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服用 "指的是需要空腹(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以促進吸收的藥物。因此,如果患者在餐前吃了大量零食,那麽 "餐前 "就不等於 "空腹"。相反,"飯後服藥 "是指飽腹(飯後半小時)服藥,目的是利用食物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同樣,如果患者在餐前剛吃了很多零食,也沒有必要等到餐後再服藥。
擴展:
1、和飯後壹樣,服藥後不能馬上運動。因為藥物從胃腸溶解吸收到發揮作用,壹般需要30-60分鐘,這期間需要足夠的血液參與循環。而馬上運動會導致胃腸等器官供血不足,藥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不僅中醫只註意飲食禁忌,西醫也是壹樣。 如果服用治療頭痛的藥物,就要忌酒,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需要氧化成乙醛,乙醛再在體內氧化成乙酸代謝。而頭痛藥會阻止乙醛氧化成乙酸,導致乙醛在體內蓄積,加重頭痛癥狀。
3、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附著在食管壁上,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管,引起咳嗽或炎癥,甚至嚴重損傷食管壁,埋下食管癌的隱患。因此,最好站著或坐著服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