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於2009年成立,是東莞市唯壹壹所公立高等職業院校。建校以來,學校依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辦成具有東莞特色的全國壹流職業技術學院”為發展目標,凝練了“政校行企協同,學產服用壹體”的辦學模式,確立了“服務學生成長,支撐東莞制造”的辦學理念,實現了快速發展:建校三年成為萬人大學,四年成為省第三批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六年位居全省83所高職高專院校第18位、全國1335所高職高專第286位,七年成為省壹流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八年邁入高職高專院校全省13位、全國166位,十年成為國家“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先後榮獲“全國大中城市社科先進工作單位”、“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院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教育後勤工作先進集體”、“廣東高校優秀後勤服務實體”、“世界莞商大會誌願者服務工作先進集體”、“東莞市社科先進工作單位”、“東莞市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擁有松山湖、大嶺山、道滘3個校區,校本部位於松山湖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總面積70.55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9.90萬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13.84億,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2億元。圖書館藏有紙質圖書110萬余冊,中文報紙57種,中文期刊850種,擁有33個中外文數據庫,中外文電子期刊達4萬余種,電子圖書180余萬種,建成校園網萬兆主幹、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各類成人學歷教育在校生9000余名。教職工830人,其中專任教師566人。專任教師中,有雙師素質教師446人,高級職稱201人,中級職稱305人,博士48人。現有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1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省技術能手3人、省專業領軍人才2人、省優秀青年教師4人,東莞市優秀教師10人、市特色人才(四類)7人。教師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在省級以上教師教學能力競賽中累計獲獎47項,在2018年廣東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我校總成績居全省第壹。2020年,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確立為廣東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學校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發展戰略,對接東莞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需求,完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電商物流、數字創意、康養護理等“1+6+N”的專業群布局,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技術等46個專業。現有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5個,中央財政支持高職建設專業2個、省重點(品牌)專業6個、高水平建設專業6個、省高職教改項目31個、國際工程認證專業1個。,學校根據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高職教育辦學規律,創新實踐“政校行企協同,學產服用壹體”的辦學模式,先後與40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牽頭成立東莞市職業教育“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指導委員會,與松山湖管委會簽訂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與行業企業和政府部門***建建築學院、嶺南園林學院、大朗毛織產業學院,與華為、恩智浦等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合作,先後開辦3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2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有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468個校外實訓基地、270個校內實訓室和47個校內實訓基地。,2012年以來,學校實現普通高考省內3A批次招生,連續3年第壹誌願上線率超過115%,連續5年新生報到率位居廣東省高職院校前列,畢業生就業率始終穩定在98%左右,東莞本地就業率保持在75%左右,用人單位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的比例達到88.68%。學校是省教育廳批準的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試點、“3+2”專升本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院校,成功開辦專本協同育人專業,與廣東醫科大學等公辦本科院校開展本科插班生協同育人合作,為學生搭建起了成長成才“立交橋”。近年來,我校師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累計獲獎近500項,其中國家級獎項70多項,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總成績進入全省前十,並獲得廣東省技能大賽特殊貢獻獎。,學校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和技術優勢,不斷增強社會培訓和科技服務能力。與松山湖管委會聯合***建松山湖社區學院,與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簽約***建東莞市城市管理培訓學院,與廈門大學合作建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東莞工作站。設立16個成教校外教學點、35個職業培訓基地、6個技能鑒定機構,年均培訓3萬人日。目前,學校已建成各級各類科研創新平臺25個,培育科研創新團隊11個、技藝能手21名,初步形成了功能分層、項目分類、團隊分組的立體服務架構。,建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11個科研創新團隊充分發揮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決策咨詢、政府智庫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近年來,學校主持和參與制訂國家行業標準7項,獲市級以上項目立項300余項、省科學技術獎1項、省農業技術推廣獎1項、東莞市科技進步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2項、實用新型專利300余項;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2個、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學科***建項目4個。據“武書連2020年中國高職高專排行榜”,我校科學研究綜合得分排名全國第42名、全省第5名。學校積極響應和服務“壹帶壹路”倡議,國際化辦學彰顯活力。與美、英、加等2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30多所高校機構合作,開設中外合作辦學、學分互認、學生交流、師資培訓等多種項目,在英國設立拉夫堡學院教學基地,與海外建立了持續而穩定的合作關系。2020年,成立“互聯網+”中泰國際學院,招收我校第壹批國際學生,國際化辦學邁出堅實步伐。,2013年,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蒞臨學院,考察學校校企合作情況;2014年,學校及校企合作單位應教育部邀請,出席“職業院校和企業學習貫徹落實全國職教會精神座談會”,向與會者分享學校的經驗做法。2016年,中國工程院院長、原教育部部長周濟院士蒞臨學院參觀考察。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副秘書長丁向陽、教育部副部長孫堯壹行蒞臨學校調研指導,對學校建設發展表示肯定。
其他信息:廣東有名的高職院校分別有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 廣東省好的高職院校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公辦專科學校名單 學校名稱 所在地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東莞市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佛山市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 清遠市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行政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佛山市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江門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江門市 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 江門市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 茂名市 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 茂名市 廣東茂名幼兒師範專科學校 茂名市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韶關市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佛山市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廣州市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市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源市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惠州市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 惠州市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惠州市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江門市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 揭陽市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 雲浮市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 茂名市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 清遠市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汕頭市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 汕尾市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市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市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佛山市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陽江市 湛江幼兒師範專科學校 湛江市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肇慶市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市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市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