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貝特是降血脂藥,為無色至黃色的澄清油狀液體,有特臭,味初辛辣後變甜;遇光色漸變深。主要通過激活脂蛋白酯酶,使極低濃度脂蛋白(VLDL)及甘油三酯(TG)分解,能顯著降低血中TG濃度,對膽固醇(TC)濃度降低輕微。主要用於治療高脂蛋白血癥Ⅲ型,也可用於Ⅳ、V型。主要損害胃腸道、肝臟、肌肉及引起過敏反應。
2 氯貝特藥典標準 2.1 品名 2.1.1 中文名氯貝特
2.1.2 漢語拼音Lübeidingzhi
2.1.3 英文名Clofibrate
2.2 結構式2.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12H15ClO3 242.70
2.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本品為2甲基2(4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含C12H15ClO3不得少於98.5%。
2.5 性狀本品為無色至黃色的澄清油狀液體,有特臭,味初辛辣後變甜;遇光色漸變深。
本品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乙醚或石油醚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2.5.1 相對密度本品的相對密度(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A)為1.138~1.144。
2.5.2 折光率本品的折光率(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F)為1.500~1.505。
2.6 鑒別(1)取本品的乙醚溶液(1→10)數滴,加鹽酸羥胺的飽和乙醇溶液與氫氧化鉀的飽和乙醇溶液各2~3滴,置水浴上加熱約2分鐘,冷卻,加稀鹽酸使成酸性,加1%三氯化鐵溶液1~2滴,即顯紫色。
(2)取本品,用無水乙醇溶解並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10mg的溶液(1)與每1ml中約含10μg的溶液(2),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測定,溶液(2)在226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溶液(1)在280nm與288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494圖)壹致。
2.7 檢查 2.7.1 酸度取本品2.0g,加中性乙醇(對酚酞指示液顯中性)10ml溶解後,加酚酞指示液數滴與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0.15ml,應顯粉紅色。
2.7.2 對氯酚取本品10.0g,加氫氧化鈉試液20ml,振搖提取,分取下層液,用水5ml振搖洗滌後,留作揮發性物質檢查用。上述水洗液並入堿性提取液中,用三氯甲烷振搖洗滌2次,每次5ml,棄去三氯甲烷液,加稀鹽酸使成酸性,用三氯甲烷提取2次,每次5ml,合並三氯甲烷提取液,並加三氯甲烷稀釋成1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0.0025%對氯酚的三氯甲烷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氣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E),用2m玻璃色譜柱,以甲基矽橡膠(SE30)為固定液,塗布濃度為5%,在柱溫160℃測定。含對氯酚不得過0.0025%。
2.7.3 揮發性雜質照氣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E),用檢查對氯酚的色譜條件。取對氯酚項下經堿液洗滌後的本品適量,經無水硫酸鈉幹燥,作為供試品;稱取適量,用三氯甲烷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10mg的溶液作為預試溶液,取預試溶液適量,註入氣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或進樣量使儀器適合測定;取供試品溶液註入氣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2倍。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峰,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於總峰面積的千分之五。
2.8 含量測定取本品2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對酚酞指示液顯中性)10ml與酚酞指示液數滴,滴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至顯粉紅色,再精密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5mol/L) 20ml,加熱回流1小時至油珠完全消失,放冷,用新沸過的冷水洗滌冷凝管,洗液並入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數滴,用鹽酸滴定液(0.5mol/L)滴定,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0.5mol/L)相當於121.4mg的C12H15ClO3。
