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管理模式是:核心技術+嚴謹質量
先從德國人的性格說起,筆者的同事出差去德國,回來是這樣和我說的:德國人講求踏實,萬事都從誠實可靠著眼,拿他們的房屋建築為例,雖然在式樣上並不美觀,但樸實無華,整齊大方。每壹種材料,如玻璃、鎖、鉸鏈、搭鈕、開關、燈罩、窗簾、衣架等等,縱然是極微末的,也都堅牢穩固,毫不馬虎。
他們寧可失之笨重,極不願敷衍潦草。德國的公園、車站以及其他公***場所用以裝飾的銅像,多半是獅子、馬和肌肉結實的男人,很少用女性作宣傳的。這都是德國民族性格的寫照。
嚴謹的質量:其實可以看出德國人把民族的文化轉嫁到企業管理上面來,德國企業管理,員工的工作態度是非常嚴謹的,在國際市場上,德國制造和德國標準通常代表著高品質,是消費者可以完全信賴的。在這方面,就連壹向以高品質取勝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風。
德國企業非常重視產品質量,強烈的質量意識已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深深植根於廣大員工心目之中。
大眾公司在職工中樹立了嚴格的質量意識,強調對職工進行職業道德熏陶,在企業中樹立精益求精的質量理念。
西門子公司以“以新取勝,以質取勝”為理念,使西門子立於不敗之地。就註重產品質量而言,他們認為高質量意識與員工的高素質是分不開的,十分註意培養具有專門技能和知識的職工隊伍,千方百計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
就拿西門子來說,他們有自己培訓學校,據筆者所知蘇州西門子是每年會選擇5個人去德國培訓,培訓期是2年,培訓回來發相當於中國大專文憑證書,費用是全是公司出,回來以後工資升50%,在公司服務8年才可以離開。培訓回來也就是德國技師。
德國的技術:德國特有的技師制度。其實德國的技術對我國嚴重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的國家,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與其花這麽大的錢去培訓出來什麽也不會的大學生,不如大力推廣技師知道。
德國的技術具體體現在研究開發上,就是集中優勢力量,深入研究有限領域,從而產生非凡的獨創性和獨特性。
技師制度和研究開發中的獨創性是德國企業通常采用的兩種方法,這也是德國經濟持久強大的根本原因之壹。
日本與德國經歷相當。但是,日本真正的趕超與崛起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1971年,日本工業生產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為5%,首次超過英國與法國。
日本人企業管理模式是:日本人的團隊+培訓
因為筆者在日資企業做過幾年,對日資企業的管理模式相對來說比較了解:
日本的團隊精神:在日本雖說目前來說,企業已經改變以前那種終身制度,但是日本人壹般的話,都會在企業做完終身的,這是他們企業文化所致。
日本企業是以整體取勝,他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將企業的整體帶入了組織發展的第二階段,企業組織進入了壹種整體默契配合的階段,在整個企業中形成了壹種員工之間無意識的默契配合,從而使整個組織的效率最高。也可以這麽說日本人不壹定比我們中國人優秀,做事情也沒有中國人靈活,但是他絕對是團隊合作的魔幻組合。
日本的全面質量管理,就是讓每個員工都參與到企業的各方面活動中,參與到所有企業工作環節的改進和提高之中,通過這種方式,讓每個員工都加入到組織中來,形成壹種整體的配合和協作!
日本的企業非常講究整體,不突出個人的作用。他們講求團隊與組織整體的成功,講究為了組織整體而犧牲個體,這既是日本社會的風氣,也是日本企業的最核心的企業文化。正是這種對組織整體的認同,使日本企業在戰後能夠快速崛起和成功。
日資企業的培訓制度
在日資企業做過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這壹點,在日本企業裏面,妳壹進去(當然是級別相當於工程師級別)都會有出國的培訓機會,壹般在他們企業壹到公司,就會和妳簽訂3年合同,下面我還是說個實例給大家:
日本島津儀器,在中國有工廠,他們對員工是這樣的:
重視員工培訓
壹般在面試的時候不看重個人的具體技能,而是強調基本素質。進企業後壹般會和妳簽訂3年合同,盈飛無限實時車間生產質量管理體系(www.infinityqs.cn)在第二年的時候給據妳各個的表現,壹般會送到日本培訓,壹般以2-5周,這就給員工壹個發展的機會,這也是留住員工的重要壹點。
日本公司壹般還會從學校裏面直接進實習的學生,日本企業非常註重與學校的合作。在不同學校之間,企業認為好學校的學生比較好,更加願意優先錄用。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比較高。
2.註重內部提拔
在日本企業裏面,壹般當有壹個新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會盡量培訓已有的員工,通過內部調節來滿足需要。
在日本企業中,外部招聘來的管理人員,無論其能力多強,沒有壹段相當長的時間熟悉企業內部的制度和體系,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密切的工作和個人關系,都是很難開展工作的。這壹點我估計在日企企業呆過的人應該是深有體會。