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北京醫改已經執行了兩個月,目前的效果如何?

北京醫改已經執行了兩個月,目前的效果如何?

北京醫改已經執行了兩個月。

今日北京市衛計委官方對外公布監測數據顯示,新醫改實行後監測單位(全市373家醫療機構)總門急診量約2261.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8.46%,其中,二三級醫院總門急診量同比分別下降了12.58%與4.54%,壹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增加7.6%,分級診療效果逐漸顯現。截至6月7日,藥品陽光采購累計節約費用8.42億元。

但是在部分患者的感受卻不是如此。近日,在知乎上,“為什麽現在掛號費都25或者30壹位了,醫生開的藥還是那麽貴?”的問題引起大家的討論,瀏覽量超過50萬。

388個回答主分為“專業從業者科普”和“患者親身體驗”,網篩選出兩個回答來對“開藥貴”這個患者關註的問題進行解釋:

尚方慧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醫生)

假設醫生開的藥物價格是由醫生和/或醫院決定的--然而並不是。

藥品價格貴和醫院基本無關。藥品是集中招標後定價的,價格多少基本和醫生/醫院無關。醫院和醫生對絕大多數藥物價格沒有影響力,如果有,那就是醫院選擇讓收益大的藥物入院(很多是國產的很爛的藥),而不是最便宜或者藥效最好或者性價比最高的藥。嗯,就是這麽坑爹!

藥品價格貴主要是:

1)我國藥物研發生產能力差,好點的藥都是進口的,不貴才怪,很多美國的藥和器械,國內賣的比美國都還要貴。

2)流通環節太多,想要沾油水的手太多,醫生只是其中妳們看得到的最弱的壹環,被暴露出來了壹有事就被推出來當擋箭牌;藏在後面的才是大頭。

嗯,就是這麽坑爹。

假設藥品降價後,給醫生回扣少了,所以醫生過度醫療的動機少了--然而並不是。

這取決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藥物競爭的情況、廠家的利潤空間等。長期來看對藥品回扣的影響不知知,大概率事件是整體會降低藥品回扣。

雖然門診漲價了,但門診收費並不算高,占醫院收入比重也不大。藥品取消加成,檢測費用下降後,醫院整體收入是下降的,門診收入的上漲並不能抵消其他收入的下降,而國家並不因此而增加補貼。

醫院整體收益並不上漲的大環境下,醫生會因為門診費漲價而收入不變或上升基本可能性是很小的。當然單次門診的分成肯定是比以前多了,所以有知乎用戶說有的醫生非把壹次門診搞成幾次門診,也真是醉了!

當然了,也有科室效益增加的,譬如腫瘤放療科室,因為主要是醫療服務,漲價漲的就是醫療服務啊。目前從醫改中受益的科室是極少數。

當然了,漲價後我國門診費也還是不貴,門診體驗也確實很差就是了。這是兩個很難同時調和的問題,不可能總是又便宜又好,不符合基本原則。

假設醫生收入主要靠藥物回扣,那麽醫生收入因為門診費上漲增加後,醫生就會突然自我道德約束,不亂開藥過度醫療了--然而並不是。

我國以藥養醫有其開始的背景和動機,但是到現在已經變成壹種基本的潛規則了。就算醫生陽光收入大幅上升,也不見得會改變拿回扣的習慣。改變這要通過系統性的、長期的努力,而不是醫生的自律或道德。

  • 上一篇:穿越類,能力類,魔幻加人設動漫感,加解說,好的話加分!
  • 下一篇:2017年幹休所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