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壹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道歉,承認錯誤。
過程與方法:抓住“我”在這件事當中的神態與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我”的心理變化,即超越自“我”的過程,培養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小做壹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以培養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為重點,抓住“我”的神態與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我”是怎樣超越自“我”的。
教學難點:是什麽力量促使“我”說出“對不起”這三個字的,即“我”是在什麽情況下說出這三個字的。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壹) 談話,引出課題,質疑。
讓學生說說妳們平時使用過哪些文明語言呢?當我們的行為給別人帶來麻煩時,“我”們應該說聲——,生齊接“對不起”,引出課題,板書,齊讀課題。
(由生活出發,自然引入。學生有話可談,創設了和諧的課堂氛圍。)
質疑:看到課題妳們有哪些疑問?
學生自由發問,“誰”說,為什麽說,怎樣說,說的結果如何,是在什麽情況下說的?
(以課題為輻射點,幫助學生把握課文概要,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 初步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並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讓同學帶著疑問自由朗讀課文,同時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朗讀情況,師生評議。
(評議要中肯恰當,以激勵性語言為主,讓學生樂於朗讀。) 解疑:通過剛才的朗讀,妳們已解決了哪些疑問?
學生釋疑結果:其它容易回答,但“我”在什麽情況下說出“對
不起”的,三年級學生說不清楚。
(學生自己提問,然後通過朗讀,又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再在老師的進壹步引導點撥下,讓學生自己尋得答案,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三)、抓住重點段,深入學習課文。
過渡:“我”在什麽情況下說“對不起”的呢?這個問題我們暫時放壹放,讓我們先來學習第壹自然段。
1.學習第壹自然段:
學生朗讀並思考:“我”以前是壹個怎樣的孩子?
通過抓關鍵詞語“並不固執自私”體會出“我”是壹個知錯能改的孩子,也是壹個能為他人考慮的孩子。
通過對“挨板子”的影視鏡頭的回憶,並與我不敢向別人認錯的心情比較,初步感受“我”向別人認錯的痛苦難受的心情。
(註意聯系已有的生活閱歷,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朗讀體會“我”的心情。
2.學習的四自然段:
過渡:正因為“我”有這樣壹個毛病,所以當“我”用鉛筆劃破了同桌的下巴後,老師要“我”道歉,“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我”的心情。
班級交流,說說讀出了“我”當時什麽樣的心情,妳是從哪壹句話當中體會出這種心情的。
① 從“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兒裏像堵了快石頭似的,連壹個字也吐不出。”“我楞楞地站在同桌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臉。”看出“我”當時心裏難受、緊張、害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有沒有過類似的體驗。
② “在心裏,我不知已責備自己多少遍了。”看出自己知道做錯了,很自責的心理。
反復朗讀,讀出“我”難受、緊張、害怕、自責的心理。
聯系上下文,進壹步體會”我”的心理活動。請同學們再找找還有哪些句子也表達了“我”的這種心情。***三句:
① 我壹時不知所措,窘得滿臉通紅。
② “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③ 要說出這三個字,真的好難好難。
朗讀體會。
(經過學生深入探討,把握了我當時的心理活動,實現了情感的“內化”“吸收”的過程,朗讀則是對己理解的思想內容的“外化”“升華”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是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的,也就是“在讀中悟”和“以悟促讀”的有機結合。)
3.學習五——八自然段
過渡:“我”要說出這三個字,是那麽難,那最終是什麽力量促使“我”說出“對不起”的呢?
默讀五至八自然段。
小組討論。班級交流。
小結:在老師同學的鼓勵下,在“我”提高了自己認識的前提下,在榜樣的推動下,“我”終於鼓足了勇氣說出了“對不起”三個字。
(這是課文的難點,但經過上面的鋪墊,以及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也就水道渠成了。)
(四) 總結全文,回歸生活。
1.做填空題。
“我”說了“對不起”後,老師( ),同桌( ),同學們都( ),“我”和陸葉還( )。
2.總結性提問:這個結果好不好。同學們喜不喜歡課文中的”我”?說說理由。
3.十運會即將在南京舉行,我們南京市開展了爭當文明市民的活動,同學們也是當中的壹員,妳們打算怎麽做。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4.交流,點評。
(語文只有與自己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才能充滿活力,才能更進壹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讀出情感。
2.搜集文明禮貌用語至少三條。
3.搜集講文明、懂禮貌的故事壹則。
七、板書:
說聲“對不起“
以 前: 向別人認錯難受
老師同學的鼓勵
那 壹 次 後: 超越自我
我的認識、榜樣、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