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壹杯拿鐵讓妳越來越窮。
什麽是拿鐵效應?
拿鐵效應是指人們的日常生活就像買壹杯咖啡壹樣,是可有可無的習慣性支出。比如每天午飯後壹杯拿鐵、跨行取款7元手續費、租DVD逾期壹天20元、在商場看到促銷後買的兩條牛仔褲、網上找到的三種眼影、交過錢但沒真正用過的健身卡...這些浪費的錢可能會讓他們變得富有。
有人做過這樣的計算:以星巴克為基準,壹杯30元的拿鐵,壹周三杯90元的拿鐵,壹年就是4320元,10年就是43000多元,足夠去很多地方旅遊。
中國的壹項在線調查甚至指出,42%的網民表示他們有“拿鐵效應”,其中女性的比例高於男性,他們主要花在飲料和雜誌上。難怪大衛曾壹針見血地指出:“錢的問題通常不在於收入太少,而在於花費太多!”
拿鐵效應是如何侵蝕我們的財富的?
拉爾斯說,“如果妳真的有錢,在高端商品上揮霍壹下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妳只是壹個想致富的普通人,那麽這樣的消費並不能讓妳變得富有,永遠不會。”估計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朋友A和B分別賺3000元和5000元,但是他們每個月的余額都差不多,而且賺的多,花的也多。最起碼賺的少的存款比賺的多的多。這反映了“拿鐵效應”對人的影響。
收入少的會因為收入比較低而刻意控制自己的支出成本。掙得多的人會在消費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物欲。沒有自覺的控制,他們很容易成為“月光族”。
拿鐵效應是如何侵蝕我們的財富的?
收入低的人也會受到“拿鐵效應”的影響。壹般會有提前支出。除了花光每個月的收入,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物欲,開始在壹些借貸app上提前消費,開始了“借-還”的惡性循環。
生活中還有壹種現象——囤積欲。當我們看到促銷活動時,很容易因為產品價格比平時低,或者因為買壹送壹的活動,而買壹些我們可能不需要的東西。
如何避免讓拿鐵效應讓自己越來越窮?
1.第壹步:記賬
堅持記賬可以讓我們在日常開支中總結規律,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第二步:強制儲蓄
把儲蓄習慣從收入-支出=儲蓄變成支出=收入-儲蓄。給自己壹個相對較低的支出預算,只要堅持下去,幾年後就是壹大筆錢。這是改變月光族最好的方法。
3.第三步:識別消費陷阱,過低物欲生活。
不管怎樣,學會適量購買。有些東西可能看起來很便宜,但是國貨太多會產生很多沒用的過期商品,反而是浪費錢。
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