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各區出臺各種暖心服務應對“最後壹公裏”問題,鼓勵轄區60歲以上老人主動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越來越多的老人接種疫苗。
兩年多的防疫工作經驗表明,疫苗接種是預防病毒最科學、合理、有效、經濟的方法,可以維持易感人群,特別是在預防重癥和降低死亡率方面。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詳細介紹,截至3月24日,全國各地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總人數已超過6543.8+0.2億,但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地區老年人口的新冠肺炎接種率壹直不理想。60歲以上老年人有5200萬人沒有全程接種疫苗,其中全程接種的占50.7%,加強接種的僅占65.438+0.9%。
很多老年人不打疫苗,由於人為原因導致各種疾病不適合打疫苗;還有心理障礙,擔心接種疫苗會有不良反應;還有壹些老年人覺得自己出門不多,沒必要打疫苗。
但必須註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來自世界各國的數據信息持續證實,感染病毒的老年人的危重和死亡隱患明顯高於成人和兒童;同時,也有數據信息表明,接種疫苗後老年人的危重病風險明顯低於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即使發生重疾,成為重疾而不得不打管的風險也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小得多;從重癥轉為輕癥所需的時間也比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短很多。由此可見,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療效。
近期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高發,奧米克隆中的變異體傳染性和隱匿性更強,導致很多無癥狀的病毒感染者。張伯禮工程院院士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對於重點人群,如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還有體弱、肥胖和嚴重吸煙者,他們有疾病發生和持續下降的風險,必須特別關註。”因此
全國各地都在盡最大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3月25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通知,規定要大力宣傳和引導老年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水痘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北京各區相繼出臺了設立接種流動車、上門服務送“苗”、開通“綠色通道”等許多貼近生活、應對困難的對策,受到了老年人的熱烈歡迎。98歲的曹奶奶親戚表示,之前對接種疫苗有所顧忌,怕自己身體不適,同時老人的交通也不方便。之後鎮村幹部多次來他們家詳細介紹接種疫苗的好處,鎮上的服務項目也很及時,曹奶奶毅然接種。
服務好老年人,做好疫苗營銷推廣,關鍵是速度和溫度。老年人關心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疫苗鼓勵工作要做得周到。
用老年人聽得懂、看得懂的語言進行宣傳和規劃,保持預防接種綠色通道暢通,堅信老人們能保證接得上、接得上,共同構築疫情防控的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