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祖逖簡介

祖逖簡介

祖逖的家族是北方大族,世代官居二千石的高位。祖逖少年時,心胸開闊,瀟灑不羈,輕財重義,慷慨有誌,經常扶貧濟困,深受鄉裏族人的敬重。成年後,祖逖嗜書如命,博覽古今。

太康十年(289年),家住陽平縣的祖逖被縣令提拔為孝廉,又被司隸提拔為秀才,但他沒有應命。後來,祖逖和劉琨壹起做了司州刺史。兩人關系十分融洽,經常討論天下大事,有時深夜睡不著,就在被窩裏坐起來,互相勉勵說:"天下大亂,豪傑並起,妳我在中原應該有所作為啊!" 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亂爆發。祖逖得到諸王的重視,先後任職於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豫章王司馬熾,先後任大掾、輕騎將軍府、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從事中郎。

永興元年(304年),東海王司馬越擁立晉惠帝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祖逖隨軍出征,在黨尹大敗,逃回洛陽。晉惠帝被劫持到長安後,範陽王司馬虓、高密王司馬繚、平昌王馬默等人都想拉攏祖逖,但都被祖逖拒絕了。後來,司馬越任命祖逖為軍師、濟陰太守。但祖逖因母喪,不肯出山。 永嘉五年(311 年),洛陽陷落,祖逖率領數百名親戚和鄉親南下,躲避淮泗之亂。他徒步前行,把自己的車馬讓給老弱病殘,把食物、衣服和藥品分給其他人。在逃難途中,他遇到了許多盜賊和障礙,但祖逖都能從容應對,被同行的人稱為 "行師"。到了司寇(今江蘇徐州)後,祖逖被瑯琊王司馬睿任命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為軍師,屯兵京口(今江蘇鎮江)。

建興元年(313年),晉湣帝即位,任命司馬睿為尚書左丞、陜東節度使,命他率軍前往洛陽勤王。當時,司馬睿正在江南開拓,無意北上。祖逖說:"晉國之亂,不是皇帝無道,百姓造反,而是諸侯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給了夷狄可乘之機。如今北方百姓飽受蹂躪,人人都有奮起反抗的意願。若能號令將士出征,讓祖逖等人領軍,江北豪傑必然會響應風潮,淪陷的百姓也會歡欣鼓舞。如此,或許國恥可以壹雪。"司馬睿雖然不想北伐,但也不便公然反對,於是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只撥給壹千人糧餉和三千匹布帛,讓他自己招兵買馬,打造兵器。 司馬睿的消極態度並沒有動搖祖逖北上的決心。祖逖率領跟隨他南下的百余名族人,從京口渡河北上,在河中央,他用力拍打船槳,發誓要清掃中原。渡江後,他留在淮陰,煉爐冶鐵,鑄造兵器,招募了兩千多名士兵。

當時,兗豫地區有張平、樊婭等豪強,占據譙城,擁兵數千,但只是名義上歸順司馬睿,接受司馬睿授予的官職。張平麾下還有董贊、於武、謝扶等十余支小部隊,每支部隊有數百人。建武元年(317 年),祖逖駐紮在廬州(今安徽亳縣),派參軍尹乂與張範等人聯絡。然而,尹乂卻輕視張平,認為他保不住自己的腦袋。張平怒殺殷乂,守城抵抗北伐軍。祖逖攻城不克,便用計引張平部將謝馥。謝福趁與張平商議軍務之機,殺了張平,率部投降。祖逖進入太丘後,由於糧草不濟,軍中陷入困境。

張平死後,樊雅仍占據喬城。樊雅率兵夜襲祖逖大營,軍中大亂。祖逖沈著指揮,董昭英勇殺敵,終於擊退了樊雅。祖逖率兵追擊,卻遭到張平殘部的阻擊,於是他向彭武塞主陳川和南將軍王罕求援。陳川和王含派部將李頭和桓玄助戰。祖逖讓桓玄去勸降樊雅。桓玄騎馬進入喬城,對樊雅說:"祖逖準備平定劉聰、石勒,需要依靠妳做後盾。昔日是殷乂無禮,並非祖逖之意。如果現在和解,既可建立忠義,又可保全富貴。但如果妳還想頑抗,朝廷就會派出猛將,以妳手下這群破落戶,立足危城,北有強盜窺伺,什麽事也做不成。"樊雅於是出城投降。

