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熱量供給已基本達標,優質蛋白質比例偏低,鈣、鋅、維生素A等營養素供給明顯不足。青少年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有鈣、鋅、鐵、碘、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這些營養素大多存在於純天然的植物性食物和海產品中。
飲食要科學合理青少年營養供給不足,不僅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還會出現疲勞、消瘦、貧血、視力減退、記憶力差等現象,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影響體力活動和學習能力。但攝入過多,又會引起肥胖。
蛋白質
青少年蛋白質的需要量要高於輕體力勞動的成年人,每日需要量:男生85克,女生80克,植物蛋白占2/3以上為好。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發育遲緩,降低機體抗病能力。
維生素 A
缺乏維生素 A 會導致眼睛幹澀,在夜間或光線昏暗時看不清東西。
維生素 B2
維生素 B2 是壹種重要的輔酶,在促進生長和發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缺乏時會出現角膜炎、唇炎、脂溢性皮炎等;男性易患陰囊皮炎;眼睛有畏光感,眼皮出現紅腫。富含維生素 B2 的食物包括肉類、動物內臟、蛋類、奶類、谷類(谷物皮、胚芽)、豆類和新鮮綠葉蔬菜。
碘
青春期甲狀腺功能減退,體內缺碘易出現甲狀腺腫大,俗稱 "大脖子病",會造成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含碘豐富的食物有海帶、紫菜、海鮮等。
鈣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缺鈣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出現佝僂病。青春期是骨骼生長的高峰期,鈣的需求量增加,也是補鈣、儲鈣的好時機,每天至少需要補充1000毫克鈣。
鐵
我國膳食中鐵的吸收利用率較低,加之青少年血液中鐵的增加,每天鐵的需求量男孩為15毫克,女孩為20毫克,均高於成人。
鋅
鋅被譽為 "智慧元素",鋅是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和酶的激活劑,對孩子的腦細胞發育和智力水平有重要作用。缺鋅會影響孩子的智力,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性腺發育遲緩,影響男性精子質量,嚴重時可引起無精癥。愛吃泥土異食癖與缺鋅有關。
水
青少年活潑好動,對水的需求量比成人高,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水。青少年應少喝或不喝甜點飲料和碳酸飲料。
睡眠
每天保證 10 小時的睡眠非常重要。
體重
近年來,我國城市中小學生攝入大於消耗,導致肥胖癥發病率逐年增長,而女孩為了減肥往往盲目節食,導致機體代謝紊亂,抵抗力下降,嚴重者會患上神經性厭食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