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五月被稱為 "惡月"、"毒月"、"修善月",因為是惡月,人們怕有 因為是惡月,人們怕有冒犯,禁忌較多,端午節的生活,就因為惡月而產生了壹些它的內容和形式。
南齊宗考,祖籍南陽,荊州人,不喜功名,官府屢招而不就,遷居廬山,遊歷衡山等地,他的遊歷含有隱居的性質,除了上山采藥外,自雲到廬山的原因是:"少有狂疾,尋山采藥,遠來至此。"而這裏的衣食則是,"量腹而進松術,度形而衣薜荔"(《梁書》卷五十四《宗考傳》)。看來,他才是懂中草藥的人。
據記載,宗試於五月初五雞未報曉時,采人形之艾,復來治成艾絨,用來治病,很有療效。宗泰用艾治病,反映了當時人們已認識到艾的藥物性質。端午這天,荊楚地方的人們采來艾絨,編織成人形,懸掛在自家門前,祈求消除瘟毒(《荊楚歲時記譯註》)。從此,形成了人們在端午節門前掛艾的習俗。
南朝的端午節,人們競相采集各種草藥,南宋人也 "采草藥或修藥以治瘟疫等疾"(《西湖老人範聖錄》卷三)。自采藥以來,到了明清時期在大城市發展成了藥店買藥,即在端午節時,居民到藥店要過節消毒的藥,如雄黃、白芷等。說起來,直到 20 世紀上半葉,鎮上的壹些藥店還在端午節施舍穿心蓮。因為住在鎮上的人采藥不方便,就有了這種變相的形式。采藥是為了應用,端午節會喝菖蒲、穿心蓮泡的酒,並把這種酒塗在小孩臉上,劃上王字,以辟邪驅毒。
南朝人在五月節時,要在手臂上系上五色絲織物,稱為 "排兵",大約是祈求不發生戰爭,以免產生瘟疫,從而避免疾病。這是南北朝時期,人們很容易產生的精神寄托。宋代的百索種類繁多,有彩線、珠子等,系在小孩頭上。明清時期衍生為香囊,內裝香料,制成各種形狀,青年婦女和兒童佩戴,既有藥用價值,又有審美作用。
南朝時搞劃船比賽,這種風氣壹直延續到歷代。越到後世,賽龍舟已成為節日的大項目,節日的象征。在明代,南京賽龍舟搞得最熱鬧,福建規模也很大。這些地方在大江上競渡,壹船可坐十人,大者至二十人,擊鼓劃槳,數裏而下(張翰《松窗夢語》卷七)。
端午節流行的飾物、器物、飲食、玩物,從南朝到清代,大體上變化不大,表明了它的繼承性。這種傳統節日形成了壹個民族的文化特色,是壹個民族文明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