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隨著乾隆皇帝 "粵海關只留壹口通商 "上諭的頒布,清朝的對外貿易被鎖定在廣州十三行。十三行地處珠江邊,是外輪聚集之地,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幾乎都與十三行有直接貿易關系。
十三行有通往歐洲、拉丁美洲、南亞、東亞和大洋洲的全球貿易航線,是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下唯壹幸存的海上絲綢之路。直到鴉片戰爭前,十三行壟斷中國對外貿易長達85年之久,中國與歐洲的貿易保持了100年的貿易順差,導致世界各地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
廣州對外貿易歷史悠久,素有 "千年商都 "之稱。其實,南海縣自隋朝以來,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長期管轄廣州城西,200多年前設立十三行後,便歸南海縣管轄。清朝初年,隨著來廣州的外國商人越來越多,許多國家都在廣州設立了商館。外國人來華貿易或辦理其他事務,必須通過清政府特許的 "公行",即俗稱的 "十三行"。
清乾隆年間,全國只剩下廣州 "壹口通商",廣州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市場繁榮。通過十三行,中國的瓷器、茶葉、絲綢源源不斷地出海,還有從外國進口的鐘表、玻璃鏡、琺瑯器等 "洋貨 "讓人目不暇接。
在留下的記載中,往往將十三行商館描繪成 "金山銀海,堆滿銀錢 "的景象。從歷史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十三行的輝煌,圖片中十三行壹帶各國商賈穿梭,河中萬舸爭流的景象讓人嘆為觀止。
延伸資料:
起始時間
自唐代以來,廣州壹直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埠之壹,十七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葉時期的廣州十三行,是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壹種特殊組織。十三行集中在廣州郊區的西南角,靠近珠江,那裏有繁忙的水上碼頭。
1684年,廣東政府招募了十三家較有實力的商人,委任他們與遠洋船上的外國商人做生意,並代表海關征收關稅。
1757年,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保留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十三行成為當時中國對外貿易的唯壹合法渠道。
運作機制
廣州十三行隸屬粵海關管轄,其運作機制,如約商、保商、通商、攬商、公營等制度,實質上是清政府確保以商制夷、確保稅收的壹種方式。
十三行商人是 "承辦夷務 "的制度;保商制度規定,保商應對外國商人在華的壹切行為負責;總商壹般為壹至三名,由保商中最有資本的商人擔任,負責領導保商與夷人貿易;行商制度承擔了行商交易的所有環節;設立公行是為了規範外貿市場,掌握議價權,實現行商利益最大化。這壹制度的建立就是為了規範外貿市場,實現商人利益最大化。
百度百科--廣州十三行
人民網--解密廣州十三行輝煌時代背後的 "南海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