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雖然含汞,但因為是添加劑,所以含量很少。即使是高汞電池,汞含量壹般也不到電池重量的千分之壹。國內電池行業年耗汞量(十幾噸)大致相當於壹家從事汞基PVC、汞基煉金、高汞鉛鋅礦開采的企業排放的廢水中的汞含量。此外,由於電池的消耗面積較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後,對環境的影響遠小於上述化工企業排放的含汞廢水,客觀上不可能造成水俁病等損害。國內外沒有關於廢電池造成嚴重汙染的報道和科研資料。日本福岡大學15年的研究表明,用生活垃圾掩埋含汞電池是可能的。國內壹些媒體對廢電池汙染的報道只有結論,缺乏科學實驗的依據,誤導了群眾。當然,含汞的廢電池對環境是有負面影響的(哪怕是輕微的)。因此,發達國家較早控制了電池中的汞含量,倡導開發有利於環保的安全電池系列產品,禁止生產汞含量大於電池重量0.025%的電池。90年代初,主要發達國家實現了無汞電池(汞含量在0.0001%以下)。
有報道稱電池中含有汞、鎘、鉛、砷等物質,這是不準確的。其實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普通幹電池,生產過程中並不需要添加鎘、鉛、砷等物質。
如前所述,電池中的汞含量較低(即使是汞含量高的電池),消費群體也比較分散,所以廢舊電池與生活垃圾壹起掩埋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汙染(由於電池外殼的保護作用和大量垃圾的稀釋作用)。但如果大量的廢電池集中在壹個地方,再加上處理不好(如剝去外殼,回收有價值的部分,隨意丟棄殘渣),就可能造成部分地區的汞汙染。因此,壹些單位和個人在開展收藏活動時,應妥善保管,交由具備儲存和加工條件的單位保管。在沒有合格的處理或利用設施之前,不宜大規模收集廢電池。
對於目前已經收集的廢電池,由市環衛部門安排城市集中存放場所。合格的設施建成後,進行處理或利用。
雖然從汙染控制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單獨收集幹電池,但從節約資源的角度來看,壹些單位希望回收鋅、錳、鐵等金屬。與其他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壹樣,廢舊金屬回收行業受原材料市場價格和下遊需求波動影響較大,利用廢舊幹電池可能在壹定時期內入不敷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允許對使用廢電池的企業進行財政補貼,只實行企業自願的原則。如果企業有技術和管理能力,或者從公益角度考慮,即使願意虧本也可以開展這項業務。含汞電池的再利用設施應建在人口稀少、環境不敏感的地區(如汞礦),技術管理水平先進,規模較大,不應變成簡陋的作坊式利用工廠。
需要註意的是,從事廢舊電池收集利用的單位還應遵守職業病防治、環境保護、土地規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除依法減征或者免征外,應當照章納稅。不能因為節約資源就違法。中國環境報2002年7月12/聶永峰
我們現在真的沒有成熟的技術來處理廢舊電池。那是因為現在電池汙染很少,即使研究治理技術意義也不大,所以沒有科學家去研究。葉如秋介紹,電池對環境的汙染主要是汞,也就是俗稱的“汞”,但市面上95%以上的電池都是無汞的。無論是鎳鎘電池、鋰電池還是氫電池,對環境的汙染都是非常輕微和緩慢的,所以電池回收對於環保來說並不是必須的。據記者了解,1997年底,我國發布了《限制電池產品含汞量的規定》,並於2002年停止生產高汞電池,2006年將全面淘汰含汞電池。相關科研單位的調查也表明,國內外沒有廢舊電池造成嚴重汙染的案例。
相反,集中處理可能會帶來局部的嚴重汙染。葉先生說,生產電池的原料,包括鋅、銅、石墨、瀝青、不銹鋼等物質,與生活垃圾壹起散落掩埋時會慢慢分解,可被環境吸收溶解。但如果集中處理或儲存,廢電池中的鎳、鎘等重金屬濃度在部分地區會超標,甚至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
從經濟上講,回收廢舊電池是不經濟的。歐美壹些國家沒有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機構。葉如秋強調,與幹電池相比,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鉛,會嚴重汙染環境,因此需要由專業部門進行回收。
回答被回答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