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8月4日消息:近日公布的德國7月份Ifo商業景氣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似乎增加了德國疲軟經濟復蘇的希望。這兩個指數的上升讓德國政府備受鼓舞。但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德國央行(Bundesbank)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對德國的經濟復蘇並不抱太大希望。
萊茵資本主義正滑向日本式的泥潭
"德國正面臨壹場經濟危機。這是德國最負盛名的研究機構--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發出的警告。據《第壹財經日報》特約撰稿人程忠良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的預測稱,作為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今年將出現輕微衰退,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令人失望。德國經濟研究所警告說,德國面臨的 "最大危險 "是通貨緊縮,物價水平將繼續下降,導致需求低迷和增長遲緩。
主張政府與企業密切合作的萊茵資本主義正在慢慢瓦解。日本目前的狀況可能最能說明德國萊茵蘭資本主義模式的未來。
過去10年,德國的年均增長率僅為1.3%(比日本1%的年增長率好不了多少),是歐洲最低的國家。壹位德國企業家說:"在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是世界的典範。現在,我們不斷被指出是世界病夫、歐洲病夫"。
德國人在經歷了十年的經濟蕭條之後,開始懷疑這種萎靡不振的狀況是否能夠長期持續下去。經濟衰退為何能長期被忽視?因為經濟衰退往往被曇花壹現的復蘇、全球沖突或誇大的政治承諾所掩蓋,而這些承諾卻未能實現。與此同時,對經濟萎靡的其他解釋也應運而生--技術鴻溝、股市泡沫、其他經濟體衰退的影響。德國頂級經濟智囊團 "五智者理事會 "前主席於爾根-東格斯說:"政府總是試圖在其他地方尋找借口。
經濟衰退使德國的大多數重要機構和行業窒息:20世紀60年代,德國曾是世界第壹大藥品生產國;而現在,發明阿司匹林的德國制藥公司無壹躋身世界前15強。法蘭克福的銀行曾被視為穩定的堡壘,但如今,法蘭克福未來能否保住其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令人懷疑。
2002年,德國的DAX 30股票指數是發達國家中表現最差的,破產企業不斷增加。如果德國長期的經濟衰退只損害了8250萬德國人的福祉,那還罷了。但是,作為歐洲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德國也是歐元的基石,德國的衰退將輻射整個歐洲大陸。
盡管施羅德很受歡迎,但他未能重振德國的繁榮,這不禁讓人懷疑,如果德國不能成為歐洲經濟增長和政策的引擎,歐洲將會變成什麽樣。道格拉斯說,壹些德國人已經在談論德國的衰落,10 年前,我們談論的是英國病;10 年或 20 年後,我們談論的可能是德國病。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德國將面臨工業資本和人才流向海外的尷尬局面。而歐洲的邊緣國家--愛爾蘭、芬蘭、英國、西班牙和中歐--將承擔起歐洲經濟增長引擎的責任,並改變歐盟的外交政策。
雖然德國的稅收居高不下,經濟增長緩慢,用人制度僵化,德國和法國仍將是歐洲不可改變的核心,但日益高漲的反美情緒可能會將外交政策引入歧途。而美國決策者可能會無視這壹切,繼續與他們合作。
德國不惜壹切代價實現經濟復興的漫漫長路
事實上,德國已經吸取了過去20年的教訓,改革者認為,德國要想保持其實力和影響力,就必須有更大的靈活性。
那麽,是什麽阻礙了改革?簡而言之,就是不惜壹切代價追求穩定。從歷史上看,德國壹直在抵制變革;從施羅德到地方壹級的政治家們都在盡力避免沖突和對抗,尤其是與勞工的沖突和對抗。在壹月份的預算危機中,當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工人發出罷工威脅後屈服時,有影響力的保守派政治家支持與勞工妥協。對變革的厭惡也蔓延到了工廠。INA控股公司總裁於爾根說,企業必須與員工協商,才能決定是否引進新機器,因此企業主們渴望放寬限制。
壹些制度性障礙使德國難以控制支出和振興經濟,其中最突出的是自1950年以來從未修改過的保護就業的法律。由於社會民主黨與工會結盟,即使像基督教民主聯盟這樣的政黨也不敢公開反對社會民主黨。這導致企業不願雇傭員工。由於擔心各種失業救濟,壹些公司甚至不敢解雇最差的員工,而是讓最好的員工離開。目前,德國的失業率已超過11%,這是非常危險的。
德國正在陷入 "豐田-索尼 "模式:大企業,低增長。在過去十年中,德國的出口穩步增長,而國內消費卻在萎縮。與此同時,德國的地下經濟也開始發展。非法勞工和地下經濟活動占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從 1995 年的 13.9% 上升到現在的 16%。據統計,2001年德國有363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沒有納稅。
為實現統壹而合並東德所造成的經濟後果開始讓德國付出代價。兩個德國州的統壹可能會耗資7000億美元,目前仍在吞噬德國每年4%的國內生產總值。兩國貨幣的兌換使東德貨幣的價值高出四倍,東部的建設投資過高,西部的工人為支付東部的費用而被征收重稅,這些都是德國在 1990 年後非工資成本最高的原因,僅次於比利時。德國真正的經濟統壹估計要到2020年,而重建工作遠未完成。
改革的另壹個障礙是,德國人仍然覺得自己很富有,社會福利制度讓大多數人生活無憂,真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德國人不到2%,他們缺乏改革的動力。
德國的衰落將改變歐洲的政治格局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說德國的社會體制正在崩潰,德國的工業部門也沒有全面衰落。壹些德國政治家也意識到了危機的嚴重性。2月2日的大選給施羅德和社會民主黨打了壹支強心針,施羅德隨後宣布將與反對黨合作,加快改革步伐。但壹位東部州政府官員認為,施羅德政府沒有勇氣進行根本性改革。如果聯邦政府表現出改革的意願,各州的改革熱情可能會被喚醒。東部地區尤其可能成為改革的試驗場,壹些州已經開始裁減公務員,雇用非工會雇員來挑戰工會。企業家們要求進行更多的改革,例如削減個人和企業所得稅。
戰後德國創造的經濟奇跡曾壹度使人們忽視了這些問題,德國曾壹度堅持在外匯方面實行《穩定與增長公約》,並要求加入歐元區的國家實行嚴格的財政政策。但現在,德國自身的預算赤字所帶來的不穩定性將使歐洲經濟協調陷入混亂。
如果德國不能實現強勁增長,歐洲可能會出現兩種速度。歐洲中央銀行也不太可能繼續降低利率來刺激德國經濟復蘇,因為愛爾蘭和芬蘭等小國的經濟已經過熱。如果德國不能平衡其預算赤字,歐元的強勢地位也將受到削弱。
歐盟創始人設想的不僅僅是壹個疲軟的德國,如果德國不能復蘇,就無法與中國和其他低成本出口國競爭。在國際問題上,德國如果不采取強硬立場,就有可能失去世界影響力。在反恐戰爭中,德國不是壹個可以依靠的盟友。
對德國來說,最有可能的結果之壹就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壹個富裕、成熟、傾向於內向的國家在世界事務中失去了重要地位。如果德國不能振作起來,找到重振自身的方法,那麽它就可能滑向無足輕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