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ū yán tòng
2 英文參考benoral
benorylate
3 撲炎痛藥典標準 3.1 品名 3.1.1 中文名撲炎痛
3.1.2 漢語拼音Beinuozhi
3.1.3 英文名
Benorilate
3.2 結構式 3.3 分子式與分子量C17H15NO5? 313.31
3.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本品為4乙酰胺苯基乙酰水楊酸酯。按幹燥品計算,含C17H15NO5應為99.0%~102.0%。
3.5 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
本品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3.5.1 熔點本品的熔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C)為177~181℃。
3.5.2 吸收系數取本品,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溶解並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7.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測定,在240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吸收系數()為730~760。
3.6 鑒別(1)取本品約0.2g,加氫氧化鈉試液5ml,煮沸,放冷,濾過,濾液加鹽酸適量至顯微酸性,加三氯化鐵試液2滴,即顯紫堇色。
(2)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42圖)壹致。
(3)取本品約0.1g,加稀鹽酸5ml,煮沸,放冷,濾過,濾液顯芳香第壹胺類的鑒別反應(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Ⅲ)。
3.7 檢查 3.7.1 氯化物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熱煮沸後,放冷,加水至100ml,搖勻,濾過,取濾液2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A),與標準氯化鈉溶液5ml制成的對照液的比較,不得更濃(0.01%)。
3.7.2 硫酸鹽取氯化物項下剩余的濾液2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B),與標準硫酸鉀溶液1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
3.7.3 對氨基酚取本品1.0g,加甲醇溶液(1→2)20ml,攪勻,加堿性亞硝基鐵氰化鈉試液1ml,搖勻,放置30分鐘,不得顯藍綠色。
3.7.4 遊離水楊酸取本品0.1g,加乙醇5ml,加熱溶解後,加水適量,搖勻,濾入50ml比色管中,加水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鐵銨溶液(取1mol/L鹽酸溶液1ml,加硫酸鐵銨指示液2ml,再加水適量使成100ml) 1ml,搖勻,30秒鐘內如顯色,與對照液(精密稱取水楊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後,加冰醋酸1ml,搖勻,再加水適量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加乙醇5ml與水44ml,再加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鐵銨溶液1ml,搖勻)比較,不得更深(0.1%)。
3.7.5 有關物質取本品,加甲醇溶解並稀釋制成每1ml中含0.4mg的溶液,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臨用新制);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另取對乙酰氨基酚對照品,加甲醇溶解並稀釋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含量測定項下的色譜條件試驗,取對照溶液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和對照溶液各10μl,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2.5倍,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與對照品溶液主成分峰保留時間壹致的色譜峰,其峰面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0.1倍(0.1%);其他單個雜質峰面積均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0.5倍(0.5%);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1.0%)。
3.7.6 幹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幹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3.7.7 熾灼殘渣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1%。
3.7.8 重金屬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3.8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3.8.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水(用磷酸調節pH值至3.5)甲醇(44:56)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40nm。理論板數按撲炎痛峰計算不低於3000,撲炎痛峰與相鄰雜質峰之間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3.8.2 測定法取本品,精密稱定,加甲醇溶解並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4mg的溶液,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撲炎痛對照品,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
3.9 類別解熱、消炎鎮痛藥。
3.10 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3.11 制劑撲炎痛片
3.12 版本《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撲炎痛化藥部頒標準 4.1 別名/通用名貝諾酯
4.2 拼音名Beinuozhi
4.3 英文名BENORILATUM
4.4 標準編號WS1488389
[C17H15NO5313.31]
4.5 來源本品為4羥基乙酰苯胺的乙酰水楊酸酯。按幹燥品計算,含C17H15NO5不得少於98.5 %。
4.6 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
本品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熔點 本品的熔點(附錄13頁)為176~181℃。
