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硬要說有效果,那麽吃壹年中藥也不如吃壹回西藥效果大
參考:
在中醫眼裏,中藥是壹個巨大的寶庫,很多人認為中藥是純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沒有毒副作用,這是中藥最大的優勢,也是中藥賴以生存和發展,流傳至今的根本。
三類藥物服用時需要註意
1、抗生素;2、解熱鎮痛藥;3、中成藥。
中藥到底安不安全?
是藥三分毒,認為中藥是純天然的,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的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我們的祖先對於中藥的毒性已經給予了高度重視,當代對於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我們更多的關註,因為人們對於藥物毒性的認識正在逐步加深。因此,中藥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說法顯然與事實不符。另壹方面,當出現不良反應時,否認中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過於片面。
據國家統計,全國12800多種中藥,發生不良反應的只有120多種,不到千分之壹,嚴重不良反應不超過50種。由此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中藥是安全有效的。與西藥的副作用相比,中藥的毒副作用要小得多。
據統計,中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占所有藥品的10%,其中大部分還是西藥的毒副作用。
如何區分和鑒別中藥?
中藥包括三大類,壹是原藥材,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人工合成藥。
二是飲片。
三是成藥。
中藥的分類
1、藥材;2、飲片;3、藥品:①純中藥制劑;②中西藥制劑;③天然藥物制劑。
如何看待中藥的毒副作用?
用藥壹定要註意時間、劑量、服法。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可能產生毒副作用,如蜈蚣可解痙、止痛,壹般規定使用量為0.6克至1克,即1-2條,如果服用過多,就有毒副作用。
大毒莫過於砒霜,隨著近年來砒霜用藥的改革,用砒霜註射液治療原發性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會引起砒霜中毒,這就給我們壹個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藥物如果使用得當,照樣可以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又如,人參是延年益壽的藥物,但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反應。研究發現,如果每天服用人參超過30克,連續服用2個月,就會出現頭暈、血壓升高、煩躁、失眠等癥狀,這些不良反應被稱為人參濫用綜合征。這就告訴我們,人參是壹種滋補藥,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用藥壹定要適量,當然,不當服用人參引起的不良反應壹般在停藥後即可消失。
什麽情況下中藥會有副作用?
要避免中藥的副作用,就要註意藥材本身的選擇、炮制方法、配伍形式等。
適當應用馬錢子可起到疏通經絡、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麻木癱瘓等癥。但其有毒成分主要是馬錢子堿和番木鱉堿,如果過量服用會出現中毒、頭暈、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痙攣、吞咽困難、全身抽搐等癥狀。然而,很多中成藥中都含有馬錢子,如何去除它的毒性呢?來看看它的生產工藝,它是在砂焯過程中進行炮制,然後粉碎,再和其他藥材進行科學配伍,混合均勻,再經過幹燥等工序制成成品粉末。成品藥在出廠前要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做有效含量測定,需要用到各種精密儀器,保證各種藥品的含量都符合國家藥典的規定。
什麽情況下中藥會有副作用?
以下幾種情況包括:1、過量、長期用藥。2、使用不當 3、濫用滋補藥 4、輕信秘方。比如使用 "斑蝥 "酒墮胎就不可取,斑蝥有毒,易引起肝腎功能衰竭,已有數例死亡病例。也有漁民認為魚膽可以清肝明目,結果導致中毒。這些都是聽信偏方的後果。因此,我們認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才是最安全、最合理的。
對肝腎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壹定要慎用,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好的人。
重要的中毒會損害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中藥中毒的反應是多系統的,但重點是肝腎功能受損。
有毒中藥對人體哪些部位有損害
1、心血管系統:蟾酥;2、消化系統:巴戟天;3、神經系統:馬錢子;4、呼吸系統:桃仁、杏核、白果;5、造血系統:雷公藤。
中醫對感冒的認識
1、冬寒多屬風寒;2、春寒多屬風熱;3、夏寒多挾暑濕;4、秋寒多挾燥;5、虛寒所致。
具體用藥應根據病因辯證施治。
中藥服用須知
1、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切勿擅自使用。
2.不可擅自加大劑量或延長服用時間。
3、不要混用,註意合理搭配。
4、謹防中西藥混用引起不良反應。
5、無毒副作用的藥物對過敏體質者可能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