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對於護理人員來說,照護病患的手法不僅是門技術、也需要從文獻找到有效的佐證,以哺餵母乳替新生兒止痛就是壹例,臺北榮總護理部發現,在新生兒腳跟采血前2分鐘,先以空針餵食2西西的母乳,可有效降低新生兒恐懼與哭泣的時間,目前已應用在臨床上。
臺北榮總護理部推動實證照護,文獻回顧發現新生兒哺餵母乳再采血,可有效降低疼痛感,應用在臨床上獲得成效。(圖片提供/臺北榮總)嬰兒室裏的新生兒壹出生後,需要接受多次的腳跟紮血、肌肉註射維他命K1及疫苗註射等侵入性措施,許多父母聽到孩子的哭聲感到心疼,又擔心用藥物止痛會產生副作用,北榮護理部副護理長李延慧表示,國外有使用高濃度蔗糖制劑做為止痛用,國內目前沒有這樣的制劑,但她透過文獻回顧,發現母乳內也有類似的成分可促進腦內嗎啡分泌,可以降低減緩新生兒疼痛、出現較少的疼痛生理反應。
因此,北榮調整對新生兒進行侵入性措施的步驟,將餵食母乳設計為必要前置措施,根據文獻使用空針餵食2西西母乳,結果新生兒不但在采血時心跳、呼吸比較平穩,還可以縮短壹半的哭泣時間,甚至采血完後很快又睡著了。
北榮護理部主任陳玉枝表示,所謂「實證照護」是指護理人員在照護病患時,重視病患的需求,運用現有最佳的證據導入臨床業務,以提供合適的照護措施,這項實證照護成果讓父母非常滿意,許多媽媽說:「第壹次聽到母奶能幫寶寶止痛,好訝異!以後每次打預防針前,壹定要先給寶寶餵母奶。」也意外提升了哺乳的意願。
這樣的做法也很適合應用在疫苗註射前,不過李延慧提醒,壹般媽媽多用親餵,孩子吃進去的母乳量比較多,建議要提前1小時親餵,並且間隔半小時之後再讓孩子接種疫苗,以免吃太飽反而可能導致吐奶。
此外,對於罹患慢性肺疾病需長期使用氧氣的早產兒,以往護理人員交替采仰臥、側臥、俯臥或擡高床頭等姿勢,希望提供最好的氧合濃度。
不過北榮護理部進行實證系統性文獻查證,發現早產兒采15至30分鐘俯臥位時的氧合狀態最佳,於是設計了「您是我的VIP-翻身表」,配合早產兒壹天8餐進食,每次餵食完畢後先提供15至30分鐘的俯臥姿,30分鐘後再依選項更換其它姿位,讓早產兒可獲得最有效益的氧合狀態,不只縮短了住院天數,也大大的減輕了照護者返家後照護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