4.7 鑒別(1) 取本品約0. 2g,加氫氧化鈉試液5ml;煮沸,放冷,濾過,濾液加鹽酸適量至顯微酸性,加三氯化鐵試液2滴,即顯紫堇色。
(2) 取本品約0. 1g,加稀鹽酸5ml,煮沸,放冷,濾過,濾液顯芳香第壹胺類的鑒別反應(附錄30頁)。
(3) 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20頁)測定,在240±1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8 檢查氯化物 取本品 2g,加水100ml,加熱煮沸後,放冷,加水至100ml,搖勻,濾過,取濾液25ml,依法檢查(附錄35頁),如發生渾濁,與標準氯化鈉溶液5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1%)。
硫酸鹽 取氯化物項下剩余的濾液25ml,依法檢查(附錄35頁),如發生渾濁,與標準硫酸鉀溶液1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52%)。
對氨基酚 取本品 1g,加甲醇溶液(1→2)20ml,攪勻,加堿性亞硝基鐵氰化鈉試液 1ml,搖勻,放置30分鐘,不得顯藍綠色。
遊離水楊酸 取本品0. 1g,加乙醇5ml,加熱溶解後,加水適量,搖勻,濾入50ml比色管中,加水適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鐵銨溶液〔取鹽酸液(1mol/L)1ml加硫酸鐵銨指示液2ml,再加水適量使成100ml〕1ml,搖勻,30秒鐘內如顯色,與對照液(精密稱取水楊酸0. 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後,加冰醋酸1ml,搖勻,再加水適量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加乙醇5ml與水44ml,再加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鐵銨溶液1ml, 搖勻)比較,不得更深(0.1%) 。
幹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幹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附錄40頁)。
熾灼殘渣 取本品 1g,依法檢查(附錄42頁),遺留殘渣不得過0.1%。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附錄38頁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4.9 含量測定取本品約15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適量,微溫使溶解,放冷至室溫,加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必要時濾過),精密量取5ml, 置100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附錄20頁),在240± 1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17H15NO5的吸收系數(E1% 1cm)為745計算,即得。
4.10 作用與用途解熱消炎鎮痛藥。用於發熱、疼痛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4.11 用法與用量口服 壹次0.5~1. 5g 壹日1.5~4. 5g
4.12 貯藏遮光,密閉保存。
4.13 制劑撲炎痛片
5 撲炎痛說明書 5.1 藥品名稱撲炎痛
5.2 英文名稱Benorilate, Win11450
5.3 撲炎痛的別名百樂來;苯樂來;醋胺水楊酯;苦樂來;撲熱息痛乙酰水楊酸酯;貝諾酯;乙酰水楊酸對乙酰胺苯酯;貝諾堿;解熱安;貝諾柳堿;對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楊酸酯;Benrate;Benoral;Benorilatum;Benortan;Benorylate
5.4 分類神經系統藥物 > 解熱鎮痛藥 > 水楊酸類藥
5.5 劑型1.片劑:0.2g,0.5g;
2.顆粒劑:0.5g。
5.6 撲炎痛的藥理作用撲炎痛為白色,無臭,無味穩定結晶性化合物,幾乎不溶於水。為非甾體類抗炎、抗風濕、解熱鎮痛藥,不良反應小,患者易於耐受。是對乙酰氨基酚與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具有解熱,鎮痛及抗炎作用,其作用機制基本與阿司匹林及對乙酰氨基酚相同。療效與阿司匹林相似,不良反應比阿司匹林少。特點是較少引起胃腸道出血,患者易於耐受,作用時間比阿司匹林或對乙酰氨基酚長。國外資料認為,撲炎痛不比其他非甾體抗炎藥更優越,且不良反應可能超過它的好處。
5.7 撲炎痛的藥代動力學口服後在胃腸道不被水解,以原形吸收,很快達有效血藥濃度。生物利用度為83%。吸收後很快代謝為水楊酸和對乙酰氨基酚,分解前半衰期約為1h。作用時間較阿司匹林及對乙酰氨基酚長。主要以水楊酸及對乙酰氨基酚的代謝產物的形式自尿中排出。極少量經糞便排出。
5.8 撲炎痛的適應證適用於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還可用於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手術後輕中度疼痛等。
5.9 撲炎痛的禁忌證1.對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或撲炎痛過敏者。
2.肝、腎功能不全者。
3.孕婦、哺乳者禁用。
5.10 註意事項1.肝腎功能不全及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2.不宜給予12歲以下的兒童。 不滿3個月的嬰兒忌用。
5.11 撲炎痛的不良反應1.可引起嗜睡、頭暈、頭痛、抑郁、出汗、定向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
2.消化系統:反應較輕微,可有惡心、嘔吐、胃燒灼感、消化不良、便秘,也有引起腹瀉的報道。撲炎痛對胃的 *** 作用似乎弱於阿司匹林,但也可能出現大便隱血陽性。長期用藥可影響肝功能,並有引起肝細胞壞死的報道。
3.泌尿系統:長期應用有可能引起鎮痛藥性腎病。
4.皮膚:可引起皮疹。
5.耳:用量過大時,某些患者可發生耳鳴、耳聾,這與血清中高濃度的水楊酸鹽有關。
5.12 撲炎痛的用法用量1.(1)類風濕性、風濕性關節炎:4g,每天早晚飯後各1次;骨關節炎:2g,每天2次。
(2)解熱鎮痛:0.5~1.5g,每天3~4次。
2.兒童:每天25mg/kg,分4次服。
3.老年患者2g,每天2次,或早晨2g,晚上4g,每天不超過6g,療程不超過10天。
5.13 藥物相互作用1.阿侖膦酸鈉用量超過每天10mg時,與撲炎痛合用可使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增加。
2.撲炎痛與口服抗凝藥合用時,可使出血的危險性增加。通常撲炎痛不宜與抗凝藥合用,如果不得不合用,應仔細監測凝血酶原時原時間。
3.水痘疫疫苗與撲炎痛同時使用,發生瑞氏綜合征的危險性增加。接種水痘疫疫苗6周後不要使用撲炎痛。
4.乙醇可加劇撲炎痛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服用期間不宜飲酒。
5.可抑制丙磺舒、磺吡酮的促尿酸排泄作用,大劑量尤為明顯。
6.不宜與其他NSAIDS藥同服,可使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增加,抗炎作用降低。
5.14 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