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蘑菇出來後需要註意什麽?在出菇期,水分供應取決於蘑菇的顏色和幹濕狀況。供水要在蘑菇幹的時候做,沒幹就不行。采摘前2小時不應供水。要加強通風,出堅硬、優質、高產的蘑菇。壹般來說,蘑菇的瓶蓋4厘米就可以采收,小蘑菇2厘米就可以采收。
二、如何管理香菇是壹種常見的食用菌蔬菜,營養價值很高。其口感細膩豐富,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需求。因此,蘑菇栽培自然成為菌類作物栽培的“熱點”。香菇的栽培技術,從菌種選育到後期管理,都非常重要,具體如下:
1,溫差控制壹年中的蘑菇生產時間多在秋季,秋季氣溫逐漸轉涼,尤其是秋分過後,晝夜溫差變大。因此,出菇後要註意晝夜溫差,白天要覆蓋塑料薄膜,保證膜內溫度高於膜外溫度。然後晚上打開塑料薄膜降溫,有利於蘑菇芽的形成。
2、含水量當菇蓋長約3厘米時,可以噴少量水。高溫時壹天噴4次以上,陰天1次,低溫時不噴或不噴。香菇的水分和其他蔬菜不壹樣。它不能免費灌溉。必須噴水。
3.通風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控制通風頻率。比如蘑菇房的溫度是22℃?長時間的話,每天至少要保證通風三次。通風的目的不僅是保持空氣流通,還可以適度降低溫度,防止蘑菇受熱損壞。但如果菇房溫度低於16℃,通風頻率應減少到壹天壹次,甚至隔天壹次。
4、雜菌控蘑菇本身就是壹種真菌。如果管理不好,會被其他真菌、細菌等雜菌感染。蘑菇出現各種病蟲害,爛菇、軟菇,嚴重影響產量。降低蘑菇的質量。因此,蘑菇出現後,應在蘑菇房內適當噴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化學藥劑,防止蘑菇生長。
三、蘑菇怎麽種?要大力種植蘑菇,首先要建壹個菇房,然後堆積營養物質,再對菇房和營養物質進行消毒,最後接種。接種時營養物的溫度在25度左右,厚度約為15 cm。接種采用穴播方式,株間距10 cm。
接種後用細沃土覆蓋,保持養分濕度,增加菇房透氣性,等待蘑菇生長。結果後,加強水和溫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