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有參考價值,就貼在了我在知乎的賬號上。
沒想到反響還挺大,評論不斷,私信不斷。比如:
還有很多人問這樣的常識性問題。
對於這些常識性的東西,我們做父母的真的應該很熟悉。
如果記不住,就寫下來放在手機備忘錄上或者貼在墻上,這樣用的時候就不會慌到網上找答案了。
尤其是發燒的孩子常用退燒藥。
作為父母,切記只有兩種退燒藥讓孩子安全食用:
1,布洛芬(國產美林,美國Motrin或Advil)
2.對乙酰氨基酚(泰諾,美國)。
對乙酰氨基酚相對溫和,對兒童刺激性較小。
對乙酰氨基酚可用於兩個月以上的嬰兒,布洛芬可用於六個月以上。
說了這麽多,3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要擅自用藥,最好去看醫生。
正常情況下,超過38度5就要吃退燒藥。
但是,在同樣的體溫下,每個孩子的表現是不壹樣的,孩子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8.5,他可以像沒事壹樣吃喝,可以暫時停止給退燒藥,觀察,因為發燒是身體的壹種保護機制。
但是有些孩子很容易高熱驚厥,壹定要註意。
從經驗上講,最怕的就是孩子晚上發燒,所以如果孩子睡前壹段時間體溫在38.5以上,不如老老實實吃點退燒藥,孩子和大人都會睡個好覺。
我很理解新手媽媽。我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孩子發燒的時候,他壹直拿著體溫計測量,堅守38.5的防線,生怕晚了壹點壹點孩子就有危險。
孩子的體溫和精神狀態是讓他覺得應該給退燒藥的兩個因素。
1,無論哪種退燒藥,劑量都是根據孩子的體重來定的,而不是根據他的年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量,重量,重量)
2.劑量測量應使用退燒藥自帶的量杯,不要超過推薦量。
3.如果孩子服用其他藥物,家長要註意。如果藥物中含有布洛芬,就不能給孩子服用布洛芬退燒,對乙酰氨基酚也是壹樣。
兒童退燒藥壹般是液體,服用前要搖勻。
5、泰諾每4-6小時壹次,24小時內不超過5次。
6、布洛芬(美林)每6-8小時壹次,24小時內不超過四次。
醫生對這些預防措施非常謹慎,家長也是如此。
護士每次給我這兩張紙,都要告訴我註意事項,確保我真的理解妳,可見其重要性。
壹般情況下,如果壹種退燒藥能退燒,就不要兩種交替服用。
但在特殊情況下是有可能的。
比如家裏布洛芬用完了,可以改用對乙酰氨基酚,註意用量。
比如孩子發高燒,吃了布洛芬,壹兩個小時後體溫根本不會降。這個時候可以給他用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六個小時後不能再吃布洛芬了。
我的孩子對布洛芬沒什麽感覺。有時候布洛芬對發燒沒用。相反,對乙酰氨基酚對她更有效。
我問了醫生,醫生說這種情況下,首選對孩子效果好的。
以前在國內工作的時候,身邊都是壹群海淘大軍,淘衣服,淘保健品,甚至藥品,包括退燒藥。
其實退燒藥真的沒必要。這個東西技術難度不太大,食材只有兩種。海淘往往是有風險的,尤其是藥品召回的時候,不能及時通知妳。
上面寫著三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要擅自吃退燒藥,如果發燒了要馬上去看醫生。
寶寶發燒的時候,精神狀態不好,或者已經不燒了,精神狀態還是不好。
高燒,如果體溫反復超過40度,看醫生比較放心。
鮑曉,通常不到兩歲,沒有發燒超過24小時。
2歲以上孩子發燒3天以上。
孩子發燒時,還伴有其他癥狀,如嘔吐、頭痛、耳痛、皮疹、拉肚子、喉嚨痛等。
家長自己的觀察是孩子和平時不壹樣,感覺很認真。有什麽特別的表現嗎(上次我大女兒生病了)
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但家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妳要知道,發燒可能只是單純的病毒或細菌感染,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根據我家寶寶這幾年發燒的戰鬥經驗,當孩子發燒時,治療步驟如下:
1,只是單純發燒,體溫不算太高,孩子能吃能睡,精神很好。先不重視,多喝水,多休息,每小時量壹次他的體溫。
2.如果超過38.5,我會先給她做個物理降溫,比如洗個熱水澡,吃個冰淇淋,擦擦手掌和腳底。精神好的話,等半個小時,看能不能降壹點。如果繼續漲,就給退燒藥。
如果孩子出現智力下降、食欲不振、出疹子等癥狀,怎麽了,或者妳覺得不對勁,趕緊去看醫生,遵醫囑。
-結束-
更多:
因扁桃體炎高燒六天五夜
接下來說說兒童扁桃體炎引起的中耳炎。
對抗生素過敏
妳在美國是怎麽看病的?
寶寶總是往壹個方向看,可能寶寶的斜頸在起作用。
16寶寶哭鬧最常見的原因。
手裏有脹氣的寶寶很難找到屁。
上吐下瀉加發熱,胃腸發涼和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