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們組很多人想打疫苗,都很順利。想了想,決定去打疫苗。有很多成功案例的超級診所在離我很遠的boxhill。我決定在家附近就醫。
我讓家人給我推薦了壹家診所,然後我了解到了卡地尼亞路上的軍官醫療中心。我很認真的網上預約,讓家人再打電話給他們確認。我的家人幫我非常清楚地告訴他們,這太好了!
周六去赴約的路上,緊張到好久沒打針了。
到了診所,家人孩子都想在車裏等我,我就壹個人進去了。
我報名後,前臺讓我填表格。填完表,我問為什麽。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麽我告訴了他們,但我還是再次告訴了前臺。
“什麽,不打流感疫苗?”
誰想接種這種疫苗?家裏人跟她說的很清楚。她為什麽不記得了?這個工作太馬虎了!)
“這個周末沒有醫生給妳打疫苗。如果看別的病比平時貴,平日再來吧!”
預約的時候沒想壹句話嗎?妳為什麽不在電話裏說?敷衍,不負責任...)
“好吧,我給妳寫張預訂單。妳平時什麽時候有時間?”
“星期三4點以後怎麽樣?”
“13/06 4: 30”,她飛快地寫著。
我拿了卡,不高興地回到車上。
我家比我還不幸福。“可笑!”
特意把我送到這裏,但這是壹次徒勞的旅行。
終於到周三了。學校老師開會,在家接孩子。沒有車可以蹭…因為4: 30對他們來說太早了。我自己走到診所,雖然很遠,但最後事情還是要解決。
有點早,前臺說不用填表,坐著等電話就行了!
我拿出筆記本電腦寫道:“本來是上周六打電話的,現在趕上身份證上的生日。多巧啊...進來的時候沒覺得壓抑。每個人看起來精神都很好,我的鼻子也沒有被消毒劑的味道困擾……”
我心情很好,盡管我還是有點緊張。
現在回想起來,我在打字的時候,前臺提到了我的名字,打斷了我的思路:她很不好意思的跟醫生說要臨時加壹個病人(指我)。
我當時只是微微蹙眉,奇怪她為什麽不把我的約會當回事。
(整個過程只有幾秒鐘,壹閃而過。)
但我沒有認真想過,也許敷衍了事是他們的壹貫作風。
醫生先查了名字和生日,“啊,生日快樂!”
“謝謝!”
但我很快收起笑容,很專業的問我有沒有對什麽過敏。然後我寫了壹個劇本,讓我去藥店拿藥。
“可以直接在診所買嗎?”
“他們這裏不賣藥!”
當我到達藥店時,“對不起,沒有存貨了。”“什麽時候能給我,兩天?”“嗯,也許兩天,但也許兩個月!”“啊?”
回到診所前臺“交55塊錢!”
別急,我得先說明情況,盡量在臨床用藥。
“嗯,那麽...嗯,交55塊錢,去治療室……”
“前臺說可以打針?”
“是的!”
"請稍等,我查壹下。"
前臺打了電話,他們聊了壹會兒。
然後打針護士和前臺壹起笑(那個笑不是內疚,是故意玩別人時露出來的那種)告訴我:“妳不能打!這是政府免費提供給澳大利亞兒童的。”
“我不想免費,我可以買。”
“不行,妳無論如何也買不到。”
“那我該怎麽辦?”(試圖做最後壹次努力)
“妳必須聯系診所,直到妳拿到藥並再次預約...妳沒有汽車,是嗎?這對妳來說可能有點困難。藥不能長時間離開冰箱。”
“我不知道藥店的電話!”
"我給妳壹些附近藥店的電話號碼!"
“下次我拿著藥和賬單來治療室時?妳不用再看醫生了吧?”
“不用看醫生,可以,直接去治療室。”
另壹個真誠地道歉說:“錯過兩次約會,妳壹定很難過。”
“沒關系,下次我可以請主人幫忙。”
無奈,委屈,難過,不應該這麽辛苦,他們欺負我壹個人過來...
天已經黑了,所以我出去找火車站,然後趕緊回來。為什麽手機流量突然停了?
我憑記憶走了很長壹段路,卻找不到車站。晚上不認識路,因為我記得的標誌現在是黑的,只有紅綠燈很亮。
不行,我得回診所讓家人來接我。在這樣壹個陌生的地方,我不能有任何意外。天這麽黑,風這麽冷。我背著包獨自走在晃眼睛的車流裏。感覺不到自己真實的存在,眼睛都要瞎了。恐怕前所未有!我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吼吼~
我很害怕,哭了。
“妳能來接我嗎?”
回到車上,我想,“我活下來了!家裏怎麽會這麽好,二話不說就來救我……”我又忍不住哭了。沒有聲音,眼淚卻流了下來。我把臉轉向窗戶,假裝平靜地報告。
“可笑!我打不了兩次,應該沒那麽難吧!不要再去這家診所了!去別的地方買藥,換個醫生,我幫妳問問我的私人醫生可以嗎……”
回來後,我主動讓家人幫我聯系藥房和醫生,因為現在我覺得我不行了(以前從來沒有這種感覺……)。
我向人傾訴是因為我太委屈太憤怒了。
昨天我受到啟發,知道要努力把門診費要回來,不是因為“權利、責任、公平、是非”,更不能含糊承認自己倒黴,誰錯了誰負責,即使不能要求回應,至少我們爭取過。
當然,我也是剛得知診所拒絕退款,說看病自然要交錢。
問:“如果我再預約去妳那打針,是直接去治療室還是要再看壹次醫生再交錢?”
答:“我需要再付55刀。”
我現在知道,即使我再付錢給他們,也可能出問題,他們不會承擔責任。)
我把這個小故事放在這裏,因為我覺得也許有人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希望大家能壹下子更聰明地解決問題。
雖然我願意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講道理的,但是難免有些人不講道理,會狡猾,會欺騙,不會守信,不會承認以前說過的話,責任心差,不會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工作忙。頻繁的問答只能是敷衍和回避,可以不假思索的說出壹系列陳詞濫調。
如果再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應該再確認壹下他們說的話,主動問他們需要知道的問題,比如“可以打針了”“不用再交錢了”。最好是讓他們寫個紙條或者打印出來,免得內部溝通不暢,產生矛盾,還能看緊錢包,不輕易掏錢。
這是我第壹次在澳洲看病的經歷。
如此曲折和難忘,歸根結底是因為我沒有國外就醫的經驗,對這裏的就醫流程缺乏了解。
所以,現在我總結了澳洲就醫的步驟如下:
1.打電話到附近診所預約醫生,確認接診時間;
2.如果打了疫苗,提前聯系藥店詢問庫存,約定看病當天服藥;
3.在約定的日期去診所開處方;
4.拿著處方去藥店買藥,開具發票(這是保柏保險報銷的證據之壹);
5.回診所打疫苗或治療,付款時需要開具發票(這是保柏保險報銷的第二個證明)。
6.憑兩張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報銷。
如果妳初來澳洲,需要就醫或者提前做好計劃,希望這篇分享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