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碘是由什麽物質組成的

碘是由什麽物質組成的

[編輯本段]元素簡介:

物質類別:無機物-單質-非金屬

化學式:I2

常溫下狀態:固體

分子量:253.8

單質碘呈紫黑色晶體,密度4.93 克/立方厘米。相對原子質量126.9。熔點113.5℃,沸點184.35℃。化合價-1、+1、+3、+5和+7。電離能10.451電子伏特。具有金屬光澤,性脆,易升華。有毒性和腐蝕性。易溶於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機溶劑,也溶於氫碘酸和碘化鉀溶液而呈深褐色。可與大部分元素直接化合,但不象其他鹵素反應那樣劇烈,碘的典型有機反應有:芳香族化合物的親電子置換,形成芳基碘化物;鄰近羰基官能團的碳原子的碘化作用;碘(I)在跨越不飽和烴的多重鍵上的加成反應。但難溶於水,由於歧化反應的結果,所得棕黃色得溶液顯酸性。在水溶液中,需要強的還原劑才能使碘還原(成I-)。碘單質遇澱粉會變藍色。

碘單質是紫黑色,有光澤的固體。加熱時,碘升華為漂亮的紫色蒸汽,這種蒸氣有刺激性氣味。碘可以和大多數元素形成化合物,但是它不如其它鹵素(F,Cl,Br)活潑,位於碘之前的鹵素可以從碘化物中將碘置換出來。碘具有類似金屬的特性。碘易溶解在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並形成美麗的紫色溶液,但微溶於水(但如果水中含碘離子會使其溶解度增大:(I-)+(I2)==(I3-))。碘的化合物在有機化學中十分重要,另外在醫藥和照相方面的用途也很廣泛。缺乏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碘單質遇到澱粉會顯深藍色,這是碘的特征之壹。和同族鹵素氣體壹樣,碘蒸汽有毒,所以取用碘的時候,應盡量在通風櫥中操作。

碘主要用於制藥物、染料、碘酒、試紙和碘化合物等。碘酒就是用碘、碘化鉀和乙醇制成的壹種藥物,棕紅色的透明液體,有碘和乙醇的特殊氣味

原子體積:25.74(立方厘米/摩爾)

化學鍵能: (kJ /mol)

I-H 299

I-C 228

I-O 234

I-F 280

I-Cl 208

I-I 151

I-Si 234

I-P 184

晶胞參數:

a = 718.02 pm

b = 471.02 pm

c = 981.03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所屬周期:5

所屬族數:VIIA

電子層排布: 2-8-18-18-7

晶體結構:晶胞為正交晶胞。

常見化合價:-1,+1,+3,+5,+7

電離能 (kJ /mol)

M - M+ 1008.4

M+ - M2+ 1845.9

M2+ - M3+ 3200

M3+ - M4+ 4100

M4+ - M5+ 5000

M5+ - M6+ 7400

M6+ - M7+ 8700

M7+ - M8+ 16400

M8+ - M9+ 19300

M9+ - M10+ 22100

元素含量:

太平洋表面 0.043ppm;地殼中含量:1.4ppm。

碘在自然界中的豐度是不大的,但是壹切東西都含有碘,不論堅硬的土塊還是巖石,甚至最純凈的透明的水晶,都含有相當多的碘原子。海水裏含大量的碘,土壤和流水裏含的也不少,動植物和人體裏含的更多。

自然界中的海藻含、智利硝石和石油產區的礦井水中也含碘都較高。工業生產也正是通過向海藻灰或智利硝石的母液加亞硫酸氫鈉經還原而生產單質碘。

相關化學式∶

I2+Fe=FeI2

2KI+Cl2=2KCl+I2

2KI+Br2=2KBr+I2

I2+2NaOH=NaI+NaIO+H2O

3I2+6NaOH=5NaI+NaIO3+3H2O

I2+H2O=HI+HIO

5Cl2+I2+6H2O=2HIO3+10HCl

[編輯本段]碘在化學中的作用

碘可以用來驗證某物質中是否含有澱粉。

在壹塊餅幹上滴壹滴碘液,可以發現碘液顯深藍色,說明餅幹裏含有澱粉(澱粉是多糖的壹種)。

[編輯本段]發現:

