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輕度患者按時吃藥量血壓

輕度患者按時吃藥量血壓

已經達到國際診斷標準的高血壓輕度患者,就要按照醫師規定服藥治療, 目前醫界的***識是認為,藥物治療及早介入,日後還是可望減藥、停藥。 千萬不可因為血壓稍降,就自行停止吃藥或是將藥量減少。

文/洪文嵐

很多人壹旦被醫師確診為高血壓時,雖然符合臨床用藥的條件,但常會不願意吃藥,而認為血壓值只超過壹點點,希望借由自身的努力,便可以把血壓降到高血壓前期的數值。

對此,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生活型態調整的確可讓血壓下降,通常醫師會先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性,如果有抽菸、飲食吃得太鹹、不運動、體重過重等情形,會建議患者戒除這些不良因子。但非藥物治療的降壓效果壹般較緩慢出現,對已經判定為高血壓患者來說,是否須即刻用藥還是得視患者的血壓值進行評估。

目前醫界的***識認為,藥物治療應該及早介入,因為及早用藥將血壓下降至目標值,可以立即減少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而且若日後非藥物治療效果慢慢顯現,還是可望減藥、停藥。壹般國人擔心西藥傷腎的觀念完全不適用於降血壓藥物,事實上降血壓藥物可經由調整血壓,而減少高血壓對腎臟造成的傷害,某些降壓藥甚至具有直接保護腎臟的效果。

Q 血壓值在何種狀況之下,就壹定得開始吃降血壓藥來控制血壓?

若經醫師判斷確實有高血壓,接下來即是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賴誌泓表示,如果平常在家測量的收縮血壓大多超過 135mmHg 或舒張血壓超過 85mmHg ;在醫院量測的收縮血壓超過 140 mmHg 或舒張血壓超過 90mmHg ,即已符合用藥條件。若是血壓超過 160mmHg 與 100mmHg ,甚至就需要用到兩種降壓藥物。

另外,因為高血壓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型態上也與年齡相關。 55 歲以上的患者,若出現收縮壓上升、舒張壓下降的情形,很可能與動脈硬化有關;壹旦年過 60 歲,評斷治療方式的時候,血壓值則應以收縮壓為準,只要收縮壓升高就必須治療,才能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Q 對於壹般高血壓患者,醫師最常開立的降壓藥物有哪些?

臨床上可選用的降血壓藥物不少,第壹線的藥物包括以下幾種: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對於合並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或容易緊張的患者很有效,但藥物可能致使氣管收縮、心跳變慢、心臟衰竭,或血糖升高、血脂肪上升等副作用,如果患者合並糖尿病、心臟衰竭惡化、高血脂、氣喘、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應盡量避免使用。

◎利尿劑:價格雖然便宜,但降血壓效果並不差,由於會使血鉀下降,尿酸上升及血脂肪上升,用藥前必須評估患者是否伴隨其他血脂異常問題。因考量利尿劑的特性,服藥時應選擇上午時段,以免半夜得頻頻上廁所。

◎鈣離子阻斷劑:其降壓效果好,臨床使用很普遍,對中風的保護效果顯著。

◎血管張力素轉換?抑制劑與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

◎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因可放松膀胱出口處的肌肉,讓排尿更順暢,適用於並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

王宗道指出,這些藥物的安全性與耐受性都很高,不但可單獨使用,也可合並使用,高達 9 成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借由這些藥物即可讓血壓獲得良好的控制。

Q 確定需要吃降壓藥的輕度高血壓患者,服藥時,最需要遵守的原則是什麽?

若經醫師整體評估建議用藥時,按時服藥是最重要的原則,以讓血壓維持穩定,不會起起伏伏。根據調查,有高達 4 成的高血壓者不自知,而即使已知自己有高血壓的患者,也只有半數獲得良好的控制,也就是說,只有約 3 成的高血壓患者獲得良好控制。即使近年來,高血壓控制率有上升的趨勢,但仍遠不及 5 成,還有努力的空間。

藥物可有效控制血壓,除了因情緒或運動等因素導致血壓短暫上升,或是有腎臟問題、服用止痛藥、感冒藥致使血壓升高外,服用降血壓藥物後,血壓再度飆升的情況並不常見。

賴誌泓表示,臨床上可選擇的降血壓藥物有很多種,但大致上,每種藥物只能降低收縮壓約 10mmHg 與舒張壓 5mmHg 的幅度。若是屬於第壹期高血壓的患者,基本上只需要服用壹種藥物即可。在臺灣,約 3 成的患者只需要壹種藥物,即可將血壓降至標準值內,但有高達 7 成的患者,則需兩種或更多的藥物才可控制血壓,因此,用藥數量與血壓值有密切的關聯性。

Q 確定得吃降壓藥之前,醫師會幫患者做哪些檢查?