祖逖攻下喬城後,終於在豫州站穩了腳跟,為北伐開辟了道路。桓玄隨即率軍返回。不久,石虎圍攻喬城,王含派桓玄前去救援。石虎聽說桓玄來了,便撤兵退走。桓玄遂留守喬城,協助祖逖征討拒降者。太興元年(318 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是為晉元帝。李兌征討樊雅時,戰功赫赫,受到祖逖的器重。他常感嘆:"若能得祖逖為師,雖死無恨。"陳傳大怒,於是殺了李兌,李兌的好友馮奉率領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惱怒,派部將韋恢掠奪豫州各郡,結果被祖逖的軍隊打敗。陳川非常害怕,於是率軍投奔後趙石勒。

太興二年(319年),祖逖攻打彭關(今河南開封),討伐陳傳。石虎率兵五萬救陳川,與祖逖戰於浚儀。祖逖戰敗,退守梁國,不久又退守淮南。石虎攻破豫州,把陳川帶回襄國,留大將陶豹鎮守彭陂。

太興三年(320年),祖逖派韓謙鎮守東臺,陶豹退守西臺。兩軍對峙四十余日後,祖逖設計讓趙軍以為晉軍糧草充足,兵力充足,從而打擊趙軍的士氣。他還在汴水設伏,奪取了石勒運給陶豹的所有糧食,迫使陶豹退守東燕城。祖逖命韓謙取封丘以壓陶豹,自己則進駐雍丘(今河南杞縣)。

陶豹被擊退後,祖逖又多次派兵截擊趙軍,使石勒在河南的勢力迅速萎縮。河南有趙奴、上官汜、李諸葛、郭默等集團,各據壹方,經常交戰。祖逖派使者前去調和,示以禍福,說明道理,使趙固等服從祖逖的統壹指揮,成功收復了黃河以南中原地區的大部分土地。當時,黃河沿岸還有壹些塢堡的主人,懾於趙軍的強大,被迫歸順石勒,把兒女送到相國做人質。祖逖了解他們的處境,有時派小股部隊化裝抄襲這些塢堡,以示不臣服晉朝,打消石勒的疑心。塢堡感激涕零,經常幫助北伐軍刺探消息。祖逖因此得以在戰場上占據主動,多次擊敗趙軍。

祖逖為人和善,體恤百姓,即使是那些關系疏遠、地位低下的人也不例外。將士們稍有功勞,他就會給予獎賞。他生活儉樸,不畜資產,勸督農桑,帶頭發展生產,死後接骨安葬,深得民心。劉琨上書親戚,極力稱贊祖逖的德行,晉元帝下詔提拔他為鎮西將軍。石勒見祖逖勢力強大,不敢南侵,便命人在成臯縣修葺母親的墳墓,並上書請求互市。祖逖雖然沒有回信,但允許雙方互市,獲利十倍,兵馬也越來越強。後來,祖逖的部將童儉反叛,回到後趙,石勒殺了他,並向祖逖示好。祖逖也與石勒講和,禁止邊將侵犯後趙,邊境暫時太平。 大興四年(321 年),晉元帝任命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兗、豫、雍、冀等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出使合肥。祖逖認為戴淵雖有才能,但沒有遠見,收復河南雖費盡心血,卻得不到朝廷的信任。不久,祖逖又聽到王敦稱霸的消息,朝廷內部矛盾日益尖銳,他擔心內亂爆發,北伐難以完成,悲痛欲絕,壹病不起。

盡管病魔纏身,祖逖仍努力進取,他帶病開始重建位於黃河西側的胡陵城。胡陵城北臨黃河,西接成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他擔心城南沒有堅固的壁壘,容易被敵人攻破,特意派兒子祖逖率人修築壁壘。但壁壘還沒築成,祖逖就在雍丘去世了,終年56歲。

祖逖死後,豫州百姓如喪考妣,喬梁百姓為他建了祠堂。晉元帝追贈祖逖為車騎將軍,任命他的弟弟祖曜統領軍隊。後趙攻入河南,祖曜無力抵擋,退守壽春。祖逖收復了河南的大片土地,河南最終被後趙征服。

  • 上一篇:珠海公司商標註冊
  • 下一篇:如何長期飼養紅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