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生厭食、惡心、便秘、消化不良,從而影響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2.長期補充過多的鈣會引起多尿。兒童早期有輕度腰痛,尿液鏡檢可發現紅細胞,嚴重者可見肉眼血尿。除血尿外,還可能形成尿路結石,這大約需要半年到幾年的時間。
3.過量補鈣使血壓降低,心臟瓣膜上的鈣沈積影響心臟功能,增加日後患心臟病的風險。沈積在血管壁上會加重血管硬化。
4.眼內房水中的鈣濃度過高,可沈澱成晶狀體蛋白,引起白內障失明。如果鈣沈積在角膜周圍,會影響視力。
5.腸道中鈣過多會抑制鐵、鋅等二價離子的吸收,造成繼發性缺鋅、缺鐵,從而導致厭食、貧血、乏力、生長緩慢、免疫力下降。
6.骨骼過早鈣化,骨骺過早閉合,影響長骨發育,抑制終高。此外,骨骼中鈣過多,使骨骼變脆,容易骨折。
7.血鈣過高造成軟骨過早鈣化,前囟過早閉合,形成小頭畸形,限制了寶寶大腦的發育空間。
8.極少數嬰兒會因補鈣過量而患上“鬼臉綜合征”,表現為嘴巴大、上唇突出、鼻子扁平、鼻孔朝天、兩眼相距較遠。
如何正確補鈣
壹般來說,1歲以下的嬰兒每日鈣需要量為500mg,1歲以上逐漸增加,3歲後達到1200mg,與成人相近。除了日常食物中的鈣,還可以用鈣來彌補不足。食物補鈣比藥物更安全。母乳和配方奶是嬰兒補鈣的首選。大壹點的寶寶,每天吃300毫升左右的奶,加上蔬菜、水果、豆制品或魚,就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特殊情況下,如佝僂病、肺結核、用激素類藥物治療等。,應使用鈣制劑進行補充,此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如何判斷鈣過量
是否給寶寶補鈣過多,主要看餵養中是否有盲目補鈣和維生素D。體檢時有沒有發現寶寶的前囟門過早閉合?骨骼x線檢查顯示是否有骨齡提前和組織異常鈣化。尿鈣檢查也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攝入了過多的鈣。
鈣過量怎麽糾正?
壹旦發現鈣過量,應停止補鈣,鈣過量的癥狀就會消失。但是,骨骼的鈣化壹旦形成,往往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可以消除。對於高鈣尿癥,要多喝水,限制鹽的攝入,避免吃含草酸過多的果汁和巧克力。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利尿劑。
糾正補鈣的幾個誤區
1.骨頭湯可以補鈣:很多爸爸認為給寶寶喝骨頭湯可以達到補鈣的目的。其實骨頭湯中鈣含量很少,達不到補鈣的目的。
2.單獨吃鈣可以補鈣:已知鈣的吸收主要靠維生素d,或者多曬太陽,否則再多補鈣也沒用。
3.補鈣可以加速骨骼愈合:骨折的寶寶壹般不缺鈣。如果補鈣多了,患尿路結石的幾率就會增加。
4.鈣混在牛奶裏吃:牛奶裏混的鈣只能吸收20%。寶寶要在餵奶後1 ~ 2小時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