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潛艇如何供應氧氣?

潛艇如何供應氧氣?

問題 1:潛艇如何在水下供應氧氣? 潛艇儲備有壓縮氧氣和大量過氧化鈉,過氧化鈉能將呼出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轉化回氧氣,從而生成碳酸鈉!

問題 2:潛艇如何獲取氧氣、排氣和換氣? 目前潛艇上都裝有制氧裝置,包括電解水制氧、氧氣瓶、液氧罐,僅液氧罐釋放的氧氣,就夠艇上人員呼吸三個月。潛艇上還經常使用壹種 "氧燭",這種 "氧燭 "由特殊的化學材料制成,外形像蠟燭,點燃後會產生大量氧氣。同時,艇上還裝有二氧化碳吸收裝置和空氣凈化裝置,它們不產生氧氣,但能處理艇內空氣中的雜質和有害氣體,保持空氣清新;空調設備能控制艇內的濕度和溫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此外,潛艇上還裝有通風管道。在適當的條件下,潛艇可以從水面上升到幾米到十幾米,通風管升出水面,吸入新鮮空氣,排出艇內渾濁的空氣。

壹般來說,常規動力潛艇每隔24小時就會上升到水下深度進行充電,此時可以通過柴油機進排氣系統為全艇通風。

當潛艇不浮出水面時,可以通過全艇通風系統對所有艙室的空氣進行攪拌,避免個別艙室的氣壓過高

當個別艙室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壹定標準時(用儀器可以測量),可以要求潛艇的指揮官使用再生片,再生片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鉀,它可以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氧氣和水。再生板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鉀,它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和水。

問題 3:潛水艇裏的氧氣是怎麽來的?過氧化鈉只在氣體供應耗盡的緊急情況下使用。通常潛水後都用壓縮空氣儲存在氣瓶中,減壓後供艇員呼吸。潛艇有高壓、中壓和低壓空氣系統。請參見相關軍事科技網站。

問題 4:潛水艇中氧氣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麽 潛水艇中氧氣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麽

使用過氧化鈉時,人呼出的不僅是CO2,還有H2O(g)

、還可以呼出 H2O(g)

2Na2O2+H2O=O2+4NaOH

4NaOH+CO2=Na2CO3+ H2O

Na2CO3+H2O+CO2=2NAHCO3

可以充分消耗人體排出的廢氣

問題 5:潛艇內如何補充氧氣 核潛艇動力充足,可以電解水獲得氧氣

常規潛艇,電力緊張,利用氧氣板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緊急情況下,還有氧氣蠟燭,點燃後可以釋放氧氣

問題6:潛艇在水下如何獲得新鮮空氣? 空氣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員的健康。那麽,在封閉的潛艇內,如何讓人體保持足夠的氧氣,盡量減少空氣汙染呢?以核潛艇為例,為了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專門配備了空氣監測分析系統、空氣再生系統、空氣凈化系統和通風系統,主要裝置如下。

首先,潛艇配備了制造氧氣的裝置。

氧氣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約為21%,如果氧氣含量降到16%,人員呼吸就會困難、缺氧;降到10%時會使人精神恍惚;降到6%時會使人休克甚至死亡。潛艇內氧氣極其有限,不可能長時間維持百余人的需求,壹旦氣源關閉,將立即威脅生命,所以只能按照生存所需的最佳氧氣比例不斷補充。我國潛艇艙內氧氣濃度標準為19%-21%之間。

負責核潛艇制氧的主要裝置是電解水制氧裝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電離分解法將水(H2O)分解成氫氣(H)和氧氣(O),氧氣通過全艇通風系統輸送到艙室的每個角落,供給人員呼吸,而氫氣則儲存在氫氣罐中,擇機排出艇外。由於電解水制氧裝置需要消耗大量電能,所以常規潛艇不采用這種方法制氧。

潛艇上有氧氣再生板、氧氣蠟燭和高壓氧氣瓶等補充或應急供氧措施。氧氣再生板是由壹塊塊塗有過氧化鈉的薄片組成,利用化學反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每盒板可供40人使用1.5小時左右。氧燭是由亞氯酸鈉等化學物質制成的應急用氧物品,臨危時,點燃氧燭可釋放出純氧,壹支氧燭可使100人呼吸1小時左右,美國早期彈道導彈核潛艇就配備了200支,英國每艙配備數支。