2.9 類別降血脂藥。
2.10 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2.11 制劑氯貝特膠囊
2.12 版本《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氯貝特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氯貝特
3.2 英文名稱Clofibrate
3.3 氯貝特的別名氯貝丁酯;氯苯丁酯;安妥明;對氯苯氧異丁酸乙酯;冠心平;降脂乙酯;祛脂乙酯;心血安;Atromid S;Liprenal;Lipomid;CPIB
3.4 分類循環系統藥物 > 調整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 > 氯貝特類藥
3.5 性狀無色或黃色的澄清油狀液體,有特臭、味辛辣而甜;遇光色變深,幾不溶水。
3.6 劑型0.125g,0.25g,0.5g。膠囊劑:0.25g,0.5g。
2.心脈寧:每片含氯貝特、毛冬青黃酮苷各50mg以及適量肌醇、6 6 維生素B6、維生素C、磷酯、煙酸等,可用於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癥者。
3.7 氯貝特的藥理作用能降低富TG脂蛋白VLDL水平,HDL水平略有升高,而對LDL影響不穩定。降VLDL的作用可能主要由於增強LPL活性,加速VLDL中TG的水解而促進VLDL的代謝;同時也能降低肝臟對LPL活性抑制劑ApoCⅢ的生成,抑制FA的合成和促進FA的氧化,從而降低了肝臟VLDLTG的合成。由於VLDL~TG的下降,TG與HDL的CE交換減少,使HDL膽固醇水平升高。由於VLDL中TG的水解,VLDL轉化成IDL增加,可使LDL水平升高;如肝臟清除IDL的速度相應加強,則LDL水平可保持不變。氯貝特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纖溶酶活性,降低血漿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和血漿黏黏度等作用。
3.8 氯貝特的藥代動力學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在血漿中迅速水解成活性的遊離酸,95%與血漿蛋白結合,2~4h內血藥濃度達高峰,t1/2約17h,60%~90%以葡萄糖醛酸結合形式從尿中排出,僅少量由糞便排出。可進入胎盤,乳汁中也有藥物分泌。
3.9 氯貝特的適應證主要用於以TG增高為主的高脂血癥。由於降低血漿VLDL水平而降低TG濃度,亦能輕度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但此作用不恒定。適用於高脂蛋白血癥ⅢⅢ型、高脂蛋白血癥Ⅱb型、高脂蛋白血癥ⅣⅣ型、高脂蛋白血癥ⅤⅤ型病人。
氯貝特能降低血小板的粘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使過高的纖維蛋白濃度降低至正常,因而減少血栓形成,可單獨應用或與抗凝劑合用於缺血性心臟病人。
3.10 氯貝特的禁忌證肝腎功能不良、膽道疾病、孕婦、婦女授乳期禁用。
3.11 註意事項並有血清轉氨酶、CPK輕度升高及堿性磷酸酶降低,有增加膽石癥、胃腸道腫瘤、胰腺炎發病率的報道,不主張長期應用。
3.12 氯貝特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5%~10%),但多能耐受,不需停藥。胃腸道反應最常見(75%),如惡心、腹脹、腹瀉;皮疹、瘙癢、乏力、禿鬢、貧血、白細胞減少、陽萎、 *** 觸痛、肌痛、體重增加等均偶有發生。
3.13 氯貝特的用法用量1.5~2g/d,分3~4次,飯後服。
3.14 藥物相互作用由於在體內水解生成相應的遊離酸,對血漿蛋白的結合力強,能將香豆素類抗凝血藥、甲磺丁脲、苯妥英鈉、呋塞米等藥物從蛋白結合部位置換下來,增高遊離藥物的血藥濃度,從而增強這些藥物的作用及毒性。合用時上述藥物應適當減量。
4 氯貝特中毒氯貝特(氯貝丁酯、安妥明、祛脂乙酯、降脂乙酯、氯苯丁酯)主要通過激活脂蛋白酯酶,使極低濃度脂蛋白(VLDL)及甘油三酯(TG)分解,能顯著降低血中TG濃度,對膽固醇(TC)濃度降低輕微。主要用於治療高脂蛋白血癥Ⅲ型,也可用於Ⅳ、V型。口服吸收好,半衰期6~25h,經肝代謝後由尿排出。大鼠口服LD50為1.59g/kg。常用量口服每次0.25~0.5g,3/d。主要損害胃腸道、肝臟、肌肉及引起過敏反應。[1]
4.1 臨床表現[1]
1.壹般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均很輕微,常見有上腹部脹滿感、惡心、嘔吐、輕度腹瀉、食欲缺乏等,肝功輕度改變,如ALT、AST升高。偶見乏力、嗜睡、頭暈、肌痛、肌攣縮、肌無力等。
2.腎病患者使用此藥可出現肌肉綜合征(肌痛、周期性肌炎、肌無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肌肉活檢可見肌溶解現象。
3.個別患者可發生過敏反應如過敏性皮疹、蕁麻疹、脫發、多型性紅斑、水腫,出現黃色瘤,個別發生狼瘡樣綜合征等以及陽痿、 *** 壓痛等。
4.2 治療氯貝特中毒的治療要點為[1]:
1.立即停藥;誤服者給予洗胃、催吐、導瀉。
2.補液給予維生素C 2.5g加入5%葡萄糖液300ml中靜滴。
3.保肝治療,可給予肌苷、護肝片、甘利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