供的各種利益,或者說是某些問題的解決之道。信用卡不僅僅是壹張卡片,而是包括核心產品、有形產品及附贈產品等三個層次。核心產品就是我們說的信用卡可以先消費後還款,有形產品當然就是指的信用卡的外部設計,而附贈產品則是信用卡的免息期或者特約商戶的壹些較優惠的特別規定。
從信用卡產品的三個層次可看出,其具有不同於壹般商品的特點。信用卡要講究的是資金回籠,自己的循環會使得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保護。 在信用卡的營銷領域中,相關的營銷策略很多,比如價格營銷策略,大量營銷策略,品牌營銷策略等等。在特定的條件下,這些營銷策略都對信用卡的營銷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上面提到這些的營銷策略也會導致出現低價競爭、重復低效和品牌區分度不高等問題。而這些往往都是由於信用卡營銷的自身特殊性所造成的,這在之前的論述中也已經有所涉及。
成功的營銷本身是人和商品的完美結合,這點在信用卡營銷中也不例外,那麽本文就著重從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營銷以及商品需求和需求之間的長尾營銷來論述我國信用卡營銷的策略問題。關系營銷是長尾營銷的前提,而長尾營銷則是對關系營銷的補充和深化。
(壹)信用卡關系營銷策略 關系營銷是企業與顧客、企業與企業間的雙向信息交流,是關系雙方以互利互惠為目標的營銷活動;利用控制反饋的手段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的管理系統。關系營銷把營銷活動看成壹個企業與消費者、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政府機構及其他公眾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
關系營銷的邏輯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有意識的去發展和維持雙方或者多方之間的壹種***同信任和不斷溝通的關系,而非那種時有時無的間歇性交流關系。正是源於這樣壹個簡單的邏輯,關系營銷對營銷學科產生了重要影響,引發了營銷學的重要變革,即從原來的以交易為基礎的營銷轉變為以關系為重心的營銷。20世紀80 年代的交易營銷重點在於個人銷售;90年代之後的關系營銷則把側重點放在單個客戶,試圖建立顧客與公司之間的長期關系。這種轉變的結果是營銷的定義把重點放在了關系上,從之前提到的營銷定義的變遷中不難得出佐證。
而在本文研究的信用卡營銷領域中,由於其自身所具有的多方參與的特殊性,那麽關系營銷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不僅有傳統的銀行和客戶的關系,還增加了特約商戶這壹營銷方,使得關系營銷的內容更加復雜,問題也就更加突出了,值得我們去仔細分析和研究。 我們已經明確了關系營銷的基本含義了,那麽在信用卡關系營銷中,主要由以下三個關系需要去營銷,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首先是發卡行向分支機構並由分支機構向各基層客戶經理的營銷,接著是核心環節,也就是客戶經理向客戶進行營銷,最後是發卡行如何向期望得到的特約商戶進行營銷,當然最後的這個環節往往是壹種雙向選擇過程。
(1)發卡行內部關系營銷
在目前我國信用卡市場中有壹顆“毒瘤”,無效卡、睡眠卡太多。為了搶占市場,各大銀行紛紛給壹線客戶經理加大任務。激烈的市場環境,沈重的任務壓力,缺乏有效的監督,使得信用卡市場中機會主義行為泛濫,無效卡、睡眠卡充斥整個市場。發壹張卡的成本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大量的睡眠卡、無效卡,導致整個銀行卡產業因為機會主義行為浪費了巨大的資源。如何提高客戶質量,降低發卡成本是每個銀行面臨的重大課題。這就牽涉到了壹個指令發出方和指令的接收方之間能否形成壹個良好互動關系的問題。
營銷渠道就是壹系列相互依賴的組織,他們致力於促使壹項產品或服務能夠被使用或消費。我們經常把營銷渠道比喻成壹個鏈條,由制造商,渠道中介和終端客戶組成。我們想像壹根自行車鏈條。如果這根鏈條只是兩個環節加壹個鉚釘,那麽想弄斷這根鏈條就比較困難。但是如果這根鏈條很長,由多個鉚釘聯系在壹起,想弄斷這根鏈條就容易得多。因為每個環節都可能斷開,環節越多,斷開的概率就越大。營銷渠道就好比壹根自行車的鏈條壹樣,每個合約關系就好像鏈條中的鉚釘壹樣把兩個環節聯系在壹起。這樣的環節越多,可能導致的目標偏差越大,營銷效率就越低。
傳統的信用卡營銷渠道鏈條普遍比較長,從總行到壹級分行,再到二級分行,再到支行,到網點,最後壹級是壹線客戶經理。如此長的渠道鏈,導致渠道成員目標偏差可能性就很大,營銷效率可能會降低。
