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生地黃和熟地黃的區別,生地黃和熟地黃有什麽區別?

生地黃和熟地黃的區別,生地黃和熟地黃有什麽區別?

可能壹般人不認識地黃,地黃其實是壹種常見的中藥,壹般常見的有生地黃和熟地黃,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生地黃是褐色的,而熟地黃是黑色的,其他的區別看不出來,那生地黃和熟地黃的區別是什麽呢?生地黃和熟地黃有什麽區別?

1、加工炮制方法不同

生地黃:以鮮地黃的根莖為原料,在10-11月采摘鮮地黃後立即進行無煙熏炕或烘炕,註意控制火候,當塊根變軟、外皮變硬、內裏變黑時即可取出,堆放1-2昂其背上的水分,再用火炕烘幹即成。

熟地黃:為生地黃的加工方法,將生地黃拌入黃酒,上鍋蒸至內外黑潤,取出曬幹即成。

2、中藥藥性有區別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屬於寒涼型,善治發熱。

熟地黃: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屬於溫性,長於滋補之用

3、功效的區別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生津。主要用於治療溫病發熱、黃疸、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癥狀以及消渴、骨蒸、勞熱、痹癥、痿癥、跌打損傷和婦女閉經、產後腹痛等。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頭暈心悸、月經不調、崩漏、肝腎陰虛、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孕不育及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目眩、消渴便秘等癥。

4、性狀不同

生地黃:為不規則的圓形厚片,表面為黑色或棕黑色,極易皺縮,有不規則的橫人字紋。重量較重,質較軟韌,斷面灰黑色或黑色,稍有光澤,有粘性,氣微,味微甜。

熟地黃:呈不規則塊狀、碎塊狀,大小、厚薄不壹。表面黑色,有光澤,有粘性。質軟而有韌性,不易折斷,末端黑色,有光澤,味甜。

5、小貼士

《本草綱目》記載:"生地黃性寒涼,補血必用。熟則微溫補腎,血衰必用之"。可見,雖然是同壹種植物的根莖,其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其功能、療效卻有很大的區別,中醫從中蘊含的奧秘我們在學習和使用的時候壹定要註意區分和分析。

六、生地不能代替熟地

很多人去藥店買熟地時,會隱晦地認為生地炒熟了就成了熟地,其實這是壹種錯誤的想法。炒熟的生地不能代替熟地,從熟地的概念上面我們知道,熟地是經過黃酒、陳皮等反復蒸煮和日曬,藥性要從良性變為溫性,功效不同,生地善於涼血,熟地善於補血。熟地不是生地炒的,炒的生地不能代替熟地。

  • 上一篇:攜帶白酒能不能上公交車
  •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吃藥安全教案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