1811年,法國的庫特爾,用硫酸處理海草灰母液時,發現了碘的存在。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法國皇帝拿破侖發動戰爭,需要大量硝酸鉀制造火藥。當時法國第戎(Dijon)的制造硝石商人、藥劑師庫爾圖瓦利用海草或海藻灰的溶液把天然的硝酸鈉或其他硝酸鹽轉變成硝酸鉀的方法生產著硝酸鉀。1811年,他發覺到盛裝海草灰溶液的銅制容器很快就遭腐蝕。他認為是海草灰溶液含有壹種不明物質在與銅作用,於是他進行了研究。

他將硫酸倒進海草灰溶液中,發現放出壹股美麗的紫色氣體。這種氣體在冷凝後不形成液體,卻變成暗黑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結晶體。這,就是碘。

今天可以解釋壹下這個反應:硫酸遇到海草灰中含有的堿金屬碘化物——碘化鉀(KI)和碘化鈉(NaI),生成了碘化氫(HI)。它再與硫酸作用,就產生了遊離的碘:

H2SO4 + 2HI ——→ 2H2O + SO2↑+ I2 ↑

1813年,庫爾圖瓦發表了《海草灰中新物質的發現》論文,並把他取得的碘送請當時的法國化學家克萊門、德索梅、蓋呂薩克等人進行研究鑒定,得到他們的肯定。

正是蓋呂薩克命名它為iode,來自希臘文紫色壹詞。由此得到碘的拉丁名稱iodium和元素符號I。

[編輯本段]碘對人的作用: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壹,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的總量為30mg(20~50mg),其中70%~80%存在於甲狀腺。

碘的生理功能:

1.促進生物氧化:甲狀腺素能促進三羧酸循環中的生物氧化,協調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聯、調節能量轉換。

2.調節蛋白質合成和分解: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甲狀腺素有促進蛋白質合成作用;當蛋白質攝入充足時,甲狀腺素可促進蛋白質分解。

3.促進糖和脂肪代謝:甲狀腺素能加速糖的吸收利用,促進糖原和脂肪分解氧化,調節血清膽固醇和磷脂濃度等。

4.調節水鹽代謝:甲狀腺素可促進組織中水鹽進入血液並從腎臟排出,缺乏時可引起組織內水鹽瀦留,在組織間隙出現含有大量粘蛋白的組織液,發生粘液性水腫。

5.促進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甲狀腺素可促進煙酸的吸收利用,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過程及核黃素合成核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等。

6.增強酶的活力:甲狀腺素能活化體內100多種酶,如細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堿性磷酸酶等,在物質代謝中起作用。

7.促進生長發育:甲狀腺素促進骨骼的發育和蛋白質合成,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結構。

值得註意的是,人體攝入過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日常飲食碘過量同樣會引起“甲亢”。是否需要在正常膳食之外特意“補碘”,要經過正規體檢,聽取醫生的建議,切不可盲目“補碘”。

含碘制劑如碘酊、復方碘溶液、碘喉片、碘甘油等為醫療中應用較廣的藥物,碘酊是家庭中常備的消毒藥品。小兒碘中毒多因誤服或用量過大所致,曾有人將碘酊誤作為止咳糖漿,而給小兒服用。少數病兒對碘過敏,治療劑量也發生嚴重反應。小兒誤服碘酊3~4mL即可致死亡。

小兒誤服較高濃度的碘劑,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吸收後與組織中蛋白反應引起全身中毒病狀。小兒誤服後口腔內有碘味,口腔、食道和胃部有燒灼熱和疼痛,口腔和咽喉部有水腫,呈棕色,病愈後可引起食管和胃的疤痕和狹窄。病兒還出現頭暈、頭痛、口渴、惡心、嘔吐、腹瀉、發熱等癥狀,糞便中可帶血。中毒嚴重的小兒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紫紺、四肢震顫、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感覺障礙、言語雜亂,甚至昏迷、休克,或有中毒性腎炎,出現血尿、蛋白尿,嚴重者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過敏的病兒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由於碘制劑的腐蝕性強,可引起喉頭水腫,甚至窒息,重癥還可出現精神癥狀、昏迷,如不能及時搶救,可引起大腦嚴重缺氧,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因此我們要將碘制劑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不讓小兒隨便拿到,特別是碘喉片要教育小兒不宜多服,另外碘酊要與止咳糖漿分開放置,並標明名稱,防止將碘酊誤作止咳糖漿給小兒服用,以防中毒。如服用了較大量碘制劑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可減輕癥狀。

