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香黃是壹種藥食同源的產品,切壹塊泡茶,理氣和胃,當減肥藥,陳封瓦甕,制作過程多種多樣。治黃水瘡、助消化、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清熱解毒、抗菌,因其藥用價值備受潮人青睞而享譽海內外,時間越長越好,是用佛手果、國舍利作膏。壹棵所謂十年的老香黃其價格高達百元,真是比海鮮還值錢。
老香黃有增進食欲、理氣化痰、解酒益氣的功效,可治胃痛、腹脹、嘔吐、痰多咳喘等癥。老香黃是潮州人必備的藥果,潮州民間有 "壹斤百年老香黃抵壹斤黃金價 "的說法。
九蒸九曬的老香黃,陳封瓦甕數年,果肉油亮烏黑,瓤滑如膏。取壹塊用水沖泡,會散發出佛手特有的清香,甘甜爽滑,回味悠長。
資料拓展:
潮汕涼果老香柚(又名老香櫞、佛手香柚)是用佛手柑(又名五指柑、蜜羅柑或福壽柑)的果實腌制而成,因其藥用價值顯著深受潮人青睞而享譽海內外。
"老香黃 "是藥,不是花。
"老香黃 "的原料是藥用植物佛手的果實,大的幾斤,小的幾兩。潮人將其浸泡,加蜂蜜,加藥材,制作工序繁多。幾腌幾制,陳封瓦甕,待其烏黑發亮,狀如羊脂。切壹片泡茶喝,可治咳喘、和胃。壹踏進潮店,佛手獨特的香氣,讓人不禁想起 "老香黃"。
傳說故事
由於老香黃外形酷似佛手,既美觀又有效,在潮汕民間流傳著壹個久遠的傳說:古時,潮汕北隅有壹戶人家,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母親年老多病,胸腹脹痛,終日雙手抱胸,苦不堪言。孝子四處尋藥為母親止痛,但都無濟於事。後來,他聽說五指山上有壹座指尖峰,長著壹種藥果,可以治好母親的病,但他不知道藥果的具體形狀和樣子。
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峰頂,忽然發現不遠處有壹只滿頭白發的老猴子,雙臂橫在胸前,不時地喘著粗氣,不壹會兒猴子睜開眼睛四處張望,然後走近峰頂的壹棵果樹,上去摘下樹上的果子往嘴裏送,再看他的氣色大有好轉。
這個孝子斷定這個果子壹定是媽媽需要的那種果子,於是快步走上前去。只見那樹上掛的果子形態各異,握如拳頭,伸如手指,色澤金黃,吃起來清香撲鼻,於是他將果子摘下,飛快地跑回家,拿給母親試服,果然有效。服了幾個月後,病就好了。他們母子倆非常高興,商量著用這種藥果的種子在平地上培育新的果樹和果實,來治療鄉親們的同壹種病,並將其命名為 "佛手柑",再制成老香黃,四次貯藏,用於保健治病。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老香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