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吃完飯或躺下休息後會感到口裏泛酸,胸口後熱得很。
反酸、燒心是消化科最常見的癥狀之壹,據統計其發生率可達10%。反酸、燒心多為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少數為消化不良所致。
反流是指胃內的東西反流到食管、咽喉或者口腔,嚴重者會誤吸進肺,導致反流性氣管炎。胃酸、胃蛋白酶、食物反流等都是反流的主要原因。由於胃酸、胃蛋白酶以及膽汁都有腐蝕性,所以長期反流導致食道、咽喉、口腔反復腐蝕而產生各種炎癥及以上不適癥狀。
可由下列問題作出簡單的自我判斷
1. 是否常有起源於胃向上傳導的不適?
2.這種不舒服經常伴隨著胸骨後的燒灼感嗎?
3.抑酸劑能幫助減輕癥狀嗎?
註意:如H2受體拮抗劑(某某替丁)或質子泵抑制劑(某某拉唑)。
4.過去壹周的上述癥狀是否在四天內發作?
若回答“是”的四個問題,則有85%的人患上了胃食管反流,建議妳去內科或者消化內科。
壹般來說,醫生經過初步檢查後會開壹些抑酸藥,如果吃藥有效的話,很可能是這個毛病。如果妳的年齡太大,醫生可能會建議妳先做個心電圖和胃鏡,以排除其他問題。
1)刺激胃酸的食物
咖啡、濃茶、酒精、黑胡椒、大蒜、丁香、辣椒、肉湯、面包等都會影響胃的分泌功能,這些食物和調味品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從而加重胃食管反流。特別是酒精,會直接損害胃粘膜。另外,牛奶中的蛋白質也能促進胃酸分泌。胃食道反流的朋友,要看自己對食物的反應,要看自己的飲食情況。
2)高脂飲食
油脂會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導致胃排空變慢,使食物在胃中停留太久,促進胃酸分泌增加,所以盡量少吃高脂食物。
3)飲食不規律
飲食不當,會破壞胃的分泌節奏,影響胃的正常功能。
4)超重和肥胖
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因隔上移使食道高壓帶松弛或消失,易引起食管高壓帶,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
5)不良情緒
精神心理因素如焦慮、抑郁等通過腦腸肽軸引起食道、內臟高度敏感,從而引起食管微酸刺激,引起不適。並且不良情緒還會影響食管的生理功能,使常規抗酸藥治療效果不佳。
壹、生活習慣的改變
二、藥品療法
胃食管反流藥物治療效果較好,常用藥物有如下三種。
1抗胃酸的藥物
質子泵抑制劑(某某拉唑)和H2受體拮抗劑(某某替丁)。
較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效果更確切,作用更強,可持續抑制基礎及刺激後的胃酸分泌。埃索美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都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的藥物。
2中和胃酸的藥
像鋁碳酸鎂咀嚼片壹樣,可以保護粘膜,促進食道炎或潰瘍的愈合。這種藥物的作用通常是短暫的,只能暫時地控制癥狀。
3胃腸道動力藥
有促進胃排空、降低胃內壓力、減少反流的發生等功效。但是多潘立酮因適應癥和心臟病風險而需要謹慎使用。所以,不建議未經醫生指導自行服用多潘立酮。
三、外科治療
胃食管反流如頑固,經上述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時,應考慮胃食管結合部是否存在結構或器質性問題(如合並食管裂孔疝)。
手術醫生認為,既然是“門”關不緊,那就需要做壹次“門”的手術,目前主流的方法是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或食管裂孔疝修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