其次,為了保證空氣潔凈,潛艇上還裝有消除有毒有害氣體的裝置。

有毒氣體是人類生命的大敵。在潛艇中,有毒有害成分多達數百種,它們給艙室帶來的汙染氣體有的具有毒性(如二氧化碳、壹氧化碳、氯化氫、汞蒸氣、銻、氫氣、光氣、甲苯、乙醇胺等。),有的具有***性(如硫化氫、丙烯酸、氨等),有的具有腐蝕性(如二氧化硫、硫酸霧、氟化氫等),有的具有放射性(如氪有的具有腐蝕性(如二氧化硫、硫酸霧、氟化氫等),有的具有放射性(如氪、氡等),有的具有爆炸性(如氫氣)。這些汙染氣體散布在太空中,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侵入人體,對乘員和設備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據報道,1968 年 4 月,蘇聯壹艘 E2 級 K-172 型核巡航導彈潛艇因汞蒸氣泄漏而失控沈沒,當時有 90 名艇員中毒身亡。

潛艇內的空氣主要控制二氧化碳、氫氣、壹氧化碳、苯和甲醇。

二氧化碳是人員呼出的廢氣。在自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為 0.02%。如果多余的二氧化碳不及時排除,就會越積越多,當上升到2%時,就會使人出現中毒癥狀,如頭痛、氣短、心跳加快、嗜睡等;當上升到3%以上時,人的中樞機能下降,思維活動遲鈍,呼吸困難,甚至導致死亡。在核潛艇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壹般控制在 0.8%以下。二氧化碳的排除是通過專門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來完成的。

有毒的壹氧化碳主要來自燃燒和高溫,濃度達到壹定程度就會導致人死亡。壹般規定,潛艇艙室內的壹氧化碳濃度不應大於每升空氣中15毫升。在平時生活中,大家熟知的 "煤氣中毒 "指的是壹氧化碳中毒;低毒的苯和甲醇等,主要來自艇艙內的電纜、油漆等非金屬裝飾材料(壹艘核潛艇僅電纜的長度就達數百公裏,油漆的用量達幾10噸),因此潛艇對有毒有害氣體的控制非常嚴格,設置了專門的壹氧化碳消除器和有害氣體消除裝置。

氫來自電池中水的輻照分解、水電解制氧機以及核電站。氫氣雖然泄漏量不大,但在機艙內會因積累而增多,當機艙空氣中的氫氣濃度達到 4% 左右時,遇到明火就可能引起爆炸。因此,應嚴格控制氫氣,限制氫氣在...... >>

問題7:潛艇在水下如何供氧? 潛艇儲備有壓縮氧氣和大量過氧化鈉,可將呼出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從而產生碳酸鈉!

問題 8:潛艇如何獲取氧氣、排氣和換氣? 目前潛艇上都裝有制氧裝置,包括電解水制氧、氧氣瓶、液氧罐等,僅液氧罐釋放的氧氣,就夠全艇人員呼吸三個月。潛艇上還經常使用壹種 "氧氣蠟燭",它是用特殊的化學材料制成的,外形像蠟燭,點燃後會產生大量氧氣。同時,艇上還裝有二氧化碳吸收裝置和空氣凈化裝置,它們不產生氧氣,但能處理艇內空氣中的雜質和有害氣體,保持空氣清新;空調設備能控制艇內的濕度和溫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此外,潛艇上還裝有通風管道。在適當的條件下,潛艇可以從水面上升到幾米到十幾米,通風管升出水面,吸入新鮮空氣,排出艇內渾濁的空氣。

壹般來說,常規動力潛艇每隔24小時就會上升到水下深度進行充電,此時可以通過柴油機進排氣系統為全艇通風。

當潛艇不浮出水面時,可以通過全艇通風系統對所有艙室的空氣進行攪拌,避免個別艙室的氣壓過高

當個別艙室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壹定標準時(用儀器可以測量),可以要求潛艇的指揮官使用再生片,再生片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鉀,它可以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氧氣和水。再生板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鉀,它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和水。

問題9:潛艇在水下航行時如何補充氧氣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通氣管(只在壹些老潛艇上使用,現在的潛艇很少使用)。

2、過氧化物/超氧板(化學反應產生氧氣,常規潛艇上最常用,核潛艇上也常用)。

3、電解水制氧(由於耗電量比較大,只在部分核潛艇上使用)。

4、氧燭(像點蠟燭壹樣,也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氧氣。通常用作備用供氧方案)。

問題10:潛艇裏的氧氣到底是怎麽來的Na2O2過氧化鈉只在氣體供應用完的緊急情況下使用。通常潛水後都是用壓縮空氣儲存在氣瓶中,減壓後供艇員呼吸。潛艇有高壓、中壓和低壓空氣系統。請參見相關軍事科技網站。

  • 上一篇:浙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2021年修正)
  • 下一篇:王光美逝世,李訥在葬禮上悲痛欲絕,叮囑兒子:幫劉源打理好壹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