口服碘制劑中毒的小兒應立即給小兒口服大量澱粉食物,如米湯、藕粉、面條、稀飯、面包、餅幹等,然後催吐,再用1%~10%的澱粉液或米湯洗胃,也可用1%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直到洗出液體無藍色為止。洗胃後導瀉,口服米湯、生蛋清、牛奶、植物油等以保護胃粘膜。重度喉頭水腫應給氧,引起窒息時立即切開氣管,人工呼吸。同時還要註意對癥處理。

國家標準對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至150μg。過量食用碘會發生甲狀腺腫大。中國營養學會公布的兒童碘攝入量的安全上限為每日800微克,而該學會在2000年提出每日膳食中碘的推薦攝入量,嬰幼兒為50微克,兒童為90~120微克,成年人為150微克。

而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的最新的每日碘的推薦供給量如下:

0-59個月 學前兒童 90微克/天

6-12歲 學齡兒童 120微克/天

12歲以上 成人 150微克/天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200微克/天

碘缺乏對不同生命階段的影響:

胎兒:流產、死胎、先天畸型、出生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上升、呆小病、智力缺陷及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

嬰兒:嬰兒甲狀腺功能低下、嬰兒甲狀腺腫

兒童及青少年:青少年甲狀腺低下、甲狀腺腫、精神功能受損、發育遲緩、呆小病

成人:甲狀腺腫及其迸發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精神功能受損

日常生活中如何補碘呢?

壹、食用碘鹽。

國家規定在每克食鹽中添加碘20微克,全民可通過食用加碘鹽這壹簡單、安全、有效和經濟的補碘措施,來預防碘缺乏病。

加碘鹽是用碘酸鉀按壹定比例與普通食鹽混勻。由於碘是壹種比較活潑、易於揮發的元素,含碘食鹽在貯存期間可損失20%~25%,加上烹調方法不當又會損失15%~50%,所以需要正確使用加碘鹽。

1、不能放在溫度較高、在陽光照射的地方

2、貯存容器要加蓋蓋嚴,

3、快取快蓋

4、應在菜即將出鍋時加鹽,防止高溫揮發減少含碘量,降低效果。

二、海帶、紫菜、海白菜、海魚、蝦、蟹、貝類含碘也很豐富,可以多食。

三、嬰幼兒食用加碘奶粉。考慮到嬰幼兒時期的飲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國政府同時還規定在嬰幼兒奶粉中也必須加碘。

[編輯本段]碘缺乏癥

胎兒期 1.流產、死胎、先天畸形、圍生期死亡率增高、嬰幼兒期死亡率增高;

2.地方性克汀病

3.神經運動功能發育落後

4.胎兒甲狀腺功能減退

新生兒期-新生兒甲狀腺功能減退、新生兒甲狀腺腫

兒童期和青春期-甲狀腺腫、青春期甲狀腺功能減退、亞臨床型克汀病、智力發育障礙、體格發育障礙、單純聾啞

成人期-甲狀腺腫及其並發癥、甲狀腺功能減退、智力障礙、碘致性甲狀腺功能亢進

需要人群

缺碘患甲狀腺肥大、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者。

生理需要

成人碘推薦攝入量為150u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000ug/d。

過量表現

較長時間的高碘攝入可導致高碘性甲狀腺腫等的高碘性危害。

碘的簡介

碘是人體(包括所有的動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為鹵族元素之壹,碘在鹵族元素中化學活性最弱,但仍可與大多數元素直接化合,並以化合物形式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碘微溶於水,水解產生穩定的次碘酸可使棕黃色水溶液呈酸性。碘易溶於乙醇、乙醚、甘油等有機溶劑。碘遇澱粉呈藍色,據此可以作定性、定量檢測。海藻中碘含量最豐富,並為提取純碘的主要原料。工業上碘亦來源於海藻,主要用於醫藥、燃料、感光材料及化學試劑等。

