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甲型流感病毒
FLUAV
3中文名甲型流感病毒
4英文名甲型流感病毒;;FLUAV
5個分類類型和物種
6分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甲型流感病毒
7基因銀行編號[v00603,j02151,v01106,j02144,j02148,j02146,v065438+。
8禽流感病毒與禽流感8.1禽流感病毒(AIV)特征禽流感病毒是壹種負鏈RNA病毒,其基因組由八個RNA片段組成,分別編碼不同的蛋白質。由於分段核酸的特性,AIV容易發生基因重組。當細胞被兩種不同的流感病毒感染時,不同來源的基因片段可能會被包裹在壹起,形成新的病毒顆粒。其被膜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
禽流感病毒沒有超常的穩定性,耐熱能力弱。常用的消毒劑如福爾馬林、稀酸、漂白粉、碘劑、脂肪溶劑等能迅速破壞其致病性。
根據HA和NA表面抗原將其分為不同的血清亞型,大多數對雞的致病性較低,只有H5和H7亞型受到高度重視。
8.2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的急性、發熱性、膿毒性傳染病,是法定傳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對家禽的致死率很高,是壹種嚴重危害家禽業的烈性傳染病。該病極易在禽類間傳播,可造成大量家禽死亡,給家禽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禽流感是壹種致命的傳染病。壹旦發生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禽流感的潛伏期從幾天到幾個小時不等,通常為35天。疫情初期,部分感染雞可能出現先兆性癥狀而死亡,隨後35天內病雞出現抑郁甚至昏睡、厭食或被遺棄,病雞、死雞數量迅速增加,死亡率可達60%100%。病雞的典型癥狀是:發熱、發紺或出血、頭頸部和眼瞼水腫、結膜潮紅、流淚流涕、嚴重腹瀉、糞便中有稀薄的綠色粘液、腿部鱗下出血等。
病雞的典型病理變化為:胃腸道粘膜出血、壞死、潰瘍;從口腔到整個食管粘膜形成小的黃白色斑點或條狀壞死或點狀、條紋狀出血;胃腸粘膜和肌胃角質層有黃色或褐色斑點狀潰瘍竈和血竈,腸粘膜形成斑駁的黃褐色假膜或潰瘍出血;頭頸部皮下出血性膠質浸潤;喉氣管粘膜充血、出血和膠狀肺水腫的浸潤。心包積液,點狀心外膜出血;肝腫大,包膜下血腫或肝破裂大出血。母雞卵巢和副卵管充血;加斯金的腿在流血。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壹種烈性、高致死性傳染病,常導致家禽業的毀滅,並可引起公共衛生問題。所以壹定要高度警惕,嚴加防範。1997期間,香港出現首例人感染H5禽流感病例。原本只影響雞的病毒也讓人生病。香港* * *下令宰殺654.38+0.5萬只雞。受災人數18,其中死亡6人。1997“禽流感事件”後,廣東作為香港活雞的主要供應地,經濟損失近654380億元。
2002年3月,香港爆發了致命的禽流感,壹個養雞場飼養的7000只雞被撲殺,因為它們死於H5流感病毒。2002年2月1日香港爆發這壹波禽流感病毒後,已經撲殺了86萬只雞,花了上億港幣補償家禽養殖戶的損失。
疫情期間,各國對禽類產品實行禁運,嚴重影響了貿易的發展。
8.3禽流感的傳播與預防病禽及其屍體的血液、臟器、分泌物、排泄物均含有病毒,是主要傳染源。這種疾病通過被汙染的器具、場所和吸血昆蟲傳播。在1994中,報道了使用HA基因制備亞單位疫苗。利用重組基因制備病毒重組疫苗也是控制禽流感的重要手段之壹。1997年,Dihalli等人制備了HA基因疫苗。
8.4流感與禽流感的關系流感(以下簡稱流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因為它是通過飛沫(說話或咳嗽時的唾液)和接觸傳播的,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是壹種非常常見的疾病。
禽流感病毒和普通流感病毒都屬於甲型流感病毒,其傳染性在於病毒上的H抗原。目前,普遍影響人類的流感病毒屬於H3和H1,而從鳥類傳播給人類的禽流感屬於H5。
1997年5月,香港出現首例人感染H5禽流感病例。患者是壹名三歲兒童,服用阿司匹林後死於雷諾綜合征。直到1997年8月,檢測結果才顯示患者感染了禽流感。隨後在2月,1997,11-65438,香港發現更多患者受禽流感影響。
現有的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新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感染豬,所以有壹種理論認為,豬充當了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重組的“混合器”,從而出現了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的禽流感病毒,使這種病毒可以在人群中增殖和傳播。因為這種病毒具有不同的血凝素表面糖蛋白,所以人在這種病毒面前可以認為是免疫空白。
8.5預防禽流感禽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是被感染的雞、鴨等禽類。人們可能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而被感染。此外,它們還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目前禽流感病毒還沒有進化到人傳人的地步。預防禽流感傳染給人,要做到:(1)遠離禽類分泌物,避免直接接觸禽類。(2)在菜市場戴口罩,不要購買未經檢疫的畜禽及其產品。
(3)在接觸家禽、蛋類和冷的家禽產品後,記得用洗手液和水徹底洗手。兒童應避免接觸活禽。(4)砧板壹定要煮熟,而且要分開煮。
(5)在飲食上,壹定要註意壹些生的或者半熟的東西,尤其是不要吃半熟的雞蛋。有些含血的產品,包括壹些剩菜剩飯,吃的時候要仔細煮熟。
(6)謹慎收養野生鳥類,盡量避免去蟲鳥市場。
(7)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流感多發季節,要註意多攝入富含Vc的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和藥物,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對病毒的抵抗力。發現疫情時避免接觸禽類,徹底煮熟雞肉等食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去空氣不流通的地方;註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8)飼養人員、屠宰人員及其他經常與活禽密切接觸的人員應穿戴防護服和防護用品,工作前後徹底消毒,口服金剛烷胺進行預防。
(9)註意高溫殺毒。禽流感病毒對常用消毒劑非常敏感。常見的消毒劑如福爾馬林、氧化劑、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碘酒)可破壞其傳染性。高溫和紫外線堪稱流感病毒的“克星”。
8.6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後的應急處理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後,必須進行緊急處理。中國制定的緊急處理措施和解除處理條件如下:
(1)疫情發生時,由縣(市)* * *發布封鎖令,封鎖疫點、疫區,禁止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動物、動物產品流出疫區,禁止非疫區動物進入疫區;在進出疫區的主要道路上設立臨時防疫消毒點,對為撲滅疫情必須進出封鎖區的人員、交通工具和相關物品進行嚴格消毒;停止與疫情有關的動物和動物產品的交易。
(2)強制滅火和無害化處理:
疫區周邊3公裏範圍內的家禽全部撲殺;所有帶有高致病性病毒的禽類和同群禽類都要撲殺;應當對家禽屍體及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疫點、疫區的汙染物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3)加強消毒:
疫情發生後,消毒工作貫穿防控工作始終。在疫點、疫區封鎖期間,選擇高致死藥物進行強制消毒,消毒範圍覆蓋整個疫區內所有可能被汙染的區域。在疫區封鎖解除前,必須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
(4)強制免疫:在疫情發生時,對疫區周圍35公裏範圍內的所有家禽進行所需疫苗的強制免疫,並建立強免疫隔離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