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系總結為七個方面,稱為藥物的”七情”。其中首先談到“單行”。
單行就是指用單味藥治病。病情比較單純,選用壹種針對性強的藥物即能獲得療效,如清金散單用壹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現代單用鶴草芽驅除絳蟲,以及許多行之有效的“單方”等。它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便於使用和推廣。但若病情較為復雜,單味藥難以實現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顧的治療要求時,便需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物,藥與藥之間就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進或減低原有藥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和烈性,有的則能產生毒性或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藥物時,就必需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藥物配伍關系的問題。所以前人總結的“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余六個方面都是談配伍關系。現分述如次。
1.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地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地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
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壹種藥物為主,另壹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物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清熱瀉火的黃芩與攻下瀉熱的大黃配合時,大黃能提高黃芩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3.相畏:即壹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壹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和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4.相殺:即壹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壹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姜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壹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是藥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
5.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壹種藥物與另壹藥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6.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幹藥物(見“用藥禁忌”)。
上述六個方面,其變化關系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
(1)有些藥物因產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的;
(2)有些藥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藥時應加以註意;
(3)有些藥物則由於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藥或劇烈藥時必須考慮選用;
(4)另壹些本來單用無害的藥物,卻因相互作用而產生毒性反應或強烈的副作用,則屬於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
基於上述,可知從單味藥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藥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藥物按壹定法度加以組合,並確定壹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藥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藥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
隨著現代制藥工業的迅速發展和人民醫療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中西藥的品種會越來越多,新藥品種也會層出不窮,許多潛在的中西藥配伍禁忌問題將逐漸顯現出來,臨床實踐中存在許多不合理不科學的中西藥合用現象較普遍存在。為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筆者收集了lI缶床常見的中西藥不合理配伍現象、分析其主要原因,然後提出建議,與同仁商討。
1 中西藥聯用產生的主要問題
壹般來講,中西藥聯用,與療效的協同作用、互補和新增作用壹樣,不良反應也是增強、增多和增生等,這是作用與反作用***存的壹般道理,所以,聯用的不良反應可分為中西藥本身固有的、聯用增強後顯現的和新增的三大類。聯用得當,不但可避免許多不良反應而且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療效,配伍不當,則不但不能治病和康復保健,反而產生新的藥源性疾病,引起多種副作用,嚴重的還會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龐愛蘭表示,中藥愈趨普遍,與西藥***服的機會愈高,但市民必須小心,因為有些中藥和西藥不可***同服用。她舉例,最普遍的誤服情況,就是有人同時服用有治療哮喘功效的白果及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水,前者會增加後者呼吸抑制的作用,嚴重者會沒法呼吸,足以致命。她又稱,雖然香港未有統計,但相信***同服用中、西藥的市民為數不少。她列舉壹項內地調查指出,逾五成七主要使用西藥的人士同時會服用中成藥,即使用中成藥為主的人士亦有二成四會服用西藥,壹成三以湯藥為主的人士會使用西藥。
還有華盛頓大學研究員奧哈拉指出,天然草藥其實同樣含有化學物質,假使不熟悉藥性而隨意與西藥混合服用,可能會發生中毒現象,甚至死亡。壹名服用“貧血藥“的病人,5年來,壹直情況穩定,但後來同時服用人參後,病情惡化。醫生也不知道這壹現象的真正原因,經過檢查發現是人參稀釋血液功能,使病情出現變化。除人參外,大蒜和銀杏也同樣有輕度稀釋血液功能,故必須小心服用。能治哮喘的麻黃素,對於心臟病及高血壓病也有潛在危險。而天然減肥藥中壹般都含麻黃,使服用者在不知不覺中患了高血壓。
2新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中西藥聯用引起不良反應壹般有四方面原因:壹是影響藥物的吸收;二是影響藥物代謝,如各種中藥酒劑與巴比妥、苯妥英鈉等同服,可使這些藥物代謝加速,半衰期縮短,療效下降;三是影響藥物排泄,酸性藥物與堿性藥物不能同用,如酸性中藥烏梅、山萸肉、五味子等與堿性西藥氨基酸甙類抗生素同用,可減少吸收,降低療效;四是聯用產生毒性,如大量甘草和洋地黃合用可誘發洋地黃中毒而加重心衰。但筆者在此勿論中西藥本身固有的不良反應,也莫談聯用增效同時增反效,下面僅與同仁商榷聯用後產生的新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藥物的理化反應有的中西藥配伍可產生絡合物妨礙吸收,如含鐵、鎂、鈣、鉛、鉍等金屬離子的中藥與四環素、土黴素等四環素族抗生素合用時,因金屬離子可與此類藥物結合生成難溶性絡合物,影響四環素族抗生素的吸收,導致藥效降低。含上述金屬離子的中成藥有牛黃上清丸、六壹散、益元散、烏貝散、橘紅丸、骨折挫傷散、涼膈散、利膽排石片、蛤蚧定喘丸、木香檳榔丸、止嗽定喘口服液、腦立清丸、清眩丸、活血止痛散、跌打丸、跌打損傷丸、明目上清丸、耳聾左慈丸等。含鈣的中藥有石膏、寒水石等,應註意許多礦物藥與西藥合用均會產生此現象。
含有鞣質較多的中藥與胃蛋白酶合劑、澱粉酶、多酶片和維生素B1等合用時,因後者含有蛋白質,結構中的肽鍵或酰胺鍵與鞣質結合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氫鍵絡合物而改變其性質,不易被胃腸吸收,從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現納呆等癥狀。中成藥有石榴健胃丸、地榆槐角丸、虎杖片、七厘散、五倍子糖漿等;含大量鞣質類成分的中藥包括地榆、兒茶、五倍子、虎杖、拳參、老鸛草、大黃等。
含有大量黃酮類成分的中藥不宜與氫氧化鋁、三矽酸鎂、碳酸鈣等含有鋁、鎂、鈣的藥物同服,這些金屬離子可與黃酮類中藥生成金屬絡合物,改變藥物原有的性質與作用,失去藥物療效。含大量黃酮類成分的中藥主要有黃芩、槐米、芫花、忍冬葉、陳皮、旋覆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