碘的發現

我國遠在公元前4世紀的《莊子》中就有關於癭病,即今碘缺乏病的記載。其中,晉葛洪(公元4世紀)首先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療癭病;隋巢元方(公元7世紀)提出了癭病與水、土有關的學說;唐孫思邈與王濤(公元8世紀)又擴大了用昆布來治療癭病。國外與公元12世紀才開始用海藻治療甲狀腺腫,比我國晚了約800年。經過幾個世紀的生活實踐和對碘的研究,碘在1813年由法國Courtois從海藻灰中首次分離得到;後來由Glussac命名為碘;1820年Coindet建議用碘制劑防治甲狀腺腫;1896年Baumann首次證實甲狀腺有聚碘的功能,並從甲狀腺中分離出碘。

食物來源

人類所需的碘,主要來自食物,約為壹日總攝入量80%-90%,其次為飲水與食鹽。食物碘含量的高低取決於各地區的生物地質化學狀況。

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帶、紫菜、海鮮魚、幹貝、淡菜、海蜇、龍蝦等,其中幹海帶含碘可達240mg/kg;而遠離海洋的內陸山區或不易被海風吹到的地區,土壤和空氣中含碘量較少,這些地區的食物含碘量不高。

陸地食品含碘量以動物性食品高於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對稍高,其次為肉類,淡水魚的含碘量低於肉類。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別是水果和蔬菜。

代謝吸收

人從食物、水和空氣中每日攝取的碘總量約100-300ug,主要以碘化物的形式由消化道吸收,其中有機碘壹部份可直接吸收,另壹部份則需在消化道轉化為無機碘後,才可吸收。肺、皮膚及粘膜也可吸收極微量的碘。人體碘的來源約80%-90%來自食物,10%-20%來自飲水,5%的碘來自空氣。

膳食和水中的碘主要為無機碘化物,經口進入人體後,在胃及小腸上段被迅速、完全吸收,壹般在進入胃腸道後1小時內大部分吸收,3小時內幾乎完全被吸收。有機碘經腸降解釋放出碘化物後方被吸收,但甲狀腺激素碘約有80%可直接吸收。與氨基酸結合的碘可直接被吸收。而同脂肪酸結合的有機碘可不經肝臟,由乳糜管進入血液。被吸收的碘很快轉運至血漿,遍布於全身各組織中。膳食鈣、鎂以及壹些藥物如磺胺等,對碘吸收有壹定阻礙影響。蛋白質、能量不足時。也妨礙胃腸道內碘的吸收。

碘在體內主要被用於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從血液中攝取碘的能力很強,甲狀腺中碘的濃度比血漿高25倍以上。

消化道吸收的碘進入門靜脈。有機碘經肝臟改造為無機碘化物後,壹部分進入血液循環,輸送至甲狀腺、心、肺、腎、肌肉、皮膚及其他組織;另壹部分則由肝裝入膽汁,再進入消化道,其中有的經再吸收重新進入門靜脈到肝,謂之“腸肝循環”。余下部分經腸道排出體外。

生理功能

1.參與能量代謝 在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中,碘促進氧化和氧化磷酸化過程;促進分解代謝、能量轉換、增加氧耗量、加強產熱作用,這些均在心、肝、腎及骨骼肌中進行,而對腦的作用不明顯;碘參與維持與調節體溫,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

2.促進代謝和體格的生長發育 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必須有甲狀腺素,即需要碘維持其細胞的分化與生長。發育期兒童的身高、體重、肌肉、骨骼的增長和性發育都必須有甲狀腺激素的參與,此時期碘缺乏可致兒童生長發育受阻,侏儒癥的壹個最主要病因就是缺碘。已有的研究表明,甲狀腺激素促進DNA及蛋白質合成、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並有活化許多重要的酶的作用,包括細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等100多種,對生物氧化和代謝都有促進作用。

3.促進神經系統發育 在腦發育階段,神經元的遷移及分化,神經突起的分化和發育,尤其是樹突、樹突棘、觸突、神經微管以及神經元聯系的建立,髓鞘的形成和發育都需要甲狀腺激素的參與。

4.垂體激素作用 碘代謝與甲狀腺激素合成、釋放及功能作用受垂體前葉TSH的調節,TSH的分泌則受血漿甲狀腺激素濃度的反饋影響。

  • 上一篇:自駕車遊從廣州到貴州荔波怎樣走好
  • 下一篇:澳大利亞有哪些名牌產品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