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在京召開《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5年版新聞發布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藥典。
2015年版《藥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0版藥典。2010年3月第十屆藥典委員會組建成立,歷時5年完成新版藥典編制工作。
2015年版《藥典》收載品種總數達到5608個,比2010年版藥典新增1082個。涵蓋了基本藥物、醫療保險目錄品種和臨床常用藥品,更加適合於臨床用藥的需求。
而且標準數量有了全面提升,特別是圍繞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項目,增加了檢測項目。《藥典》將於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擴展內容:2015版《中國藥典》的主要變化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載品種大幅增加
2015版藥典收載品種5924個,與2010版藥典相比新增品種1125個,修訂品種1201個。新版藥典收錄藥品數量達5608個,比2010年版藥典新增1082個,覆蓋基本藥物目錄和醫療保險目錄的大部分品種,更加適應臨床用藥。
2、藥典標準更加系統化、規範化
通過藥典凡例、通則、總論的全面增修訂,從整體上進壹步提升了對藥品質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藥典標準的技術規定,使藥典標準更加系統化、規範化。
3、健全了藥品標準體系
藥用輔料品種增加至270個,新增相關指導原則;標準物質新增相關通則和指導原則;藥包材新增相關指導原則;在歸納、驗證和規範的基礎上實現了《中國藥典》各部***性檢測方法的協調統壹。
4、附錄(通則)、輔料獨立成卷——四部
2015版《中國藥典》最大的變動之壹是將原藥典各部附錄整合,並與藥用輔料標準獨立成卷,首次作為《中國藥典》第四部。2
010版以前,藥典的每壹部分別制定附錄,這些附錄條目中,有部分標題相同內容也相同,還有部分是標題相同但內容不同的,通過整合解決了長期以來藥典各部***性檢測方法重復收錄、彼此之間方法不協調、不統壹、不規範,給藥品檢驗實際操作帶來不便的問題。
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內容包括凡例、通則和藥用輔料,通用性附錄整合後,除生物制品收載個性通則外,壹部、二部不再單獨收載通則,對中藥和生物制品的特殊性檢定方法通則予以單列。
5、藥用輔料品種收載數量顯著增加,標準水平明顯提高
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新增藥用輔料品種139個,修訂95個,收載總數達270個。
可供註射用輔料品種由2010年版得2個增加至23個,增加了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山梨酯80、活性炭等常用的可供註射用輔料標準的制定。
對提升藥用輔料質量,特別是高風險藥品的安全性、彌補我國藥用輔料標準短缺、提高藥用輔料監管能力、推進藥用輔料的行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6、安全性控制項目大幅提升
中藥:制定了中藥材及飲片中二氧化硫殘留量限度標準,推進建立和完善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黃曲黴毒素、農藥殘留量等物質的檢測限度標準;加強對重金屬以及中藥材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控制等。
化學藥:有關物質加強了雜質定性和定量測定方法的研究,實現對已知雜質和未知雜質的區別控制,優化抗生素聚合物測定方法,設定合理的控制限度,整體上進壹步提高有關物質項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等。
生物制品:增加相關總論的要求,嚴格生物制品全過程質量控制要求,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同時增訂“生物制品生產用原輔材料質量控制通用性技術要求”,加強源頭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性風險等。
7、進壹步加強有效性控制
中藥材加強了專屬性鑒別和含量測定項設定。化學藥適當增加了控制制劑有效性的指標,研究建立科學合理的檢查方法。生物制品進壹步提高效力測定檢測方法的規範性,加強體外法替代體內法效力測定方法的研究與應用,保證效力測定方法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5年版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