總行希望營銷效率提高,具體而言就是希望信用卡凈增量要大,總的消費交易額要高。這是我們集體的目標,也是渠道鏈條最上段壹級的目標。我們把這種目標定了壹個總量,每年要信用卡凈增量達到壹個數量,總的消費交易額達到壹個數量,接著我們把這個數量分解到壹級分行。這種關系看來還沒什麽問題。讓我們再看看渠道鏈最底層最後壹個環節的目標。假如我是壹個網點的客戶經理,我每年要接到壹個任務,假定為要發100張卡。這就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新增卡100 張。在總行這壹層的目標還是凈增量,還是交易額,到了壹線員工就只有新增量了(新增量減去每年的銷卡量為凈增量)。新增量與凈增量不是同壹個目標,有個偏差在裏面,而交易額這樣壹個對於總行如此重要的目標在壹線客戶經理考核時完全得不到體現。我們至少可以看到總行與壹線客戶經理的目標不壹致。這種目標不壹致,會導致營銷渠道效率的降低。同樣,因為目標不壹致,缺乏有效的監督,會使得機會主義行為出現。
(2)發卡行與客戶關系營銷
按照關系營銷的含義,發卡行和客戶之間就必須積極開展有益的互動和交流,營銷將不再是簡單的辦卡、發卡的行為了。
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營銷應該說是我國信用卡關系營銷當中,做的最為出色的了,本身這也是壹個比較容易產生效果的環節,壹般而言,都是按照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的。
首先,廣泛布局,這主要是指五大國有銀行,網點多,分布廣,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本身這些網點的存在,就使得與客戶之間的溝通非常容易和必須,而其他的股份制銀行,則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價格上的優勢,在經濟發達地區去構建自己的客戶關系網絡,也取得的有益的成果。
其次,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比如說交通銀行的蘇寧電器聯名卡,在滿足顧客透支消費的同時,還可以和聯名商家***同推出壹些特色服務項目,通常都會以積分的形式兌換成顧客喜好的商品再回贈給客戶,這樣便可以說是增進發卡行和顧客之間的經濟往來,而經濟上往來的頻繁則增進了情感的溝通。
第三,對於優質客戶的培養,雖然用戶基數規模是發卡行獲利的前提,但隨著競爭的加劇,規模已不再是未來獲利的保障。於是。開發更多新客戶的想法逐步被提供客戶更為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的觀念所取代。像交通銀行的沃德財富(OTO),更是采用了客戶經理與客戶之間壹對壹的服務形式,增加了客戶的忠誠度,使得優質客戶與發卡行之間建立了穩定的互信關系。
第四,開展壹定程度的交叉營銷,目前比較常見的形式是銀保合作或者是銀證合作,讓客戶可以切身體會到與發卡行建立良好的關系之後,不僅僅可以解決銀行方面的業務,更是可以為證券和保險領域的投資打下很好的基礎。另外,五大國有行還代理著大量的代收代繳業務,雖然這些業務盈利微薄,但是也從另外壹個方面提高了銀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得客戶願意與這樣的銀行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3)發卡行外部關系營銷
所謂外部關系營銷,就是主要指發卡行和特約商戶之間的營銷問題,加強雙方的信任和了解,使得更多的商戶支持信用卡的使用,同時也可以通過信用卡給商戶帶去利益。然而,在我國,外部營銷又有其特殊性,由於中國銀聯的介入,不同於萬事達和維薩這樣的非盈利組織,使得我國的信用卡外部關系營銷更加復雜。
中國銀聯首席研究員林采宜博士透露,截至2005年7月底,我國受理銀行卡的特約商戶34萬家左右,僅占全部商戶的3%。至2006年這壹比例有所提升,但仍不足 10%。發達國家則普遍高達90%。
當前很多言論都指責說特約商戶(POS) 數量、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嚴重影響了我國銀行卡營銷業務的發展。本文認為,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刷卡消費可以給商戶帶來較之現金交易更大的利潤,相信不用任何輿論,所有商家都會爭相成為優秀的特約商戶。問題的關鍵是成為特約商戶是否可以增加商家的盈利呢?不能,由於銀行和特約商戶之間還夾著銀聯的自然壟斷,形成了銀商之爭、商戶罷刷的根本原因。
《銀行卡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辦理銀行卡收單業務應當按照下列標準向商戶收取結算手續費:賓館、餐飲、娛樂、旅遊等行業不得低於交易額的2%,其它行業不得低於交易額的1%。從特約商戶角度看,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商業服務企業的壹般毛利水平在5%左右,如用銀行卡結算,必然會刷去其營業收入的1%—2%,難免會遭致商戶的抵制和拒絕。而發卡銀行無法對特約商戶的收銀員任何不利於刷卡消費的行為進行約束。如果說發卡行和持卡人組成信用卡的壹級市場(即發行市場)的話,那麽持卡人和特約商戶組成信用卡的二級市場(即消費市場)。只有這三者之間協調有序,信用卡市場才能健康發展。而目前的狀況是發卡行、持卡人、特約商戶和中國銀聯都對於既得利益不願放棄,相互之間無法建立合作關系,更不要談什麽互信互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