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銀器往往有很多神奇的用途。比如歐洲的人們在對抗吸血鬼的戰爭中將其作為秘密武器,而中國傳統認為銀器和器皿可以解毒甚至辟邪。
銀之所以與毒有關,是因為古代人常把銀作為驗毒的工具。如果銀餐具杯變黑,證明已經中毒。所以沒上過中學化學課的祖先認為銀和毒有不可調和的作用。
但現在我們知道,所謂的銀毒檢測,並不是因為銀有魔力,而是因為我們古代的投毒技術比較粗糙。壹般用砒霜來投毒,由於提純工藝過於原始,砒霜中往往摻雜硫化物。所以銀和這些雜質硫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所以,銀實際上不能檢驗“毒”,只能檢驗砷中的雜質。如果砷的加工水平更好,純度更高。或者使用其他不含硫化物的“毒藥”,那麽白銀就不會變黑。
但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巧合。雖然銀的這種測毒能力已經被現代化學推翻了。但是銀確實有壹定的殺菌能力。這種殺菌能力來源於銀離子對微生物的毒性,可以破壞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細胞膜中的酶系統。所以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抗生素被發現之前,銀被廣泛應用於抗菌消毒領域。
然而,這樣做的效果不需要解釋。確實有很好的效果。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那麽多人就不會死於傷口感染。
然而,隨著抗生素濫用越來越嚴重,以及美國社會的集體“回歸自然”,銀這種“天然抗生素”又重新回到了商家的視線。從上個世紀最後壹個時期開始,各種白銀產品開始層出不窮。膠體銀(膠體銀)、納米銀、銀離子XX等產品最早出現在美國市場,之後開始出現在中國市場,多是打抗菌、消毒的牌子。
外用的話,因為用量少,被人體吸收的少,所以問題不大。雖然趕不上抗生素的抗菌殺菌能力,但在壹些研究中,含有銀離子的敷料產品也表現出了壹定的效果。所以目前市面上這類產品也不少。
但是口服。雖然銀本身毒性不高,但是大量長期攝入銀導致銀在體內堆積,會導致銀沈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人體“變色”,皮膚呈藍灰色,成為現實版的藍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