在診斷高血壓和開立藥物時,醫師會視情況進行幾項檢驗,除了參考最重要的血壓監測值之外,還會先驗尿、抽血、做心電圖,必要時還需拍攝胸部 X 光片。

賴誌泓指出,若血壓偏高,尿液中可能出現蛋白尿,就代表患者的腎臟功能已受到傷害。抽血則是確定患者是否並有膽固醇、糖尿病等三高癥候群,若聽診時覺得有異,也可能請患者做心電圖及拍攝 X 光片,以診斷是否有心肌肥厚的現象。

Q 已經服用降血壓藥物的輕度高血壓患者,生活和飲食方面該如何遵守?

若血壓持續升高,第壹要務就是先讓血壓降下來,藥物是效果最顯著的選項,但即使已經服用降血壓藥物的第壹期高血壓患者,也不能輕忽生活調控的重要性。

賴誌泓強調,國際上推出「 SABCDE 」的生活調控準則,其中,體重只要下降 10 公斤,收縮血壓即可降低約 10mmHg ,相當於壹種血壓藥的效果。因此,即使已經在吃藥控制血壓,仍不能小看生活調控對降低血壓及調整用藥的貢獻。

此外,飲食上也要註意,油脂攝取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鹽分的攝取、少酒和戒菸。壹周要運動 5 天,每天運動至少 30 分鐘,可減少心肌梗塞的危險性,運動應以有氧運動為首選,像快走、慢跑等,且要流汗。

很多高血壓患者聽到醫師建議用藥時,會擔心自己壹輩子脫離不了高血壓藥物,其實不然,只要借由生活調控的努力,即使服藥後,日後仍可望停藥。為了做為下次回診時醫師調整用藥的參考,即使已經服藥,還是得每日早晚量測血壓,並將記錄結果與醫師討論。

Q 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最佳時機是何時,清早服用還是睡前吃呢?

以往,病人多在白天服用降血壓藥物,因為白天活動血壓容易上升,但有研究發現,晚上的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高於白天的血壓。換言之,晚上的血壓偏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愈高。

賴誌泓指出,若是白天起床時血壓偏高,代表半夜時血壓即慢慢爬升,因此,對這類高血壓病人而言,晚上服用降血壓藥物,應比白天來得適當。

但降血壓藥物應於何時服用,得視患者本身的狀況而訂。若是工作壓力大,白天上班時可能血壓上升,仍應在白天服用藥物。

Q 已經按時服用降血壓藥之後血壓仍偏高,可以再補服藥嗎?

第壹期高血壓患者,基本上只需服用壹種藥物即可控制血壓,若是服藥後血壓還是太高,建議先休息壹下後再量,如果仍持續偏高,則可回診與醫師討論,找出造成血壓偏高的原因,不宜自行冒然加藥。

影響血壓變化的因素很多,氣候也是原因之壹。王宗道表示,醫師開藥時也會視氣候變化而調整,例如冬天血壓容易升高,可能得增加用藥。血壓也可能受到情緒變化或是運動等外在條件而改變,若因情緒或是運動而使得血壓暫時上升,並不需要太緊張,只要休息壹下,讓自己恢復平靜即可,切勿自行加藥。

像是有些患者出現頭暈狀況時,以為血壓升高,雖然頭暈有可能是高血壓或是貧血引起,但降血壓藥物劑量過高,以致血壓降得太低,也可能導致頭暈。有些患者誤以為血壓控制不好而頭暈,而自行加藥,反而會讓血壓降得更低。

王宗道建議,當患者服藥出現頭暈等不適癥狀時,應先自行測量血壓,將血壓與癥狀的關系厘清,再思考下壹步的處理策略。剛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的第壹期高血壓患者,因得評估對藥物的接受度,以及降血壓的效果,回診的頻率會較高。待用藥穩定之後,即可采取連續處方箋,但患者務必得遵從醫囑,不要自行增減藥物,以免反而讓血壓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Q

6

  • 上一篇:從臺灣入境哪些東西不讓帶
  • 下一篇:用日記形式寫作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