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5篇
安全教育是壹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們要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壹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許多尖利的東西,並知道它們的危險性。
2、了解壹些避免尖利物品傷害身體的方法,能正確使用它們。
3、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各類尖利的物品(筆、剪刀、樹枝、牙簽、筷子、針等)。
2、動物圖片若幹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師出示帶有尖頭的筆,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為什麽這樣的筆會使小猴哭呢?(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這樣的筆有個尖頭,戳在我們的身上很疼,有時候還會戳破我們的皮膚,流出血呢!如果傷害到眼睛就更嚴重了。
3、討論:妳們還見過哪些尖尖的東西呢?
教師邊出示邊介紹尖尖的物品,如:樹枝、剪刀、各種刀、尖頭筆、筷子等。
4、教師出示動物圖片,講述情境:
情景壹:小兔子用尖尖的比在別人臉上點墨水。
情景二:小猴子在耍弄樹枝。
情景三:小貓壹邊看著窗外壹邊在剪紙。
情景四:小鴨拿著筷子對著別人說話。
5、教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尖尖的危險物品,我們要正確使用它,不要拿著他們玩鬧。當周圍的夥伴這樣做時,要提醒他並遠離他,盡快告訴家長或老師。
6、操作活動:香香的糖葫蘆。(教育幼兒正確使用竹簽)
7、教師小結,收拾用品。
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精選篇2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了解壹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壹、教師分別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請個別幼兒講講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麽?他們做的對嗎?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後大家壹壹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註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後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遊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遊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範正確玩法。
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精選篇3活動目標:
1、幼兒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含義。
2、能在理解歌詞後在原歌詞上進行創編,並樂意創編歌詞。
3、知道身邊有哪些危險,並學會保護自己和提醒朋友註意安全。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打火機、插座、暖水瓶、藥瓶圖片各壹。壹個幼兒被火燒手指、壹個幼兒被電到、壹幼兒被燙到、壹幼兒倒下的圖片。
2、圖的註釋。如:打火機(圖片)X、壹幼兒被火燒手指(圖片)。
3、三只小猴子的圖片,音樂、黑板、紙張和筆。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幼兒練聲,復習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兒跟音樂用唱的方式同老師和小朋友問好!練聲!1234|5|5432|1||
教師指導語:“平時我們都在向老師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們要換個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細聽。”(教師唱,引導幼兒回答。也可以幼兒同幼兒打招呼)
2、教師出示三只猴子,引導幼兒復習歌曲《三只小猴》;
教師指導語:“瞧,今天我們請了三只小猴子來做客,小朋友還記得他們的歌怎麽唱的嗎?請妳們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二)、基本部分:幼兒聽教師範唱,幼兒根據圖飾來學習教師改編的歌詞並跟學和創編。
1、教師範唱改編歌詞後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導幼兒仔細傾聽;
教師指導語:“老師覺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聽,於是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壹首歌曲,妳們仔細聽聽歌曲裏都講了些什麽?”
2、出示圖飾,教師第二次範唱,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片並理解歌詞含義。
教師指導語:“剛才朋友們都說道歌曲中唱了些什麽,那現在看看黑板上老師的圖飾,在聽老師根據圖唱壹次,會唱的朋友可以小聲的跟唱。”
3、幼兒分組或分男女跟老師邊看圖飾邊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險的東西不要碰》,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
教師指導語:“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險的東西不要碰》。那朋友們在想想,生活中除了這些危險,還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護自己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5、幼兒將找到的危險和不小心會發生的事情記錄在紙上,教師此時清唱歌曲;
教師指導語:“老師為妳們準備了壹張紙和壹只筆,請小朋友將妳們找到的危險和會發生的事情記錄在紙上。”
6、教師小結幼兒的記錄,並選擇兩三個有特色的幼兒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唱自己的所畫內容;
教師指導語:“老師選了三個朋友的畫,咱們來聽聽他們是怎樣告訴我們危險的東西不要碰的?”
7、幼兒將自己的記錄唱給身旁的朋友聽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註意安全;
教師指導語:“朋友們都想做安全小衛士,那現在就把妳創編的歌曲唱給身旁的好朋友聽吧,用妳們的歌聲告訴他們這些是危險的東西不要碰。”
(三)、結束部分: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歌曲唱給同齡班的幼兒聽,教師小結此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歌曲唱給同齡班幼兒聽;
教師指導語:“作為安全小衛士的我們因該有的責任就是要學會保護自己和提醒別人學會自我保護,所以呀今天老師要帶妳們到隔壁大班去,希望妳們能將自己創編的歌曲唱給他們聽,讓他們也能知道《危險的東西不要碰》,好嗎?”
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精選篇4幼兒園小班安全活動:《危險的小圓珠》教案設計
活動目標: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幣等小物品,賽道耳朵、鼻子、嘴巴裏會有危險。
2、自己或者同伴有異物塞進口、鼻子、等處時,知道及時告訴大人。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危險的小圓珠》
2、幼兒安全教育用書第40-43頁
活動過程:
壹、 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遊戲《指五官》。
教師說: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請幼兒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 教師帶領幼兒分別閉上眼睛走壹走,捂著耳朵聽老師唱歌,輕輕捏住鼻孔、閉著嘴巴呼吸,具體感知壹下五官的作用。
二、 講述故事《危險的小圓珠》,引導幼兒感知異物入鼻的危險。
(1)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危險的小圓珠》。
提問:明明睡覺的時候偷偷地玩什麽?他把小圓珠放到哪裏了?這樣做對嗎?為什麽?
(2) 小結:把小圓珠放在鼻子裏,會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圓珠如果進入鼻子深處,會很危險。
三、 引導幼兒說壹說:怎樣才能讓五官避免傷害。
(1) 哪些東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裏,為什麽?
(2) 進餐和吃水果的時候要註意什麽?
(3) 入園時不能帶什麽?午休時不能玩什麽?
(4) 閱讀幼兒用書第42-43頁:簡單了解有異物進入口、鼻、耳怎麽辦?
(5) 小結:筆帽、扣子、棋子、發卡、圖釘、硬幣等壹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裏塞;進餐吃水果的時候不能大聲說笑,不然小飯粒就容易進入氣管;早上入園不帶小物品;午休時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鏈,不玩被角、線頭、棉花等,有異物進入口、鼻等處時要及時告訴老師;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處時,要及時告訴老師。
小班關於危險物品的安全教案精選篇5活動目標: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後果,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知道發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妳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麽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裏。)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麽事?妳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麽?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後來怎麽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裏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裏?醫生是怎麽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裏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裏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壹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裏。想想看,還有什麽東西像小珠子壹樣小?什麽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裏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裏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裏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裏,如果不小心掉進去,壹定要馬上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